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侯。
疾病证侯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一般来说,证侯的类别,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病位的深浅,不属于表证,便属于里证;疾病的性质,不属于寒症,便属于热症;邪正的盛衰,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属虚症。所以,八纲辩证可以作为一切辩证的纲领,而阴阳两纲又为八纲的总纲。
表里辩证
表里是辩证病位深浅及病势轻重的纲领。外邪侵犯人体机表,病位及病势均轻浅者属表证,往往具有其病急、病程短的特点。病在腑脏,病位及病势均较为严重者属于里证,多数其病缓慢,病情较长。
❶表证
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机表、经络而发生的病症,称为表证。多见于外感发热病的初期。
临床表现:以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状。
证侯分析:六淫外邪,侵犯机表,正邪相争则发热。卫气受遏,机表得不到卫气的正常温煦,故恶寒。邪气闭阻,营卫不得宣通,不通则痛,故见头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咽喉为肺气的通道,皮毛受邪,废气失宣,故出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状。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病属轻浅,邪未深入,故舌象无明显变化而呈薄苔。
【治法】
风寒型,疏风解表。基本方为:20·650。
风热症,清热解表。基本方为:002·6400。
❷里证
因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引起腑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证侯,称为里证。
临床表现:里证包括的范围很广,大多具有内脏兵变的表现,如心悸、咳嗽、腹痛、呕吐、气短、乏力、便秘、尿赤等等。具体内容在腑脏辩证中加以介绍。
证侯分析:根据里证证侯的表现,其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
◐外邪直接侵入腑脏而发病。
◐情至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影响腑脏,而使腑脏功能失调,出现个中里证。
寒热辩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它是反映集体阴阳偏盛衰的表现,即阴盛阳虚的表现为寒症;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症。
❶寒症
是由于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机能活动衰退所产生的证侯。
临床表现 :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肢冷倦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白润,脉多见迟。
证侯分析:外感寒邪,或内伤久病,阳气虚弱,技能衰减,导致阴寒内盛,而见口淡不渴、肢冷倦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脉迟。阳虚则卫阳不能 温煦全身,故见恶寒喜暖、面色苍白。
【治法】温以祛寒。基本方:380·2650。
❷热症
是感受阳热之邪,或机体阳盛阴虚,技能活动亢进所产生的证侯。
临床表现:发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饮冷,手足灼热,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
证侯分析: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凉。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渴喜冷饮、小便短赤。火性炎上,故而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肠热液亏,故大便干燥或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象,舌干少津是伤阴之征。阳热亢盛,血流加快,故见脉数。
虚实辩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凡正气虚弱所产生的证侯属虚症;邪气亢盛所产生的证侯属实证。
❶虚症
由内伤久病,或年老体弱,或病中失治,误治等因素所产生的证侯,称为虚症。常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证侯。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身倦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小便频数或失禁,答辩稀溏或滑脱。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证侯分析:阳气虚则温运、固摄无力,故出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禁等证。阴血虚不能制阳,失去其濡养的作用,故见手足心热、形体消瘦、心悸盗汗、失眠健忘、面色萎黄等证。气血两虚,经脉不充,血行失其鼓动,故脉虚无力。阳气虚则不能蒸化水津,阴津亏则无以滋养上承,故舌淡少苔或无苔。
【治法】补虚扶正。基本方为:380·20·650或640。
❷实证
凡邪气过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所产生的证侯,称为实证。多由外邪入侵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淤血等停滞所致。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不同,故实证的表现也是不一样。
临床表现:发热烦热,呼吸气粗,胸肋、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证侯分析: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相争激烈,故发热、脉实而有力。实邪扰心,则烦躁不宁。邪阻于肺,肺气失宣则胸满,呼吸气粗。实邪积于肠胃,腹气不通,则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答辩秘结。实邪阻遏,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邪浊上蒸,则舌苔多见厚腻。
【治法】泻实祛邪。基本方为:300·8200·6400。
阴阳辩证
阴阳,是概括疾病证侯类别的总纲。各种疾病所表现的证侯虽然复杂多变,但大都可以分属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别,即表、实、热证属阳证;里、虚、寒症属阴证,所以说阴阳是八纲辩证的总纲。此外,根据阴阳对立的概念,还可将腹病,气分病,或表现为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征象者,归属于阳证;脏病、血分病、或表现为抑郁、沉静、衰退、暗晦等征象者,归属于阴证。
临床上常称为的阴证,多是指“虚寒症”,阳证则指“实热证”。
❶阴证
是阳气衰弱、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侯。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短懒言,口淡不渴,答辩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证侯分析:“阴盛则寒”。阳气衰弱则相对引起阴寒偏胜,腑脏功能衰减,不能温煦全身,故出现一派虚寒征象。
【治法】温补阳气。基本方为:380·20·650。
❷阳证
是阳气亢盛、邪热炽盛所表现的证侯。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面色红赤,气粗声高,渴喜冷饮,答辩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有力。
证侯分析:“阳胜则热”。邪热炽盛,正气未衰,或因腑脏阳气偏亢,正邪斗争激烈,导致阳热亢盛,出现一派实热征象。
【治法】清热泻火。基本方为:0038200·006400。
总之,八纲虽有各自不同的证侯特点,但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如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里证也有里寒、里热、里虚、里实之别。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互相转化。如由表入里、由里入表;寒证化热、热证化寒;实证转虚、虚证转实等等。因此,在辩证时,必须把八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注:所有配方仅供参考,原则上是不能通用。因为辨证施治中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虽然有些疾病经试用“典型病例”中的象数配方 ,也会收到一定的疗效。但要学习象数疗法,绝不能停留在“套用”的水平上。必须掌握原理,灵活应用,辨证施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