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长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 2023-09-16 23:53:46

脸上长斑也有不同的种类,不能用一种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只有了解长得什么斑,长这种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清除。如果你也长斑了,快看清楚是长得什么斑吧。

1、晒斑

受晒后的几个小时,受晒皮肤出现肉眼可见、边缘清晰的红斑、丘疹等皮疹红斑、水肿症状,颜色为淡红色、鲜红色或者深红色,呈现椭圆形突起或平滑,数天后最终成为碎碎的棕色斑块,容易出现在前臂外侧、手背、小腿前侧及脸部等暴露部位。

形成原因:阳光造成的光老化。

解决方案:阳光的曝晒是去斑的头号敌人,所以想要拥有白净的肌肤就要时刻注意防晒。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其实一年四季防晒都是去斑必修的课程,如电脑、灯光等,都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同时,选择适当的优质的防晒品,就为你的宝贝肌肤构筑了第一道防线,能有效抑制色素的沉淀、色斑的生成。

2、雀斑

雀斑是极为常见的发生在日光暴露区域的褐色、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形状有针头到芝麻大或者更大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小斑点,表面光滑,孤立存在,一般在面部脸颊对称性地分散或密集成群,有时也见于双颊部、颈部等部位。

形成原因:雀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黑色素过多所致,通常会与遗传有关,后天性的雀斑多数是因为涂抹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或挤压痤疮伤到真皮,或毛细血管受到刺激而破裂,久而久之形成的。

解决方案:由于雀斑通常位于表皮,所以一些外用的小窍门,对于改善雀斑痕迹,是很有效果的。比如使用一些美白祛斑霜类产品,同时还要加强防晒,抵抗紫外线的照射,是有希望祛除或者明显淡化色斑的;注意祛斑之后一定要严密防晒,否则雀斑在过强的日晒之后还会在回来。

3、黄褐斑

黄褐斑是对称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主要表现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色素斑,大小不一,最初为点状,之后会扩大融合为形状不规则的斑状,表面光滑,形状很像蝴蝶,所以又叫蝴蝶斑,一般对称分布在颧部、鼻部、额部及口唇周围。

形成原因:黄褐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来自内分泌、代谢、妊娠、肝病等多方面的诱因,也有来自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用药不当和使用不合格化妆品,都可能引起黄褐斑。

解决方案:对抗黄褐斑需要内外治疗同时进行,内部可通过中医中药调理,通过服用一些调整内分泌的纯中药来调理;而外部则可以使用一些美白祛斑产品,美白祛斑产品最好是成套使用并要坚持2个月以上。

同时,防止黄褐斑的产生,又是一个日常护理问题,需要我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还应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防晒护理,这样才能保证效果,找回白皙的肤色。总体来说黄褐斑是最难对付的斑之一,希望大家给自己足够耐心的同时不要过于焦急,因为焦急忧虑会加重斑的恶化。

中医说气血淤结致长斑

色斑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滥用化妆品、情绪波动等。中医理论认为,多数色斑为痰、淤、湿、毒等邪气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和雀斑。

黄褐斑也叫肝斑,主要为鼻梁两侧、两颊或前额淡黄色到深褐色的成片色斑,育龄女性较多。西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肾疾病、消化道疾病、盆腔炎、内分泌失调、妊娠等因素有关,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发生。中医则将黄褐斑分为脾虚、气滞、血淤、寒凝等多种类型。其中血淤最常见,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多血块等,因此有“无淤不成斑”之说。

黄褐斑与情志相关,也与饮食相关,也就是说,老生气必定长斑,老吃寒凉也很容易长斑。同时,有斑者平时不宜过量食用刺激性食品,如酒、浓茶、咖啡等,可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青辣椒、山楂、鲜枣、猕猴桃、新鲜绿叶菜等。

雀斑在中医看来乃“肾水不能荣华于上,火滞结而为斑”,长斑部位以面部尤其是鼻和眼下多见,夏季加重增多,冬季减轻变淡。可以考虑服用六味地黄丸,伴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知柏地黄丸。不过,如果身体健康,雀斑可不治。

斑虽不美,但有时候却能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最起码长斑了是提醒你该注意休息了。此外,如果你发现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大块色斑,或者以前没什么变化的斑突然加重、蔓延、颜色不均匀、破溃,那就说明可能是你身体里有了不能靠自我调节解决的问题,应去医院检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