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是在八卦、河图、洛书的基础上,吸收了《灵枢·九宫八风》的主要内容,结合人体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气血会合规律,取正经和奇经相通的8个穴位(八脉交会穴),配合八卦,按日时干支进行推算,逐日按时取穴的方法。其诞生之初就有“或行针,或着艾,在乎用之者之能以临时机变,活法施之,不可独拘于针也”的说法。可见灵龟八法之灸法古所有之,而近来相关研究论述却甚少提及。
“灵龟八法”之名首见于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该书卷四载有灵龟八法、灵龟八法图、八脉配八卦歌、八脉交会八穴歌、八法逐日干支歌及八法临时干支歌等大量按时取穴的内容,并详举了八穴主治作用,提出“以上八脉主治诸证,用之无不捷效,但临时看证,先取主治之穴,次取随证各穴而应之。或行针,或着艾,在乎用之者之能以临时机变,活法施之,不可独拘于针也”。这也是灵龟灸法首次见诸文献。而后杨继洲《针灸大成》亦载有“上八法,先刺主症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而后出针。或用艾灸亦可。在乎临时机变,不可专拘于针也”,并列举了择时灸治验案数则。
而在近现代,只有少数如承淡安《子午流注针法》、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等略有提及灵龟八法用之灸法亦可,并未详细论述。考之现代文献,亦只有王克键《浅谈时间灸法》以及湖北中医药大学关于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的调节机制研究等少数相关研究,可见灵龟灸并未引起后人足够的重视。
《灵枢·官能》有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将时间灸法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应用于临床。灵龟八法于诞生之初就是或针或艾,活法施之。针刺通调气血固有其独到之处,但临床疾病千变万化,必有针药不及之处,若舍灸法而谈灵龟八法,是失其本意也。
1、灵龟灸计算开穴方法
灵龟八法本不专为针或灸所设,它只是一种计算开穴的方法。无论灸、刺,都需先明开穴所在。推算灵龟八法的开穴方法,在《针灸大全》和《针灸大成》中皆有详细记载。只需要对照八法歌、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八法逐日干支歌和八法临时干支歌,推算开穴时,先查知当日的干支是什么(可查万年历表或通过相应的计算),然后根据五虎建元歌决定出当日时辰的干支,再根据“逐日干支”和“临时干支”得出这四个干支代表的数字,将此四个数字相加,阳日除以九,阴日除以六,余数就是所开穴位代表数,根据穴位代表数查八法歌就知道是开哪个穴。当没有余数的时候,即以阳日或阴日的除数作为余数开穴。
例如,甲子日的庚午时该开何穴?首先查“逐日干支歌”可知代表日的干支数,甲是十,子是七;查“临时干支歌”可知代表时的干支数,庚是八,午是九;然后将十、七、八、九,四数相加,等于三十四。甲、丙、戊、庚、壬是阳干,乙、丁、己、辛、癸是阴干,故甲子是阳日,应该除九,余数是七。查八法歌知七是后溪穴,即知甲子日的庚午时,当开后溪穴。
2、灵龟灸操作应用
据《针灸大成》所载灵龟八法针刺之法“上八法,先刺主症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而后出针”,此针法之理亦灸法之理也。八穴各有相应所治主症,《针灸大成》中卷五详载八脉八穴主治病症及兼症配穴。如公孙穴其主治病症“九种心疼延闷,三聊翻胃难停,酒酣积聚大肠鸣,水入胸中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其后详列各兼症配穴“九种心疼,一切冷气:大陵中脘隐白;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其治法皆是“凡治后症,必先取某穴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今人用灵龟八法有“按时取穴法”,有“择时取穴法”。其中“按时取穴法”即来诊之时无论所开之穴与病症相不相符,皆先取开穴,再配以辨证取穴。而“择时取穴法”即推算病症对应之八穴开于何时,约定时间针刺。其实“按时取穴法”并不符合灵龟八法本意,高武《针灸聚英》早已明言其非,其卷二载:“今人泥其图而不详其说,妄言今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皆针灸此开穴;明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针灸明日开穴,误人多矣。今去其图,直录其说。使人知某病宜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若此时之开穴与病不相合,即意味着此时病邪所在之穴正处于闭穴,必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或邪已过未至,亦根据其所定时穴刺之,宁不反增其病耶”。可见正规灵龟八法的应用当先审其病症,拟定某日某时开方针,于约定日开穴之时,先刺主症之穴,次取各穴应之。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而后出针。
其灸法亦如此,若欲行灸法,需先明灸法补泻之理。灸法补泻当遵《内经》“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之法以补虚泻实。然后视相关疾病,对应八穴之何穴,推算其开穴时间,亦如上针刺之法所言先取主穴灸治,次取各穴应之。如病未已,再求合穴。当然现代发展后亦有直接主客穴相配,再配以应穴。
如承淡安《子午流注针法》就提到八穴主客穴相配,可以左针右病、右针左病,上下相应取穴,可获得显著的反射作用和诱导作用。
3、灵龟灸应用范围
根据古今相关文献,灸法主要治疗范围仍以虚寒疾病为主,如《内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血寒,故宜灸之”等皆是以温通散寒为主,虽其泻实之法亦可用于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但用之较少。灵龟灸治疗范围亦不脱于此,只是结合气血定时开阖施以灸法,其取效更捷。如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在应用按时灸治时一般用于气血不足之虚证为主,而关于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的调节机制研究等少数论文也证明灵龟灸对虚寒证较为适合。
验案举隅
李某,女,28岁,初诊时间:2018年7月10日15时20分。
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伴腹泻半年。患者半年前贪凉饮冷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并腹泻,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为主,腹泻4~5次/天,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稍缓解。此后仍反复上腹部疼痛,伴有腹泻,经中西医治疗多次,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诊。
刻下:神清,精神可,面色淡白,腹部胀痛,腹泻2~3次/天,手脚冰凉,纳差,眠一般,小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腹痛(查因)。
中医诊断:腹痛。
辨证:中虚脏寒。
治法:温中补虚。戊戌年癸卯日庚申时初诊,按灵龟八法开公孙穴,穴病相合,无须另择时取穴。以艾炷灸左侧公孙穴,配以右侧内关穴。行灸补法半小时,即毋吹其火,待其自灭。
患者灸后即感疼痛减其大半,四肢回暖。约其明日15时二诊,此时甲辰日壬申时正合开公孙穴,行以前法,疼痛豁然如失。随访1个月,诉腹痛腹泻均已消失,未有复发。
【按语】灵龟八法在针刺中的应用已经颇为成熟,有很多相关研究和案例也证明其疗效是确切的,但在灸法上的应用却少有人提及。灵龟八法作为一种按时计算开穴的方法,本不拘泥于针刺或艾灸,且《医学入门》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在某些方面有针药所不能及的优势。
在临床上对于需用灸法的疾病,先试用灵龟八法计算开穴,再择时取其主穴,并配用客穴,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如对于久病虚寒的腹泻腹痛、慢性咳喘、月经不调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局限于虚寒性疾病,凡灸法所宜,皆可采用灵龟八法计算其开穴加强疗效,且可以大幅精简所取的穴位。
灵龟灸改变了传统的艾灸思路,在灵龟八法计算开穴的思路上实行艾灸,提高了穴位的精准性和敏感性,且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以此方法取穴虽少,但治疗的范围却非常广,若能在此方面加大研究和应用,必能使传统灸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也能弥补灵龟八法在灸法上的不足。
本文节选自《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