艾灸调整人体的功能具有整体性。通过温热刺激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散寒驱邪、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的抗邪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著名中医学家谢老年轻的时候,只要稍稍劳累或者受凉,就会流鼻涕、喉咙痒、咳嗽痰多、头晕、乏力,这样的症状通常持续1个月左右,服用中药虽然能够疫愈,但是去不了根,时不时的会犯一次。作为中医专家的他知道,艾灸足三里是增强体质的好方法,于是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一来可以治好自己的毛病,二来可以让病人信服。经过30余年的坚持,谢老已经很少体验到感冒的滋味了,有的时候累着了或者着凉了,自己艾灸一下足三里或者休息一夜就会没事了。自从施灸以后,谢老明显感觉到食欲渐好,消化力强,睡眠深沉,精力旺盛。他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也多采用此方法,尤其对患有免疫力疾病的患者疗效显著。后来由于口口相传,想提高自己免疫力的患者越来越多,会自己调整、自己艾灸的患者更是越来越多。
人体患病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内部致病因素滞于一处或多处,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与之搏结而致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人体正气增强,即抗病能力增强,外邪自然不得侵入,气血运行通畅,内病不生,自然达到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目的。我们在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增强人体抵抗力,艾灸就是其中一种。艾灸疗法具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通过平时的艾灸可以达到未病先防、保持健康的目的。采用艾灸足三里来强身健体,是有效的方法。
民间俗语说:“长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非常通俗的大白话,却是很实用的养生之道。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长寿的人很多,除了其健康的饮食习惯,还因为日本人非常信服“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长寿秘诀。这里所说的“三里”,指的正是足三里,“常不干”,是指经常艾灸足三里,而且是发泡灸(即局部起水泡)。
足三里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足三里又名下陵,是胃经的合穴,之所以称它足三里,一是因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因为此穴可以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足到头,纵贯全身,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外,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
足三里用于防病保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早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同。在五行学说中,胃属土,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中的土穴,尤善健脾和胃。凡胃肠道疾病,不论虚实寒热之证,都可艾灸足三里调治。中医认为,睥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所以,调补脾胃重穴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上面提到日本人推崇在足三里艾灸灸出水泡,其实这叫“瘢痕灸”,中医典籍也有记载,这种方法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但此方法较为痛苦,其实只要经常普通艾灸或按压足三里穴,一样具有效果。
人体长寿穴 1、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1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艾灸涌泉穴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乌,耳聪目明。
2、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骨正上方3寸处,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之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滋养,后天之精依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艾灸三阴交穴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气血,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保持人体健康长寿。
3、神阙。
即肚脐,是人体保健及治病的重要穴位之一。肚脐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精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艾灸神阙穴可以达到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止痛、活血调经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方法 1、仰卧伸直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取足三里穴。
2、将艾条点燃后,放于足三里正上方,高度以感觉局部温热而不烫为合适,每次艾灸15分钟,每日1次。
功效:保健,提高免疫力,长寿。
早在2006年,德国著名的《生机》报刊就登载过一份这样的研究:人类至少有超过6成的疾病能够自愈,只要你注重调养并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黄帝内经》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治未病”的概念。人在生病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判断出自己哪一块堵了,身体是虚还是寒等等。然后采用中药、针灸、艾灸、刮痧等方式疏通经络、调理虚寒等等,从而让人体能够达到自愈。
人在出现较重的伤口或者手术后,身体在没有感染流感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烧的情况,这就是人体在调动身体的气血在进行自愈,这种自愈力叫做愈合再生的能力,或者叫修复能力。除了修复能力,人体的自愈系统还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应激能力、内分泌调节能力!
我们的肝切除一部分后还可以再生长出来,这个是肝的自我修复能力;肾脏不好通过补方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这是肾脏的自愈力使然;胃肠道出现问题多吃五谷会好的更快,这也体现了肠道的自愈力。
人体有自愈力,这个了解即可,如何去利用自身的自愈力来祛除病症显得更为重要。肝喜欢叶酸和B维生素,肾脏对黄芪情有独钟,肠道喜爱玉米与燕麦,肺钟爱于胡萝卜、红薯、芒果。我们知道了脏腑组织的“爱好”,才能投其所好,才能将其自愈力充分利用。
很多做艾灸的人都会灸自己的足三里、神阙穴、关元穴等保健大穴,其实这也是在利用人体的自愈力来达到治病的效果。这里利用的是经络与人体各大系统的关系,要么将阳气补足之后提升各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要么是将已经淤堵的经络疏通开,这样就可以将人体的自愈能力发挥到最大。
足三里在我们的足阳明胃经上,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健胃补脾,而是向人体提供阳气。胃是后天之本,脾是吸收的关键,阳气是人生存之本,所以这一个足三里决定着人是否长寿的两个关键指标,作用当然是极其的重要。中医中直接称其为人体的“小太阳”,这样的称呼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艾灸之外,《黄帝内经》也大力提倡人们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来调整生活作息,以“顺天势”之法来获取 健康 长寿的秘诀。在众多的总结与建议中,我归纳了其中比较重要的4大项,如果你能够做到,我们本身的一些疾病也是能够实现自愈的。
1. 休息: 别小看睡觉,这可是相当有学问的东西,熬夜无形中,折寿进行时。休息一是要讲究按时休息,二是要睡足,三是要保证睡眠的质量,这样才能给身体一个待机修复的时间。
2.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的生理机能,提升人自愈的能力。运动又有很多讲究,晚上不要剧烈运动,运动量要适当,不要对某一个关节部位用量过大。
1 三伏天艾灸怎么灸才是正确的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1.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夏热难受的患者宜于三阴穴、太溪穴、然谷穴艾灸;
2.喜凉怕热、尿黄便结、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易发高热的患者宜于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艾灸;
3.面色蜡黄或苍白、性情急躁易怒、经期不调、痛经、腹痛肠鸣的患者宜于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艾灸。
2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调和气血、活血通络:对上班族来说,长期久坐在办公室,气血阻滞,常常感觉到腰酸背痛,三伏天艾灸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
2、温补肾阳:通过温热刺激作用补肾壮阳,帮助过于阳虚的人增强体质。
3、冬病夏治,防病保健:通过药物作用,使经络中气血循环加快,驱除体内湿邪之气,为身体注入能量。
4、凝神静心:夏季天气闷热,生活压力重的人容易烦躁苦闷,艾灸可以使人身心放松、心境平和。
3 三伏天艾灸的适应症1.手脚冰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
3.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4.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
4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项1.高热患者、便秘的人群及经期女性不宜艾灸。
2.大饥大饱者都不适合做艾灸,宜饭后一小时开始灸。
3.经期、妊娠期女性不可随意在腰部、腰骶部进行艾灸。
4.艾灸后,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