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的功效
食盐
“百味之王”增鲜味、解腻、杀菌防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的盐来保持新陈代谢,调整体液和细胞之间的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另外,含碘的食盐还有益于甲状腺。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喉咙疼痛、牙齿肿痛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能预防感冒。清晨起床后喝一杯盐开水,可治便秘。
禁忌:每天不易摄盐过多,应以小于6克为宜。
酱油
以咸为主,兼具鲜香。使菜肴增味、生鲜、添香、润色,并能补充养分。酱油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尤其是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通过酱油摄取。另外,身体某部位烫伤时,可用酱油敷涂,能止痛解毒;手指肿痛,将酱油与蜂蜜加温后,手指浸入其中,能止痛消肿。
禁忌:在服用优降宁、闷可乐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及胃肠道疾病时,不可与酱油同食,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食糖
具有使菜肴甜美、提高营养、使成品表面光滑、加热后呈金黄或棕黄色等作用。运动中需要补充适量的糖分,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水平,增加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延缓疲劳发生。砂糖水还可以刺激肠胃,帮助消化。
禁忌:过量摄入糖会导致龋齿,并引发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症、心肌梗塞,甚至对乳腺癌等癌症也有促进作用。糖尿病人、肝炎病人要尽量少摄取。
食醋
主要起增加酸味、香味、鲜味及和味解腻、去腥除异味的作用。醋能促进新陈代谢,食醋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方法之一。醋还能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它能在30分钟内,杀死沙门氏菌、大肠菌等多种病菌,多吃醋还能维持肠道酸性,达到祛除有害病菌的效果。在室内熬醋熏蒸,对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醋水漱口可治疗轻度的喉咙炎。烫伤时,用醋淋洗,能止痛消肿,防止起泡,伤好无瘢痕。
禁忌:醋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胃溃疡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吃羊肉时也不宜食醋,否则会消弱两者的食疗效果,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胡椒
具有香中带辣,美味醒胃的效果。胡椒能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加速血液循环,解毒消炎。感冒时,每隔4个小时嚼烂一些胡椒,就能抑制感冒加重。
禁忌:胡椒辛热、性燥,肝火偏旺或阴虚体热的人,应避免多食;发热性疾病,应当忌吃胡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此外,胡椒与肉食同煮的时间不宜太长,因其含椒辣碱、胡椒脂碱、挥发油和脂肪油,火候太久会使辣味和香味挥发掉。
生姜
有独特的辛辣味。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减少血清中胆固醇,解热、镇痛、防治感冒、散寒镇咳等。外用捣烂敷患处可消炎止痛;饮用姜汤,可防止四季感冒;把姜敷在肚脐上,可防止晕车晕船。
禁忌:姜烂了以后,会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樟素,所以烂姜一定不能食用。同时胃溃疡患者也要少食。
辣椒
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营养丰富,可增强食欲,被广泛应用在烹调中。辣椒含有多种生物碱能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及胃蠕动,有利于食物消化;辣椒中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同时有利于使呼吸道畅通,治疗感冒。长期摄取辣椒,能强化个人对抗衰老的能力。
禁忌:不可大量摄取,否则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消化道溃疡。同时,患有食道炎、喉咙炎、牙痛、痔疮、肺结核、高血压以少吃为好。
花椒
具有去腥味、去异味、增香味的作用。花椒含多种挥发油和芳香物质,除了有很好的除膻解腥作用,还有止关节痛、牙痛,温中散寒的功效。
禁忌:由于花椒为热性调料,会使人燥不能忍,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所以夏天不宜食。
鸡精
鸡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禁忌:
1.因鸡精本身含有少量盐,使用时加盐要少。
2.鸡精所含核苷酸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应少用。
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不在汤食中使用时,应先溶解再使用。
4.鸡精含盐,且吸湿性大,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进而污染食物。
蚝油
用牡蛎汁制成,又称牡蛎油。味鲜美而稍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主要用于咸鲜味菜肴。蚝油除含有5%~8%的粗蛋白质以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碘、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有17种之多,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禁忌:蚝油中含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食。同时,不可将蚝油加热过度,否则鲜味降低。
茴香
作为辅料,可以去腥增香,尤其适合炖菜。有去腥、促进食欲、祛痰、驱风、抗痉挛、治便秘、延长睡眠时间等作用。另外,还有助于防治肠胃传染病、缓解饱胀和腹部痉挛。
禁忌:不可过量,八角茴香挥发油中含有黄樟素,有致癌作用;另外,八角茴香为热性食物,夏天不宜食用,孕妇也要忌食。
咖喱
烹调中可提辣、增香、去腥、和味。有驱寒、健胃、祛痰,增进食欲的作用。
禁忌:咖喱粉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过多可造成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慢性胆囊炎病人忌用。
酒糟:癌症(痰湿型),关节炎病人忌。
辣椒:急慢性胃炎、食管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脱垂、急慢性痢疾、肠炎、腹泻、伤寒病、口腔炎、牙周炎、痔疮、肛湿、红眼病、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炎、肺结核、咯血、胰腺炎、痛风、关节炎、脂溢性皮炎、发烧、眼病、各种皮肤病、癌症(热盛者)病人忌。
蒜:腹泻、癫痫、癌症(热盛者)、眼病、发烧、咳嗽、气喘、皮肤病、疮、疔、疖、肿者忌。
腹泻、癫痫、癌症(热盛者)、眼病、发烧、咳嗽、气喘、皮肤病、疮、疔、疖、肿者忌。
花椒:糖尿病、癌症(湿热型)病人忌。
芥末:痔疮、眼病病人忌。
胡椒:发烧、糖尿病、痛风、关节炎、痔疮、儿童多动症、癌症(热盛者)、支气管哮喘。
八角: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痛风、癌症(热盛者)忌。
茴香: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痛风病人忌。
姜:支气管哮喘、痔疮、眼病、发烧、癌症(湿热型)病人忌。
桂皮: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发烧、癌症(湿热型)病人忌。
食醋:支气管哮喘者忌。
味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忌。
咖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忌。
太咸:煮汤时,不慎多放了盐,又不易加水时,可将一个洗净的生土豆或一块豆腐放入汤内,可使汤变淡;或将一把大米或面粉用布包起来放入汤内,也可使汤变淡。
太酸:醋放多了,可将一只松花蛋捣烂加入汤内,能有效地减少酸味。
太辣:炒菜时加辣椒太多了,可放入一个鸡蛋同炒,辣味可以减少。
太苦:瓜太苦时,滴入少许白醋,可将苦味除去或减轻。
太腻:汤过于油腻,将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撒入汤中,可除去腻。
酱油太多:若酱油放多了,在菜中加入少许牛奶,可使味道变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