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俯卧撑丰胸
招数详解:双膝并拢跪在地上,双脚抬起、俯身向前,双手着地与肩宽,保持背部挺直及臀部收紧;慢慢屈臂至胸部触到地面,再慢慢将身体向上推,回到原位。为保持胸部肌肉持续的紧张状态,在移到最高点时不完全挺直肘关节,重覆10次。做此练习时,胸部一定要挺起,不要下垂,腹肌收紧,当身体放下时,腰不要塌下。
2、小球俯卧撑
针对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虽然这个动作相当累人,但它已经被公认为最有效的丰胸运动。只要养成每天做的习惯,不但能丰胸,还能缩小腹部。实际上做俯卧撑本身并不能使乳房增大,因为乳房里并无肌肉。但通过锻炼能使乳房下胸肌增长,胸肌的增大会使乳房突出,看起来胸部就变得丰满了,而且确实弹性增加。
3、游泳丰胸
游泳也是一个很好的丰胸运动,水压能按摩胸部,还可以借助水中划动手臂充分扩胸。
4、upup丰胸操
双手在胸前合十,手肘尽量抬高,左右互推;收腹挺胸,用肩膀的力量尽量使手臂向上伸直,不要踮脚尖,腰部以下不要用力;双手在身后合十,尽量后伸。
第一个动作可锻炼胸部韧带,使胸部更加挺拔;第二个动作能锻炼胸肌、托高胸部;最后一个动作可调整脊椎和肩膀的宽度,防止胸部下垂。
跟着我做diy丰胸按摩法
丰胸美胸很简单,只要你照着一下的diy按摩法做。就能拥有令人羡慕的胸部。
动作一:挺直腰,举起双臂,拇指与其它四指分离呈直角,将腋下两旁肉轻轻推向胸前。
动作二:挺直腰,举起双臂,拇指与其它四指分离呈直角,缓慢将小腹的赘肉用力向胸部上推。
动作三:挺直腰,举起双臂,拇指与其它四指分离呈直角,顺着乳房四周由内而外打圈按摩。
动作四:挺直腰,举起双臂,拇指与其它四指分离呈直角,顺着乳房上部,由下往上按摩至颈部。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按摩委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腹痛、急性吐泻、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等;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小便不利、移尿、尿潴留等;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等;4、皮肤科系统疾病:治疗丹毒、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等;5、运动系统疾病:治疗下肢痿痹、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脖子酸痛、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6、其它:提高兴欲、丰胸每乳等。
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连做20—40次。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此外,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胸部的大小其实也是由于基因因素决定的,当然如果在发育期间调理得好的话,胸部的发育也是会有所改变的,除了穴位按摩的方法,饮食也是要很注意的,平时多吃一些对女性荷尔蒙比较好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都是很好的。
穴位是中医讲究看病诊病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医针灸的施针部位,中医很注重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人体的每个穴位之间都是互相牵连的,没有哪一个穴位是可以独立于其它穴位之外的。那么对穴位进行按摩有没有减肥效果?穴位按摩可以丰胸吗?穴位按摩除了减肥丰胸还有没有其它的好处?
1、按摩穴位可以减肥丰胸
穴位减肥是建立在中医经络理论基础上的。康魁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脏关系最为紧密。如果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多逸少劳,脾脏失去了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那么机体就不能正常吸收利用,形成脂肪蓄积体内形成肥胖。通过中医的穴位经络,可以调节脾脏的功能。现在医学研究显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更能有效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还能抑制胃肠的吸收,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同时促进能量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此外,专家表示,穴位减肥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切不可自行实施。
穴位减肥是在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健康、安全、快速的减肥方法,通过疏通人体经络,打通人体经脉,刺激人体相关穴位,将体内多余脂肪从脂肪库里游离出来,经分解、消耗,通过大小便、汗腺排除体外。
2、穴位按摩丰胸减肥
全身的气血运行顺畅才能让该瘦的部位不臃肿、该丰腴的部位不缩水,若想同时减重又保持丰满的胸部。
中医师表示,每天趁洗完澡后、睡觉前,体表微热、新陈代谢最好的时候按摩穴位。
特别是行经胸部的胃经对应穴位,以相表里的脾经穴位,每穴位按摩20下,可改善肠胃代谢的效能,打通乳腺的气血循环,减重兼顾丰胸。
消除下半身肥胖的穴位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3寸的凹现处,此穴属于胃经的穴位,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2)丰隆穴
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胫骨往外两指宽之处。此属胃经穴位,按摩可提升胃气向上,有利于消除下半身水肿。
(3)阴陵泉
脾胃相表里,此属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可排除水分、消除小腿浮肿、调理月经。
(4)气海穴
属任脉穴位,位于肚脐下方约1.5寸处,具有促进代谢、调理虚症的作用。
(5)天枢穴
属于胃经穴位,位于肚脐左右各2寸处,具有调节大肠功能、通肠解便、代谢脂肪,可促进肠胃蠕动,维持胸部气血不淤滞,达到解宿便和丰胸的效果。
(6)关元穴
属任脉穴位,位于肚脐下方约3寸处,具有促进代谢、调理虚症的作用。
(7)膻中穴
位于胸部,2个乳头连线的中点
(8)乳根穴
位于前胸,乳头正下方、乳房根部凹陷处,约为第5肋骨间隙处。
(9)乳头周围
以乳头为中心,顺着上下左右各2寸处做轮廓按摩,可畅通乳腺。
3、其它丰胸减肥法
冲冷热水丰胸?反覆半身浴更促代谢
除了按摩,许多女性会以冷热水交替的方式冲淋胸部,认为可畅通乳腺、保持胸部尖挺。
但中医师认为,这一种利用温度差的按摩法具有刺激性,虽可让人感觉胸部肌肉变紧实,但不利于心脏病患者。
较建议的方式是泡半身浴,先泡在38℃左右的温水中,水高不超过腰部,10分钟后起身擦干水分静待,10分钟后再泡入温水中,反覆2至3次,可藉由温度差提升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若平常容易手脚冰冷者,温水中可加入大拇指长度的生姜泥,提升代谢力;若水肿明显者,可加入海盐或浴盐帮助排水,但不能使用食盐,以免脱水。
4、经常按摩穴位的好处
(1)足三里
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处,屈膝或平卧取穴。主治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呕吐,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疳疾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胃肠运动功能失常、反流性胃炎、肠梗阻、小儿消化不良等。
(2)委中穴
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在_窝横纹正中,当半腱肌腱与股二头肌腱之间的中点处,俯卧或坐位屈膝取穴。主治腰脊强痛,活动受限,髋关节屈伸不利,腰膝挛痛,下肢痿痹,遗尿,小便难解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综合征、尿潴留、尿失禁等。
(3)列缺穴
为手太阴肺经的经穴,也是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主治项强,偏正头痛,口眼歪斜,口噤不开,面肌抽痛,牙痛,咽喉肿痛等。常见于西医的感冒、神经性头痛、鼻炎、咽喉炎、三叉神经痛、落枕、牙关紧闭等。
(4)合谷穴
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主治面部肿痛,口眼?斜,齿痛,牙关紧闭,痄腮,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耳聋,咽喉肿痛等。常见于西医的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感冒、咽炎、扁桃体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在前人的基础上,后人又增加了以下几点: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_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四句,亦属经验之谈。其寓意通俗易懂,不另论述。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坚持用手指按摩或用圆头针刺激以上穴位,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起到预防保健的功效。
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后区,_横纹的中点,在_窝正中,有_筋膜;皮下有股_静脉,深层内侧为_静脉,最深层为_动脉;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配伍: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主治腰痛;配长强、次_、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相关论述
1、《灵枢经》:“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2、《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__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风痹髀枢痛,膝痛,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
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郗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_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