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上睑下垂临床表现:
患者属先天性者,患者表现为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终日不能抬举,视物时需仰首举额张口,甚至须以手提起上胞方能视物。日久则额皮起皱褶,眉毛高耸。
属后天性者,双胞下垂,上午轻下午重,或休息后减轻,劳累后重,重者可伴有视一为二、身疲无力、吞咽困难等症。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消失或缓解。
上睑下垂诊断依据
1、睁眼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2毫米,甚至遮盖瞳神。
2、单眼上胞下垂者,患眼睑裂宽度小于健眼。
3、双眼上胞下垂者,具有额部皮肤皱褶、眉毛高耸的特殊面容和仰头视物的特殊姿态。
后天性上睑下垂按其病因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⑴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或神经核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性,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有时有复视。
⑵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交感神经麻痹的部分症状,多见于颈部手术、外伤与甲状腺患者。表现为上睑轻度下垂、下睑位置略高形成小睑裂、眼球后陷、瞳孔缩小,构成Horner氏综合症。
⑶肌源性上睑下垂: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及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引起的上睑下垂,其程度随着疲劳而加重,晨起时轻,晚间疲劳时加重,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明显改善。
⑷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本身的病变,如肿瘤、淀粉样变、严重沙眼、炎症水肿、外伤、组织增殖(象皮病)等所致。除直接破坏提上睑肌外,还由于病变使眼睑肥大,导致机械性下垂。另外有一种原因不明的上睑下垂,即老年肌病性上睑下垂,为原发性肌肉萎缩所致,且为双侧性,年老女性多见。
祖国医学认为,对本病的治疗,属先天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者,当以温补脾肾为主。后天性者,属脾虚中气不足,当以升阳益气为主。
中医针灸调理法
主穴取攒竹透睛明,鱼腰透丝竹空,太阳透瞳子髎,并配用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1、上眼皮下垂恢复锻炼法
上眼皮下垂恢复锻炼法有好几种,一般建议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上眼皮下垂。做眼保健操时,一定要把眼睛睁大,每次需要锻炼五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到眼皮的肌肉,从而缓解上眼皮松弛下垂的症状。除了通过锻炼来恢复上眼皮下垂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让上眼皮恢复正常,比如做双眼皮手术,就可以把多余的下垂眼皮去除,眼睛会变得更大,更精神。
2、眼皮松弛下垂怎么办
眼皮松弛下垂的话,可以通过敷眼膜来缓解症状,比如茶叶眼膜,用干净的纱布蘸取适量的茶叶水,敷在眼部周围即可。不仅能消除黑眼圈,还能去除眼袋。也可以使用油瓜眼膜,在黄瓜汁中加入适量的芝麻油,然后用医用棉签蘸取适量的汁水,涂抹在眼部周围即可。不能能除皱消肿,还能预防皮肤松弛。此外,还可以做眼保健操,能缓解眼皮松弛下垂的症状。
3、眼皮下垂是什么原因
导致眼皮下垂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即先天性眼皮下垂和后天性眼皮下垂。前者是因为动眼神经核或者上睑提肌分支发育不全导致的。后者主要和眼部疾病有关,比如动眼神经麻痹、炎症、沙眼、眼部肿瘤、外伤导致的眼皮下垂等。眼皮下垂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预示着相关疾病,所以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要任其发展,否则,耽误了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威胁生命。
4、上眼皮松弛还能恢复吗
上眼皮松弛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上眼皮松弛,主要是动眼神经发育不良导致的,大部分都不能矫正到正常水平。如果是后天性上眼皮松弛,一般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把原发疾病治好,大部分患者都是能矫正到正常水平的。上眼皮松弛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可能会致残,甚至死亡,所以上眼皮松弛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5、眼皮松弛做双眼皮
眼皮松弛做双眼皮可以改善眼皮松弛的症状。因为在做双眼皮时,我们可以把眼皮中多余的脂肪、肌肉切除下来,这样的话,松弛的眼皮也就变得紧绷了。做了双眼皮之后,我们应该在平时多锻炼自己的眼皮,防止眼皮再次松弛。比如做眼保健操,就可以锻炼到眼皮的肌肉,可有效预防眼皮松弛。也可以敷眼膜,可以消除眼皮浮肿,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让眼部肌肉变得紧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