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临床中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方子,名为升麻鳖甲汤。这个方子出自《金匮要略》,堪称千古名方,但就是这么一个千古名方,却一直都被人误解。
这个方子我用来治疗喉癌、食道癌、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热、登革热、猩红热、回归热、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在中医辩证证属毒热蕴结血分者,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还它一个正名!
升麻鳖甲汤为何被误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升麻鳖甲汤在《金匮要略》中的原文: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少再服,取汗。
阴阳毒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中,历代注家及医者对本病多有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历代医籍如《脉经》《小品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对该病均有记载。但“阴阳毒”究竟是何病,却众说纷纭。
历代注家及医者对于阴阳毒的病因、病机、治则和方药,认识不一,甚至有很多经方大家提出阴阳毒的方剂根本就是错的,治阴毒居然把热药去掉了,认为医圣张仲景写反了,或者是后世医家抄写错误,于是升麻鳖甲汤这个千古名方一直被人误解。因此,要给升麻鳖甲汤正名,我们要弄明白三个问题:
1、阴阳毒是什么病?
阴阳毒病是感受疫毒之邪所致,具有一定传染性。阳毒致病,蕴郁毒热,热窜血络,燭血妄行,则面颊红赤蝶斑,形如锦纹,上灼咽痛,热盛腐脓,故唾脓血,此是阳毒的主症。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是指早治易愈,迟治难疗。升麻鳖甲汤有很好的凉血消斑,透达毒热的效果。
阴毒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为其主症。此由疫毒入血,血脉瘀阻,络脉不通所致。若毒热内结上壅于咽则咽喉作痛,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2、阳毒和阴毒怎么区别?
两者之间的鉴别,先说阳毒原文“面赤斑斑如锦纹”,“纹”的意思,如锦纹,这个“纹”形容它出血前后,包括形状的不同,象锦缎的花纹一样,条索状的、成片的、针尖样的,这个和出血的情况有关系。面赤,是望诊,面色发红,热盛,斑也要赤,这不仅是用赤色来表示面色,因为发热,里热壅盛而面赤,同时斑疹也鲜红。比方说,猩红热的那个疹,我觉得它形容得非常像猩红热。再说那个斑斑如锦纹,你看那个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面容,是不是像锦纹。
阴毒,“面目青”,这“面目青”,说明是血行的瘀滞问题。要说的是斑疹,不是那么色赤鲜活了,变成“发青”,是瘀血,晦暗了,同样是感受的热邪,它这儿怎么晦暗了呢?这在病机的认识上,它是疫毒侵袭血脉以后,瘀血凝滞所成。身痛也是这个道理。怎么像“被杖”呢?如被杖,是形容他疼痛的部位,在臀部和小腿、腓肠肌那地方。这从病机上认识,是瘀血凝滞所致,不通则痛。
所以从病因上说,阴阳毒就是感受时邪疫毒,属于一种急性发斑性的疾患,在临床症状上,都有发热、发斑、咽喉痛,只不过,阳毒有“唾脓血”,阴毒没有。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是面发青。
3、治疗阴毒为什么去雄黄、蜀椒?
升麻鳖甲汤:升麻2两,甘草2两,当归1两,蜀椒1两(炒去汗),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方中以升麻配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排脓,升麻、鳖甲透达阴分郁热,又有化斑解毒的功效;当归活血散瘀,雄黄、蜀椒杀虫灭菌,祛湿解毒,雄黄辟瘟驱疫,与升麻鳖甲配,引领湿热毒邪外达,取汗而愈。
阴毒乃阳虚血瘀为患,故面青身痛,虽咽痛但无脓毒成痈之状,此阴毒也。治法宜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意在避其苦寒伤阳,更损阴气,重用当归、鳖甲活血散瘀,以求佳效。
现在,争议比较大的,就是在雄黄、蜀椒上。蜀椒是辛温药,属于热性药的辛、温,能够散风解毒。雄黄,杀虫、清热、解毒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两味药,都是辛温。
作为阳毒,热病再用热药来治,是不是犯“实实”之诫了?而治阴毒却又把这两味药去掉了,真的像有的医家认为的是弄错了吗?历代医家对此多有争议,认为阳毒用雄黄和蜀椒,阴毒反而去之,大违常理,代表医家如徐灵胎、王孟英等,不少医家甚至认为应该将阴毒和阳毒的治法调换。《医宗金鉴》对此也有异议,认为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存在错讹。
现在怎么理解它呢?这就是“以阳从阳,取其速效”。阳毒病在络脉,热极伤络,有发斑的情况,认为升麻《神农本草经》记载解百毒,在这里是君药,而雄黄也有苦、平,偏寒之性,加强解毒的作用,用一点温热药,顺其病势,这是“因势利导”法的意思。
“以阳从阳,取其速效”,“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一顿就把它喝了,这个量,你看是不是比较小?尤其是鳖甲,你看用了多少?手指大的一片你看是不是比较小,量小。它又说:“老小再服,取汗”,让取汗,取汗是什么道理呢?正是要说明,让这个斑疹出透,透解之意。而蜀椒也就是常用的花椒,具有引火归源的作用,在这里可将火向下导。不是有用花椒泡脚引火归源的用法吗。
阴毒的治疗是在上方去掉雄黄和蜀椒,来治疗阴毒。阴毒,为什么还把温热药去掉?这个道理何在?去掉的理由是怕阴气受损,因为温热之性伤阴,所以,作为阴毒,本来就透发有困难,是属于逆证。那么现在,你把它温热药去掉,就是它易损伤阴气。
阴阳毒在东汉时期究竟属于何病,已不可考,也无法用现代病名与之相套,其实此方在临床中应有更广泛地应用,运用时应尽量做到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凡是血分有热的病证均可选用升麻鳖甲汤。因此我在临床中常常将其加减后用于治疗喉癌、食道癌、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热、登革热、猩红热、回归热、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在中医辩证证属毒热蕴结血分者。
提示: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http://www.zbwk.com/?wodoopro=baiduGJ
http://www.wd999.com/
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发热,胸闷,气急,甚至全身疲乏、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各12克,五味子9克,夏枯草、海藻、海带,各15克。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
本方滋阴清热,化瘀散结,对肺癌治疗有效。
[方二]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
本方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本药膳可作为呼吸道癌症、肺气肿、肺心痛患者的辅助食品。
[方三]
鱼腥草30克,瓜蒌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方四]
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蒌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五]
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抗癌消肿,对肺癌有效。
[方六]
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本方清热解毒,对肺癌有效。
[方七]
仙鹤草、蟾蜍、人参若干。将药制成片剂,每片合生药O.4克,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本方功能补气扶正,解毒消癌,对肺癌有效。
[方八)
核桃树枝60克,草河车、女贞于、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解毒抗癌,对肺癌有疗效。
[方九]
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
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散结消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一]
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日3次。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二]
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西洋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 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功能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三]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消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四]
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衣、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萎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益肺养阴,抗癌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五]
半枝莲、白毛藤各4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沙参15克,麦冬、双花、云苓、党参各9克,怀山药6克,甘草4.5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补气养阴,解毒抗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六]
老母鸡1只,蟾蜍4只。把蟾蜍切碎喂鸡,如鸡不吃就用手往鸡嘴里填食。4-5日后鸡呈嗜睡状即杀鸡,去五脏加食盐炖熟,吃肉喝汤。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适用于肺癌。
[方十七]
大蒜20瓣,木瓜、百部各9克,艾叶18克,陈皮、生姜、甘草各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祛痰止咳,健胃止呕,适用于肺癌咳嗽剧烈,胸疼气短,略脓样痰者。
[方十八]
七叶一枝花30克,半枝莲15克,赤白芍各、白花蛇舌草各10克,龙葵30克,三棱、莪术、茵陈、当归、丹参、郁金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祛湿,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十九]
雄黄15克,乳香、没药各7.5克,石膏5克,甲珠7.5克,蜈蚣3条,蜗牛10克,全虫15克,血竭、轻粉各2.5克,朱砂、冰片、蟾蜍、硼砂各10克,大黄15克,白芷5克,麝香0.5克。先将朱砂、冰片、轻粉及麝香共研细末,再将其他药物研成细末混合,用面粉作粘合剂,调制成丹。口服,每次2——3克。每日 1次,饭后服。先从小剂量开始,渐加至常用量。服药期间忌葱、蒜、韭菜、辣椒等。
本方功能化痰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
雪梨250克,鱼腥草60克,食糖适量。生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用冷水800毫升将鱼腥草浸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上清液500毫升,将梨置入药液内加入适量食糖后用文火烧煮,待梨完全煮烂即可食用。
本方润肺清心,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癌患者。
[方二十一]
南北沙参各、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大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 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阴虚内热型。
[方二十二]
(1)干蟾皮、藤梨根、鱼腥草、银花各30克,沙参、天冬、麦冬、百部、夏枯草各15克。
(2)芙蓉花15克,白茅根60克,紫草根、公英、海藻、昆布各30克,橘核9克。
(3)卷柏30克,地榆15克,生地30克,熟地15克,半枝莲30克,泽兰10克,全虫9克,蜂房30克,五味子9克。
上三方交替使用,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滋阴清热,软坚化痰,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三]
(1)槐木、并头草各30克。
(2)紫河车、生地、熟地、茯苓、猪苓、泽兰、紫贝齿、首乌、生龙骨各12克,当归、白芍、女贞子、公丁香、白术、神曲、麦芽、山楂、内金、阿胶、生玳瑁、芦荟、贝母、麦冬各9克,余粮石、牡蛎各30克,砂仁、人参、朱砂、琥珀、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方连服7天后交替使用。
本方功能补气养血,抗癌,对肺癌有一定疗效。
[方二十四]
生地、五味子、北沙参、王不留行子、麦冬、公英、石见穿、百部、徐长卿、地骨皮、南沙参、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草、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元参、花粉、丹参、川贝、炙山甲、制鳖甲、蜀山羊、丹皮、鱼腥草、紫花地丁各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支气管肺,苗。
[方二十五]
I号方:葶苈子、炙目部、川楝子、炒枳壳、茯苓、赤芍各20克,马兜铃、本通各15克,麦冬、泽泻、制大黄各25克,怀牛膝135克,半枝莲、石见穿、侧柏叶、仙鹤草、苦参各75克,蒲公英、龙胆草各45克,北五味、全瓜蒌各18,克,橘梗、元胡、石斛各24克。
Ⅱ号方:龟板60克,全蝎、白花蛇舌草、地鳖虫各45克,蜈蚣16条,活腹蛇1条,活癞蛤蟆4--6只,活甲鱼1只。
Ⅲ号方:石见穿、半枝莲、七叶莲各t00克,降香屑6克,大麦冬、大贝母、玄参各30克,香附子、陈皮、茯苓、秦艽、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0克,丹参、冬虫夏草各15克,蚤休60克,红枣3枚。
I号方水煎代茶饮,每剂服2天。Ⅱ号方加水煨至甲鱼烂为度,每剂浓汁服2--4天。甲鱼肉可吃。Ⅲ号方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助正气,解毒抗痼,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
[方二十六]
三棱、莪术、丹参各15克,桃仁12克,王不留行15克,大黄廖虫丸12克(包),石见穿30克,大黄9克,羊蹄根、铁树叶各30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活血破瘀,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二十七]
桑叶、紫菀各15克,象贝母10克。水煎服,每日l剂。咯血加白及15克,阿胶10克,大小蓟各、藕节炭、气虚加黄芪、沙参各30克;痰多加南星10克,海浮石15克,发热加生石膏60克,山药、地骨皮、青蒿各15克;胸水加赤小豆、石韦、茯苓、芦根各30克,葶苈子12克,大枣7枚。
本方功能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八]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铺地锦、苡仁、夏枯草各30克,橘核、橘红各9克,麦冬、海藻、百部、昆布、生牡蛎、芙蓉花、蚤休各15克,生地、元参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抗癌,适用于肺癌。
升麻鳖甲汤
升麻鳖甲汤是一种大补的营养制作方式,升麻具有温补的功效,也有滋补元气的特殊效用,而鳖甲作为日常所见的大补之物,众所周知它也是十分的补血气,对于滋养精神气有很大的作用。两者滋补药材相融合,是众取所长,升麻鳖甲汤是难得的汤方之一。
升麻鳖甲汤
1.升麻鳖甲汤的做法
升麻鳖甲汤关键之处在于有一只好的,新鲜的鳖甲,从市场直接购买的鳖甲难知道新鲜程度,所以得自己亲自动手。买来生猛的鳖,亲自动手将鳖甲提取出来,用热水过水,切块备用,在过程中切记不可受到污染。然后猛火将水煮开,加入鳖甲煮熬,待到汤水意见煮成了奶白色,再将升麻粉或者升麻块茎切块放到汤里,小火再煮半个小时即可。
2.升麻鳖甲汤的功效
对于大虚的人,升麻鳖甲汤有着奇效。特别是夜晚睡眠不好,容易在睡觉的时候发生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而是翻来覆去,难以一夜安睡的人群,不妨试一下升麻鳖甲汤。对于肠胃虚弱,容易拉肚子,肠胃绞痛的人,或者说是脾胃虚弱的人群,也可以试一下升麻鳖甲汤。
总之,升麻鳖甲汤制作简单易做,但是功效也对特定的人群大有裨益,所以都不妨去尝一尝。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