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中医理论指导夏季如何养生

时间: 2023-09-16 16:25:37

均衡

人在高温环境中的基础代谢率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和营养,所以夏季的主食既要吃米饭,也得吃面食,最好再搭配一些小米、玉米。荤食与素食的搭配要合理.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瘦肉等荤食。还宜常吃一些赤小豆、扁豆、莲子、薏苡仁、山药等,可键脾除湿、补养肠胃。

清淡

老人夏天的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且易消化,并以健脾、消暑、化湿为主。食物中如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引发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防治心脑血管病。因此,除保证主食质量.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如冬瓜、苦瓜、丝瓜、黄瓜、南瓜及番茄、茄子等.能清热解暑、止渴生津、清心利尿、降压降糖,且富含维生素与水分,对于老人恢复精神和体力十分有益。

新鲜

饭菜要现做现吃,最好不吃隔夜饭菜。科学家发现.剩饭剩菜重新加热以后不易消化,饭菜置放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另外,含淀粉的食物最适合葡萄球菌生长繁殖,吃剩饭易引起食物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会剧烈腹泻、脱水,甚至休克。老年人抵抗力减退,经常吃剩饭剩菜更易导致消化道疾病。

凉菜、冰镇西瓜少吃为妙番石榴叶泡水喝止腹泻

夏季要让肠胃少“发脾气”,首先要从饮食卫生入手,在外不吃可疑食物、不洁食物,在家注意避免食物在制作、保存过程中被污染,别让病从口入。专家指出,腹泻后则要注意饮食调理,别让受损的肠胃雪上加霜。

路边西瓜块少吃为妙

夏天温度比较高,人们喜欢吃一些冰冷的食品来消暑,像凉菜、冰镇西瓜等。这些“冷”的食品进入胃部后,使肠胃蠕动能力减弱,容易造成积食,或引发胃部泛酸、胀痛等症状。另外,夏季气温高,细菌增长繁殖加快,一些人喜欢去路边大排档喝生啤、吃小吃纳凉,如果这些地方的饮食卫生条件不达标,也很容易引发腹泻或肠胃疾病。

专家说,夏天天气炎热,食物露天摆放时容易遭细菌污染变质,例如路边水果?摆卖的西瓜块,即使用冰水浸泡,也很难保证不被细菌污染。而到条件简陋的小餐厅进餐时,最好不要点凉菜或瓜果。

调理肠胃喝冬瓜水 腹泻后宜喝淡盐水

吃坏了肚子,疼痛难忍,但往往排便后就不那么疼了。“腹泻不是拉完就算,要及时护理受损的肠胃。”专家指出,呕吐量比较大时,病人往往因体液流失过多出现乏力、口干等症状,需要及时补液。补液可采取口服或者静脉注射两种方式。他建议,如果腹泻程度一般,最好喝点淡盐水。淡盐水很难喝,如果孩子不愿意喝,可以加些糖来改善口感。

腹泻后身体乏力、食欲不佳,该吃些什么?现在一些小胖墩无肉不欢,家长怕孩子不肯吃饭,体力不能恢复,便煮肉粥给孩子吃。“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专家指出,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专家说,腹泻后可以选用10~15克番石榴叶来泡水喝,或煮水喝。番石榴叶是一种止泻药,对泻痢腹痛,食积腹胀有很好的疗效。番石榴叶比较清香,带点甘甜,小孩服用时可加入少量的糖,对药性也不会产生影响。

家庭烹调加热要彻底

家庭烹调食物?要做好杀菌处理,因为肠道致病菌多怕热。专家指出,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例,它可在7℃~50℃的温度中生长,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7℃。加热、烹煮,使食物的所有部分至少达到70℃以上时可杀灭该菌。另外,要讲究进餐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避免生食蔬菜,水果要洗净再吃,夏季不吃隔夜餐,隔餐吃务必彻底加热。

专家提醒,别以为冷冻食品就不会被细菌感染。“冷藏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暂时‘冬眠’,但不代表细菌就被‘冻死了’。”专家表示,避免不同食物混杂在一起冷冻,还要定期给冰箱除霜。

夏季清补的6种食物

第一蔬:黄瓜

上榜理由: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我们常吃的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黄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最佳搭配:蒜泥搭配黄瓜,做法简单,用料也很少,还有杀菌、增进食欲的功效。

最佳烹调方式:凉拌黄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清炒黄瓜,或者做黄瓜馅儿水饺。

第一菌:木耳

上榜理由: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最佳搭配:银耳有润肺生津、补养气血、滋肾益精等功效。将双耳用温水泡发后,与冰糖和水一起,放蒸笼中蒸熟,制成双耳汤,具有滋阴润肺、补肾健脑的功效。

最佳烹调方式:清炒、凉拌、做汤均可。

第一谷:薏米

上榜理由: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的食物。夏天用薏米煮粥,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最佳搭配:薏米红豆粥。既除湿,又补心,还能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最佳烹调方式:暑热会减弱食欲及肠胃的消化功能,粥类食品易于消化,既能帮助补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还能快速补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

第一粥:绿豆粥

上榜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之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最佳搭配:可以搭配大米或者黑豆等其他豆类做成杂豆粥,能补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

第一饮:酸梅汤

上榜理由: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家常做法:

材料:干乌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两)、甘草(一两)、冰片糖或者红糖。

方法:

1.从干货市场买回家的干乌梅和山楂必须先加水泡开。

2.连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将泡开的乌梅和山楂用纱布包起来。

3.在大锅里注满水,放入纱布包,大火烧开。

4.煮沸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者可以起到上色作用的红糖。

5.小火熬煮6-7小时,在水大约被熬去一半的时候,酸梅汤也就做成了。

第一瓜:西瓜

上榜理由: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能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夏天出汗多,随着汗水的排出,丢失的营养也多,适当吃些西瓜,不仅能补足丢失的水分,更能增加营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