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刮痧、艾灸给人体带来的利弊

时间: 2023-06-06 23:06:15

刮痧适合哪些人? 现在很多人自己会刮痧,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有的人皮肤都刮破了也没有痧出来。不出痧的这种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而是体质偏虚,气血不够充盛,顶不出痧来。这种人如能采取去邪的“拔罐儿”疗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个火罐。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正规的中医,他肯定要让你回去吃药或者通过艾灸先把气血补足了再来刮痧或者拔罐儿。刮痧和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或者实性的疾病,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化脓了,在后背的“大椎”穴刮刮痧,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阳”穴放放血,之后多喝点水,睡上一觉就轻松很多。

其实,刮出的痧、放出的血是你自己的气血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这种治疗办法特别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他们的痧一碰就出来,特别有因势利导的效果。痧出得多,先说明你邪气重,同时也说明你的正气尚不虚,正邪正在相争。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人,正气不足,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所以先要补。

艾灸补虚人的道理 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慢性病一般会导致气血不足,需要用补的办法,穴位帖或者是艾灸使用的药物都是温热的,再选择有补益作用的穴位,效果和吃补药类似。而急性病属于气血瘀滞不通的非常常见,可以通过放血,刮痧等办法,通过激化矛盾驱邪,使问题解决。

孙思邈有言:“要想人常安,三里长不干”!古语亦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

施灸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艾灸治疗前找医生辨证论治,了解自己体质,做有针对性的治疗,艾灸保健也有误区,阴虚实热等体质不适合艾灸,防止出现失眠、上火、伤津液等表现。

施灸后身体好转有哪些反应? 1、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

2、感觉热能到会阴,施灸对通子宫功能效果显著,打通了任脉。

3、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在练气功一样。

4、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后,人变得舒畅很多,心情也很放松。

6、夏天施灸要以出大汗为佳,冬天施灸则以全身微微出汗即可,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

7、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排除身体的浊气。

8、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的排出。

9、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

施灸后如出现以下问题该怎么办? 1、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

2、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3、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4、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5、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6、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7、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8、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这属于正常的平台期。

9、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0、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1、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12、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13、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14、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

15、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16、几次艾灸后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

17、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期内可以提前或推后施灸。

18、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

以上病症,施灸若还未好转,建议咨询医生,听从医生指导意见。另外,施灸后应多注意防寒保暖和室内通风环境,多喝水和户外运动,增进体内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让身体达到健康良好的状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