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疤痕早期症状形成原因有哪些

时间: 2023-09-16 16:34:58

一、影响皮肤瘢痕形成的因素皮肤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因受到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

(一)全身因素

1.瘢痕体质某些人特别容易发生瘢痕或者瘢痕疙瘩,即使轻微的外伤或者无明显外伤史也会形成明显的瘢痕增生,称为瘢痕体质。

2.年龄因素胎儿伤口愈合后无瘢痕发生,可能与胎儿组织在创伤后无炎症反应、透明质酸含量高等因素有关;青少年及青年创伤后瘢痕的发生高于老年人,这与年轻人组织生长旺盛、皮肤张力大、创伤反应强烈等因素有关。

3.皮肤色素瘢痕疙瘩在黑人中的发病率为白人的9倍;人体色素集中的部位易发生瘢痕疙瘩;青春期和怀孕期瘢痕的发生率高(此期垂体功能活跃,色素增生明显),说明皮肤色素与瘢痕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4.全身状况有明显的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全身因素,都不利于伤口愈合,瘢痕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伤口愈合的延长时间呈正相关。

(二)局部因素

1.皮肤的张力皮肤张力的大小与皮肤组织的缺损程度及皮肤组织固有的张力大小有关,平行于皮肤张力线的伤口,张力小,愈合后不容易产生瘢痕。

2.损伤的部位瘢痕与伤口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如胸前区、三角肌,上背部及关节活动处多为增生性瘢痕的好发部位,而眼睑、前臂、外生殖器等部位因皮肤张力小,增生性瘢痕的发生较少。

影响皮肤瘢痕治疗的因素(二)

局部因素

1.感染皮肤创面反复感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常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形成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

2.创伤的深度仅损伤表皮或者真皮的浅层,愈后不留下瘢痕;若损伤累及到了真皮的深层或者皮下组织,则愈后可留下瘢痕。

3.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越短,瘢痕的发生率越低。

4.切口的角度垂直于皮肤表面切开,愈合后瘢痕形成最细。

5.创面的修复方式未经减张缝合和自行愈合的创面瘢痕形成明显。

瘢痕的预防

导致瘢痕形成的因素很多,治疗起来效果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如何预防瘢痕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防止感染创面污染严重时应尽可能做到无菌、无异物,消除或者降低感染因素;行美容整形手术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要按无创技术进行操作,减少线头、纱布、滑石粉等异物的存留。

2.无创或微创操作手术中要尽量做到减轻手术损伤,提倡轻柔、精细、保护组织的手术操作方法,止血要充分,伤口闭合后应无死腔,尽量减轻瘢痕的形成。

3.切口缝合应遵行无张力原则切口应避免与皮纹或者皮肤张力线垂直,当缝合有张力时,可考虑用“z”成形术或应用皮片移植,对合的边缘要准确,结扎不要过紧,拆除缝线要早,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的形成。

4.加压预防创面张力大可进行加压疗法,有效预防瘢痕的增生或减少瘢痕的增生。适当的压力可使瘢痕组织局部缺血,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从而减少瘢痕的形成。

疤痕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凹陷性疤痕主要是由于痤疮、感染、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真皮层缺损。较重的痤疮后可见虫蚀 样、冰锥样凹疤,天花、水痘后可见麻坑样凹疤。

2、凸起性疤痕大多为烧烫伤、外伤、手术或反复感染后皮肤真皮层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性病变。可见有红色隆起、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可伴有痒痛,疤痕疙瘩还可呈蟹足样向外扩 张。凸起性疤痕内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并有高出正常皮肤2倍以 上的氧自由基以及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

3、平复性疤痕是指在皮肤浅表层的一种疤痕,多因皮肤轻度擦伤或浅表(真皮浅层)烧烫伤所致。其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如皮肤红斑、白斑或色素沉着),一般无功能障碍,但这类疤 痕很影响视觉美观。

4、自发性瘢痕疙瘩:无明显的诱因,在正常皮肤上发生或未察觉轻微擦伤引起,使皮肤出现硬结逐渐长大,边缘不规则,向外周扩展,形成蟹足状或蜈蚣状、蝴蝶状、圆状,质硬,色淡红或暗红,自觉发痒,有时伴有阵发性的剧痛或刺痛。

5、继发性瘢痕疙瘩:一般多发生于皮肤烧烫伤、感染、外伤、创伤。如:做冷冻、激光、去痣、洗眉、打耳孔、打预防针、手术植皮补皮、剖腹产等各种手术后引起的瘢痕增生,高出皮肤色红或暗红、奇痒、有刺痛感,食用辛辣食物、酒等刺激食物,症状加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