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好方,可供参考。
药物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9克,枳实9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郁金9克,乌贼骨9克,浙贝母9克。
适应证: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病案举例】
沈某,男,50岁,1959年2月16日初诊。右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已30余年。近两天来剑突下绞痛,阵发性加剧,痛连右侧肩背,伴呕逆、脉弦,舌红。X线摄片示胆囊内有大石一块,小石五块,予金钱开郁散加减治之。
药用:金钱草60克,枳实6克,浙贝母、广郁金、柴胡、炒白芍、玫瑰花各9克,蒲公英15克。
5剂后疼痛未作,以原方加减,或佐当归、川芎、丹参以活血,厚朴花、天仙藤以调气。并根据时令及兼症酌加桑叶、菊花、茯苓、滑石、谷精草、忍冬藤、乌贼骨、冬葵子、夜交藤、枣仁,服药129剂,先后三次X线摄片,胆石全部消失。
提示: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以身试药。
文章选自《魏长春论内科》,朱世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