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于高眼压症、开角自型青光眼或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等导致的视神经损害,每以补气升阳为基础,或辅以辛散风药,如防风、蔓荆子、细辛、白芷等;或加入活血化淤之品如桃仁、红花、川芎等以通调气血,使目窍得养,目视精明。(引自《名师与高徒二》)
青光眼,临床表现以眼压升高、眼球变硬、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眼胀、视蒙、睡神散大、视乳头凹陷萎缩为主征,属于中医的“绿风内障”、“青风内障”。“雷头风”范畴,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常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为眼科常见的致盲率较高的疾病。
唐由之教授认为,青光眼的病因就在于视神经萎缩,而视神经萎缩的病理关键又在于清阳不升,目系失于濡养,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所以在治疗上就应当强调补脾胃,升清阳之气。在临床上,唐教授常用参、芪补气,当归补血和营,取柴胡、升麻,葛根等药升发之性、引气血上行。与此同时,还要辅以辛散风药,如防风、蔓荆子、细辛、白芷等;或加入活血化淤之品如桃仁、红花、川芎等以通调气血,使目窍得养,目视精明。
以下三帖方子为唐老临床治疗青光眼的常用方,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1、青光1号方
组成:丹参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红花9克,枸杞子20克,炒白术12克,炒白芍12克,菟丝子15克,生黄芪20克、车前子(包煎)15克,泽泻15克,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淤型青光眼患者,证见情志不畅,舌暗,苔薄,视力下降。
2、青光2号方
组成:丹参15克,川芎15克,赤芍药20克,紫草20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生地黄15克,丹皮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车前子(包煎)15克,地肤子15克,泽泻15克,生黄芪25克,怀牛膝15克,生、炒枣仁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通络,补益目窍,适用于气虚血淤水停型青光眼,多见于老年青光眼患者。
3、青光3号方
组成:猪苓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白芍药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包煎)15克,枸杞子30克,覆盆子20克,女贞子20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巴戟天15克,生黄芪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利水、益肾、明目,适用于肾虚水停型青光眼患者,见眼红胀痛,舌红、苔薄白,伴头痛、恶心。
青光眼主要是由眼内房水的产生与排泄不相平衡,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的。因此,治疗青光眼的关键是降低眼压,以下食疗方具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可选择食用。
1、金针赤豆汤
材料:金针菜30克,赤小豆30克,蜂蜜3匙。
制法:将金针菜与赤小豆加水煮,待赤小豆烂后加入蜂蜜。当点心,每日服1次。
功效:本方具有利水除湿的作用,长期服用可降低眼内压。
2、赤豆鲤鱼汤
材料:鲤鱼1条(约重500克),赤小豆40克,葱花、料酒、精盐各适量。
制法:鲤鱼活杀洗净,加赤小豆(纱布包),入锅同煮,至鱼熟汤浓,加葱花、料酒、精盐调味,去赤小豆。喝汤食鱼,每日2次,每次1小碗。
功效: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眼睑水肿、小便不利者。
3、二冬粳米粥
材料:天冬15克,麦冬15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
制法:粳米洗净,加天冬、麦冬所煎之水,煮成粥。加冰糖适量,每日2次,每次1小碗。
功效: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伴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者。
4、桂圆红枣汤
材料:桂圆肉20克,红枣20枚。
制法:桂圆肉与红枣同煮。每日食1剂。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青光眼缓解期少气乏力者。
5、鸡肝明目汤
材料:发银耳15克,鸡肝100克,枸杞子10克,茉莉花10克。
制法:鸡肝洗净切片,汤勺置火上,放入清汤,放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随下银耳、鸡肝及枸杞子煮沸,打去浮沫,待鸡肝刚熟,倒入碗内,撒入茉莉花即可。每日3次佐餐服用。
功效:本方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青光眼后期、肝肾亏损、视神经萎缩者。
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