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德国一些孕妇因出现妊娠反应服用一种叫反应停的药物作为镇静剂。时隔不久就出生了近万例“海豹肢”畸形儿,从而引起全世界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重视。人们过去总认为胎盘是胎儿的天然屏障,任何药物都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这件事改变了人们对药物致畸的重新认识。
任何药物,包括维生素一类的营养药物,既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又有其不良反应的一面。这一方面和用药者当时的机体状况有关,也同用药的剂量和方法有关。研究发现,药物在孕妈妈体内可以通过胎盘运送到胎儿体内,甚至达到和母体内的药物浓度相等的程度。
怀孕3个月前谨慎用药
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最敏感时期是怀孕3个月之内。在这段时间里,胎儿各器官都开始发育,各类蛋白及脂类合成活跃,细胞分化迅速,最后形成各个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如果在器官细胞合成分化过程中受到药物干扰,就会造成胎儿器官畸形。一个时期内用一种药物可引起多个器官畸形,也可能多种药物共同导致一种畸形。胎儿3个月后,各器官基本发育成形,此后再使用药物一般不会再发生畸形。
但也不能因此就说怀孕期间不能用药,只要告知医生怀孕的周数,经过医生处方并遵守用药方式,不但可以放心用药,还可避免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一、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是怎么回事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较多为单侧,而且多为偶发,一般跟遗传无关。患有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患儿出生后患肾会不可避免地萎缩,但对侧肾正常,因此患儿的发育不会受影响。也就是说,孩子出生后除了只有一个有功能的肾之外,其他不会有异常。关于复查,普通二维超声复查即可。关注2点:1,对侧肾是否确定正常,2,患侧肾的囊肿大小。如果到出生时最大的囊肿不超过3cm,可不予处理,多数在出生后数年内患侧肾会萎缩至没有痕迹。一个肾对人体来说足够用了。
二、多囊性发育不良肾与多囊肾的超声鉴别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MCDK)是临床并不常见的肾脏发育异常, 然因其多囊的声像表现在超声诊断中常被误做多囊肾。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属非遗传性肾发育异常, 极大多数发生于一侧肾脏,亦可节段性发生于融合肾和重复肾的上组集合系统。并常可伴发其它泌尿系发育异常。国外文献报道, 约20~50%病例的对侧肾脏可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重复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和原发性巨输尿管等发育异常。
MCDK的病因为胎儿发育的早期, 肾盂、漏斗部或输尿管闭锁或严重狭窄, 导致同侧后肾退化, 实质丧失。由于肾实质丧失, 囊泡内液体不再得到补充, 囊泡或可由于其中液体吸收而缩小、消失, 因各囊泡含液量及其吸收程度不同, 患肾内囊泡大小、数量可各不相同。所以MCDK其本质实为“毁损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