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青胎记

时间: 2023-09-17 21:49:29

青胎记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片状色素斑或青黑色色素斑;重的可表现为单侧面部或双侧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黑色色素斑,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及巩膜亦可受累。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青胎记是一出生就有的胎记!分布沿面部三叉神经第1-2区域分布(前额、眼周、颊部、颧部多发生单侧,偶双侧对称)可累及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

中国人居多,50%的患者是出生时出现的,但是也有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产生,此种称为获得性的青胎记。病灶边界不清楚。斑点色泽可以为单色也可以建有上述颜色,色泽深浅不一,真皮中分布密度与部位不同,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青胎记俗称太田痣,分为先天性青胎记和获得性青胎记。先天性青胎记是一出生就有的胎记!分布沿面部三叉神经第1-2区域分布(前额、眼周、颊部、颧部多发生单侧,偶双侧对称)可累及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无遗传倾向,与恶相病变无明确关系!获得性青胎记是颧部和青色痣,对称分布,颜色单一,不累计上腭。

临床表现:颧部散在的色素斑点。d:1-3mm,灰褐、灰蓝、或深褐。病理改变为真皮上部有较少的色素细胞,易见于绝大部分女性,开始发病较晚(一般大于10岁)有阳性家族史!容易与黄褐斑混淆。黄褐斑是一种深棕色、斑点大、散在的斑!青胎记的病因未明,估计可能与基因有关。青胎记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亦有专家持不同意见。

青胎记皮损多分布在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区域,伊藤痣分布在后锁骨上神经及臂外侧神经支配区域,按神经分布的特点提示黑素细胞可能来源于局部的神经组织。青胎记是一种由于皮肤真皮层的黑色素细胞过多而造成的瘀黑色痣,通常出现在脸上的一侧。亚洲人较常有青胎记,而现时香港约有百分之一点六的市民,即约十一万人有青胎记,患者以女性居多。

青胎记的护理方法

1、痛觉较为敏感的患者,回家后可能仍会觉得不舒服,此时,最好静卧休息,一般1天后,症状会自然消失。

2、色素消退是一个缓慢的生物学过程,一般为1-3个月,少数病例可长达9个月。

3、治疗后一周,禁烟酒,忌食腥辣食物,防止创面发炎。

4、大面积治疗后局部略肿胀或有少量水泡,此为正常现象,6小时后逐渐消退,创面形成痂皮,7-14天且自然脱落,不要强行剥离以免留疤。

5、必要时需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局部烧伤应用湿润膏4-6天,每天1-2次,以防止继发感染的出现。

6、防晒不佳者、或易出现色素沉着者,15天后,所以要防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