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月经不调易长色斑

时间: 2023-09-16 22:41:56

主要有以下四大成因:

1、遗传原因。常染色体遗传是雀斑主要成因。多从5岁左右儿童开始,女性居多,春夏重,秋冬轻。淡褐色至黄褐色针尖到米粒大小的斑点,对称分布在面部(特别是鼻部)。

2、紫外线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是色斑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夏季需要防晒的原因所在。当皮肤接受过多日光照射时,表皮就会产生更多的黑素颗粒,后者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大家晒太阳后皮肤会变黑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紫外线的照射会引起黄褐斑,普通雀斑颜色加深。

3、内分泌原因。内分泌失调也是女性产生色斑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期和妊娠期的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黑色素的产生。另外,内分泌不稳定时通常引起情绪不稳定,也会间接引起色素生成。

4、生活习惯问题。压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令黑色素增加。所以睡眠时间不稳定的人,皮肤的代谢率也不佳,会影响黑色素颗粒的产生。 综上所述,引起色斑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身体内部的原因。

月经不调易长色斑

色斑,在中医学上被称为“肝斑”,可见它与肝的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色斑的产生是肝郁气滞,气滞血淤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这些也是导致月经受阻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很快被血液带走并排到体外,所以不会出现色素沉着。一旦血运不畅,代谢废物逐渐沉积下来,就会产生色斑。

月经正常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月经不调是女性患病的主要反映。特别是月经不调与色斑的关系十分密切。说起色斑,它最易发于“女强人”的脸上,她们精神压力大,做事风风火火。其实,这类女人最容易肝气郁结,如果时间长了,就容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导致脸部的血液运行不畅。当面部的气血不和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色斑。

血液的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作用来实现,气的运行受阻,进而影响血运。肝主疏畅气机,又主调畅情志,所以长期情绪抑郁会导致气机受阻,所以“林妹妹”们可要注意了,尽快摆脱掉那些悲秋伤春的小情怀。因为一些小情绪影响到的不仅是面子问题,还有我们最亲密的“老朋友”。

刮四个穴位,能有效去斑

刮痧选择的穴位有: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肝俞穴有疏肝利胆、养血之效,为肝脏的常用保健穴。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人在生气后按压此穴,能帮助疏泄、消气,缓解人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因此太冲穴又被称为“消气穴”。血海穴隶属足太阴脾经,是全身的血脉之海,都知道“以内养外,补血养颜”,所以血海穴是我们调养气血离不开的穴位。足三里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可通经活络,配以血海穴可使气血下行。

刮痧治疗时拿取刮痧板,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一般刮拭后二三天内患处会有疼痛现象,这是正常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凡用刮痧术治疗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脸及手足。如有特殊情况,只能用热水洗。刮拭后,可饮用一大杯热开水以助新陈代谢。坚持一段时间,脸上的色斑会逐渐淡化。

(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血海穴在大腿内侧之前下部,股内侧肌的隆起上,距膝盖上2寸。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边缘。)

刮痧法简单易行,且疗效明显。或许有的姐妹怕疼而不敢采用,这些姐妹可以喝花草茶。这种花草茶是由玫瑰花、白菊花、红花、炙甘草煎熬而成。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有行气解郁的功效。白菊花味苦,性微寒,具有平肝之功效。红花性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散淤的功能。炙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之功。这些花草都可以在药店买到。取玫瑰花3克,白菊花9克,红花3克,炙甘草5克,将它们放入锅内倒入2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即可服用。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15日为一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对于疏肝理气、调理月经、去除脸上色斑有很好的效果。

姐妹们可以选取自己适用的方法,也可以两者并举以获得更快的效果。在个人调养方面应注意经常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为一些小事整日闷闷不乐,并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另外,轻柔的面部按摩也是一种良好的辅助疗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