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龚子夫先生用四逆散经验

时间: 2023-11-01 19:44:38

龚师说,本方中之四逆症,是由于肝阳之气郁滞于里,不能宣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证的阳气衰微之四肢厥逆有本质之别。四逆散之四逆病位重在肝经,病性属实而偏热;而四逆汤之四逆病位重心在肾,病性属虚寒。故前者用四逆散宜散气血之郁滞,后者用四逆汤以温通心肾之阳。

龚子夫先生用四逆散经验

龚师说,四逆散的组方药仅四味:柴胡、枳实、芍药、甘草。但其含义深刻,充分体现经方方简而意深、药少而效著的特点。别看方小,但方中有方,功能较全,如其方中含有枳实芍药散(《金匮》方:枳实、芍药各等份),枳实通气滞,芍药通血滞,通则不痛,故能治疗“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者”之症。其又含有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芍药、甘草各等份),芍药能和血养筋,甘草和中缓急,两药相合能和肝脾,舒挛急,止疼痛。

四逆散以柴胡升阳解郁泄热、疏理气机为主药,伍以枳实芍药散与芍药甘草汤,以调理气血,舒缓筋脉,协调肝脾,故全方能解郁止痛,和畅气机以通四逆,是和解肝脾的代表方剂。

龚师指出运用四逆散应注意如下几个指征:

①痛症,这种痛且与肝经有关。如巅顶痛(厥阴经脉上巅顶),太阳穴部位头痛(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胸胁痛(肝经分布于两胁),胃脘痛(肝气犯胃),少腹痛(少腹属于肝),或外阴痛(厥阴之脉络阴器)。

②大便急胀不畅,或里急后重(泄利下重)。

③脉象多弦,或弦细,或弦大。

④有情志抑郁史。

⑤以本方治多病,一定要病因病机相同,并随症加减,其异病同治的共同基础是肝郁气滞。

本方在临床运用时,若能掌握其主要指征,随症加减,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疗效亦佳。

余跟师应诊1年多来,常见他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多获良效。

①慢性肝炎肝区痛:要辨别痛的性质,肝区胀痛者,为肝郁气滞之痛,用此方加减为妥。至于胁肋胀痛,乃肝血虚,治宜柔肝养血;灼痛为肝阴不足,虚火灼肝,治宜养肝阴,泄肝热;刺痛属瘀血,治宜活血化瘀,此皆非四逆散所宜也。

②胃脘痛:应是肝气犯胃之胃痛,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噫气则舒,痛连胁肋,有精神抑郁史,脉弦。偏热者,胃痛有灼热感,口干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用本方合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泄热疏肝,行气止痛;偏寒者,胃痛喜温,泛吐清水,喜热饮,口淡无味,舌苔白,脉象弦迟,用本方合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各等份),以疏肝行气,温寒止痛;

若木郁作酸,胃痛兼泛吐酸水者,用本方合左金丸(吴茱萸、黄连),以清泄肝火,和胃制酸。

③胆囊炎、胆石症:用本方加金钱草、白马骨、鸭内金、白金丸研末冲服,以增强利胆化石之功。

④妇人乳腺小叶增生症:本方加白英、夏枯草、生牡蛎、山慈菇,以增强软坚散结之功。

⑤腹痛腹泻:属脾虚肝旺者,本方合痛泻要方(防风、白芍、白术、陈皮),以扶土抑木。若下痢赤白,以本方合香连丸(广木香、黄连),以清热燥湿,行气止痢。

⑥胆道蛔虫症:本方加乌梅30克,苦楝根皮15克(或川楝子15克,或黄连10克),川椒10克,因蛔虫遇酸则静,遇辛则伏,遇苦则下。

⑦不射精症:本方加王不留行、穿山甲以通精窍,加石菖蒲、远志以交通心肾。

此外,若兼血瘀者,方中白芍改赤芍,以活血行瘀;若气滞不甚者,枳实易青皮。总之,药味加减宜精不宜多,以免犯喧宾夺主之弊。以上是龚师多年来临床运用四逆散的经验之谈。

【胃痛案】

王某,男,41岁,1991年12月6日初诊:胃脘胀痛半个月,饥饿时或生气时胃痛发作或加重,痛连胁肋,气喘不泛酸,口干苦,舌质红,苔灰黄(染苔),脉细弦,右关沉。

辨证:肝气犯胃,郁而化热。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拟四逆散加味: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20克,甘草5克,白术10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8克,厚朴花6克。日服1剂,5剂胃痛愈。

按:本例属肝郁化火犯胃,故以四逆散疏肝和胃,合金铃子散加强泄肝和胃,白术扶脾,厚朴花理气宽中,全方简明扼要而药力专注,故而效佳。

【不射精案】

万某,男,30岁,1992年1月28日初诊:结婚5年未生育,能同房,但不能射精,左侧睾丸肿大微痛(原有精索静脉曲张),小便余滴不尽,性欲减退,精神抑郁,口干饮冷,尿色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细弦。

证属肝郁肾亏,法拟疏肝理气,固肾益精。方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甘草5克,橘核10克,枸杞子10克,覆盆子10克,五味子3克。

服上药14剂后,睾丸肿痛渐消。服完28剂时,同房已能射精。

按: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肾精的排泄功能,除依靠肾气之旺盛外,亦有赖于肝气之疏泄。

因阴茎者,宗筋所系,肝脉循行而过,若肝之疏泄不及,肾之封藏太过,均可导致同房不射精症。本例因肝郁肾亏,故用四逆散加补肾益精之药取得良效。

{宾学森,学习垄子夫运用四洋散的体会,江西中医药,1993.24(1)4}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选摘自《名医用名方》,张栋、宋春燕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