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诊断:
出现两个特征性体征,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白细胞增多,即可做出宫颈炎症的初步诊断。宫颈炎症诊断后,需进一步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
两个特征性体征,具备一个或两个同时具备:
于官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
白细胞检测:可检测官颈管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后者需排除引起白细胞增高的阴道炎症。
宫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中性粒细胞30高倍视野。
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白细胞10高倍视野。
病原体检测: 应作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以及有无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阴道炎。检测淋病奈瑟菌常用的方法有:
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查找中性粒细胞内有无革兰阴性双球菌。由于宫颈分泌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差,不推荐用于女性淋病的诊断方法。
淋病奈瑟菌培养,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
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杂交及核酸扩增,尤其核酸扩增方法诊断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检测沙眼衣原体常用的方法有:
衣原体培养,因其方法复杂,临床少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为临床常用的方法。
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杂交及核酸扩增,尤以后者为检测衣原体感染敏感、特异的方法。但应做好质量控制,避免污染。
由于宫颈炎也可以是上生殖道感染的一个征象,因此,对宫颈炎患者应注意有无上生殖道感染。
宫颈炎鉴别诊断:
1、宫颈糜烂:以其糜烂范围分为三度,轻度指糜烂而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的2/3以上。
2、宫颈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引起的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宫颈息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形成息肉,一个或多个不等,并常脱出于宫颈外口。
宫颈糜烂或息肉与早期宫颈癌肉较难以鉴别,后者组织较硬、脆、易出血,必须依靠做官颈刮片找癌细胞,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查看详情>>
问题一:什么是宫颈炎?
答案: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
问题二:宫颈炎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宫颈炎的发生与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有关。如性生活过频或习惯性流产,分娩及人工流产术等可损伤宫颈,导致细菌侵袭而形成炎症,或是由于化脓菌直接感染,或是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是阴道内放置或遗留异物感染所致。慢性宫颈炎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问题三:宫颈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答案:1、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伴腰痛,下腹不适。
2、慢性宫颈炎:白带多,呈浮白色,粘液状或白带中夹有血丝,或性交出血,伴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经期加重。
3、体征:急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有触痛;慢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或有息肉。
问题四:宫颈炎有哪些危害?
答案:再讲危害之前首先纠正两个观点,
观点A:结了婚的女性都会有,它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生活,无足轻重,治疗与不治疗都一样。
观点B:宫颈炎是癌前病变,谈癌色变,产生“恐癌症”而影响个人情绪乃至日常生活,
这两个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宫颈炎既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不用治疗的疾病,也不是得了宫颈炎就一定会发生癌变。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如果及时正确的治疗就可以治愈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如果不治疗它不会自愈,很可能持续发展下去引起不孕或者癌变。
问题五:宫颈炎该怎么治疗?
答案:对于宫颈炎的治疗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单纯药物疗法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复发,或者久治不愈,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通过医学专家的多年攻关,一种治疗宫颈炎的新理念诞生了,即“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双管齐下,治疗宫颈炎高效快速不复发。
宫颈炎这种疾病想要做到彻底治愈是非常简单的,即便手术治疗也是如此,但一定要知道的是,宫颈炎也有复发的可能,所以说,治愈宫颈炎疾病之后,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宫颈炎再次复发的可能。
查看详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