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有机整体,如果出现肾阴不足,则会阳相对亢,反之则阴盛阳衰。历来就有肾阴虚与肾阳虚之说,如何区分肾阴虚与肾阳虚,对于一部分有阴虚和阳虚症状的人来说好像这是一个含糊不清的问题,有些学术还讲到过阴阳两虚,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如果阴阳都亏虚那就又趋于了平衡,就不能是肾虚。如果同时有阴虚和阳虚的症状,必有一方面占主因。中医有云:“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通过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如果阴虚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阳虚的症状,阳虚的时间长了也会出现阴虚的症状,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从阴虚或者阳虚的症状来确定的,需要通过中医辩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诊。
肾阴虚、肾阳虚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的症候有很多。肾阴是物质的,肾阳是功能的。
我们就从物质和功能进行分析,如果消耗的物质比较多,如肾精,因性生活过于频繁,或劳力(包括脑力、体力)过度,或生下来身体弱,物质基础比较低,出现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须发早白,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遗精早泄,失眠多梦,眼圈发黑,盗汗,口苦咽干,尿黄便秘,小便余沥,阳痿,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经少闭经,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脸上长斑,提前出现皱纹,嗓音逐渐粗哑,乳房开始下垂,皮肤颜色变深,黑气、黄气加重,均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容易出现虚热,中医理论认为阴虚生内热,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有热的感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睡着即出汗,醒来即停)。中青年活动量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物质耗损较多,性欲不是特别低,但射精快,或有遗精现象,这时就要补肾阴了。
肾阳虚有和肾阴虚相同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因为是阳虚,中医理论认为阳虚生外寒,会出现怕冷的症状,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怕冷,四季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性欲比较低下,与现代医学上说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处。肾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肾阴虚表现的是内在的,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
1、合谷穴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2、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3、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中医认为,按揉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衰老。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手食指的商阳穴。
4、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所谓“任脉”,是指不论男女都与其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不少具有强精壮阳效果的穴位。可用指压法按摩刺激关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绕脐旋转按摩腹部,刺激任脉上的有关穴位。
其实你说了这么多,就两个病机,脾肾阳虚和肝气不疏,听我给你解释一下,脾主造血,主消化,主运化水湿,脾阳虚自然就气血亏,胃寒,水湿停聚,液聚成痰。肝主疏泄,肝气不疏自然就气滞血瘀。肾为阴阳之根,肾阳虚可知。我给你个方子,你说的这些情况都可以治愈,你可以试一下:附子15 肉桂20 当归20 山药50 白术30 柴胡15 三棱10 莪术10 人参15 黄芪50 枳壳20干姜10 香附20 水煎服 日三次。
脾胃虚寒多是脾阳虚引起的,阳虚则生虚寒,比较单纯些,但病邪在脾胃较深。而脾阳虚多是因肾阳虚导致的。肾阳像是炉下的火,脾阳像是炉内的热气,炉火不旺,炉内自然不容易热。所以肾阳虚多会导致脾阳虚而出现脾肾阳虚证。这种情况就复杂点了,两种证的合并,需要温脾肾,补助中下焦的火,比较杂。但病邪要比单纯的脾胃虚寒浅点。
脾阳虚怎么调理
脾阳虚其实也可以叫脾胃虚寒,就是脾脏虚弱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是现在慢性病里的主要症候之一,主要变现为呕吐腹泻、水肿等症状。我们都知道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送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是人体主要的器官组成。脾虚的人该怎么调理才是最好的呢?
脾阳虚怎么调理
1饮食
脾虚的人注意不能吃酸性食物,会让症状加重的,另外一方面容易阻碍脾胃运动功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也不能使用。西瓜、香蕉等更是万万不可食用的,容易损害脾胃。可以多食用一些甘性食物如山药、糯米等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畅通。三餐要规律性进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2按摩
可以将双手重叠放在肚脐部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60次,让腹部感到温热为止,一般可以在早餐起床或者晚上睡觉之前进行。
3保暖
因为脾脏虚弱,所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可以在肚脐处贴暖宝宝或者热水袋,同时也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果感到脾胃发冷,可以饮用姜茶驱寒。
4锻炼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肠胃功能,像散步、慢跑、打拳等都能使肠胃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液增加,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能改善肠道本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消化系统的老化。
脾虚的人一般没有什么食欲,这样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摄入,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脾虚患者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饭,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症状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