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受损。
短暂几天的"熊猫眼"多是熬夜造成的,经过充分休息可以改善,但长期的黑眼圈,则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外在表现,如慢性肝病,尤其是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肝肿大者,黑眼圈往往长期存在。据了解,大约有20%的肝病者在暴露部位,如面部、眼眶周围有色素沉着,呈现出"黑眼圈"。
2、月经不调。
对于女性来说,黑眼圈者可能更多,但如黑眼圈长期存在,可能是痛经或月经不调引起的。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痛经是由气滞血淤、寒凝血淤引起气血运行失常所致,而黑眼圈便是气血运行失常在面部的表现。此外,经血量过多或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也容易出现黑眼圈。
3、肾脏亏损。
传统医学认为黑眼圈是肾亏所致。肾精亏少则两眼缺少精气的滋润,肾之黑色就浮越于上,因此双目无神,眼圈发黑。如果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性生活过度的话,也很容易导致黑眼圈。
一般因劳累引起的眼圈发黑,女性平时只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营养就可以了。多吃些水果、蔬菜及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做些眼部的保健按摩、温敷等。我自己的保健方法是,经常用大拇指按压太阳穴和涌泉穴3~4分钟,每天2~3次,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效果也不错。
另外,中医认为,人的气血盛衰及脏腑变化常在面部有所反映,因此,如果眼部变化较明显,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把觉睡足
充足的睡眠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防治黑眼圈措施。
睡眠不足是导致黑眼圈的头号原因,晚上应尽量早睡,睡前半小时关掉所有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放松身体,做好入睡准备。
戴太阳镜
太阳光里的紫外线会破坏眼部毛细血管的胶原蛋白,导致毛细血管容易破裂,释放出的血液进入皮下组织,会令皮肤黯淡无光,其外在表现就是黑眼圈。
因此,晴天出门一定要戴有防紫外线效果的太阳镜。
按摩眼眶
过敏也是引发黑眼圈的一大原因。当你身体接触过敏原,可能会诱发各种炎症,黑眼圈就是其中之一。
经常轻柔地按摩眼眶、面颊、头颈,以促进眼周的淋巴循环,有助消除炎症,淡化黑眼圈。
低糖饮食
黑眼圈在某种程度上是皮肤炎症的表现。富含抗氧化剂以及低糖的饮食能对抗身体各部位的炎症,包括皮肤。
因此,专家建议减少饮食中糖的摄入,避免酒精饮料,多吃各种浆果、豆类、豆芽以及绿叶蔬菜。
茶包敷眼
将两个红茶包浸泡在温水中片刻,然后取出,挤干水分,敷在眼眶上,躺下闭眼放松一会儿。红茶中所含的单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有效缓解黑眼圈。
你还可以使用绿茶包,把浸泡过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冷冻片刻后取出敷眼,冷冻过的茶包可以消肿,并且绿茶富含强效抗氧化成分ECGC,被皮肤吸收后有助修复受损细胞。
敷牛奶面膜
牛奶富含乳脂肪和乳酸,是对抗黑眼圈的最佳“天然药物”,用牛奶敷脸能美白滋润皮肤。做法很简单,用牛奶浸泡毛巾,挤出毛巾多余水分,用其敷脸或眼部数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温和热敷热敷有助促进血液循环,用柔软的棉质毛巾浸入温热的清水中拧干后铺在上眼皮上,反复2-3次;水温不可太热,因眼睑皮肤很薄,过热敷会使皮肤松弛、起皱。
穴位按摩
黑眼圈是因为血液循环不佳而造成的,穴位按摩有助于打通血脉;在眼周皮肤上涂上眼部按摩霜或眼部营养霜。
用无名指按压瞳子髎(在眼尾处)、球后(下眼眶中外1/3处)、四白(下眼眶中内1/3处)、睛明(内眦角内上方)、鱼腰(眉正中)、迎香(鼻翼外侧),每个穴位按压3-5秒后放松,连续做10次。
用中指和无名指(中指放在上眼睑,无名指放在下眼睑)轻轻地由内眦向外眦轻拉按摩,连续10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轻弹眼周,3-5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