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女,26岁,2022年2月6日初诊。主诉:睡眠多梦1年余。患者1年多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多梦,但非噩梦,整体睡眠质量较差,白天头昏、头胀,精神不佳,纳差,易汗出,活动剧烈时心慌,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时间为1月20日,经量偏少,痛经,二便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
诊断:西医诊断为失眠症,中医诊断为不寐(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用健脾养心汤加减:党参30克,麦冬18克,五味子6克,焦白术18克,茯苓18克,炙甘草6克,陈皮12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30克,龙齿15克,牡蛎30克,合欢皮30克,首乌藤55克,远志9克,石菖蒲12克。5剂,每日1剂,分3次于饭后服。
2月1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睡眠质量改善约40%,但整体睡眠质量仍欠佳,多梦减少,伴腰部酸痛、头晕、汗出、心慌、胸闷、烦躁等症,纳食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舌苔薄黄腻,脉细。方用健脾养心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栀子豆豉汤加减:党参24克,麦冬18克,五味子6克,焦白术18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陈皮12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30克,合欢皮30克,首乌藤55克,远志9克,石菖蒲12克,竹茹12克,炒栀子10克,豆豉20克,杏仁12克,续断15克,杜仲12克。5剂,每日1剂,分3次于饭后服。
3月5日随访:睡眠质量稳定,未出现反复。
按:本例患者初诊时以睡眠多梦为主,易汗出、心慌,为心神不安、心脉失养所致。纳差、舌质淡、脉细、月经量少等症,为脾不运化、血虚失荣所致。四诊合参,判断病因为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方用健脾养心汤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健脾养心汤为笔者的恩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杨廉方的经验方。方中党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两者同用,共奏健脾养心之效。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陈皮、半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四者合用使脾运化得力,水湿停滞得畅,进而达养心之职。半夏、夏枯草交通阴阳,《重订灵兰要览》曰“从来不寐之证,前人皆以心肾不交治也,投剂无效。窃思阴阳违和,二气亦不交。椿田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竟覆杯而卧”。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远志通肾气上达于心,石菖蒲开心孔而利九窍以强其心志,龙齿、牡蛎重镇安神,四者合用使心神得宁(有孔圣枕中丹之意),再加合欢皮、首乌藤养血安神、更助其眠,甘草补益和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效。
二诊时患者自诉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但出现腰酸疼、心慌、胸闷、烦躁、舌苔薄黄腻等症,故在原方基础上加栀子豉汤、竹茹以清热除烦,去胸中烦躁,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宣导气机、祛湿除满,再加杜仲、续断补益肝肾,以壮腰身。
提示: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以身试药。
文: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廖成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