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男,53岁,木工。1965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胀痛1年余,进食后呕吐20天。
现病史:患者曾于1965年2月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胃窦部癌肿。可以进行胃部手术治疗,但患者因惧怕手术,遂于3个月后找谢老诊治。刻下:上腹部胀痛,呕吐伴进行性消瘦,语声低微,午后潮热,便溏不爽。诊查:神情疲惫,面色萎黄,腹部可扪及鸡蛋样硬性包块,质硬,活动,触压痛,无反跳痛。舌体胖大色紫暗,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反胃,积聚。
证属:脾虚内热,瘀毒内阻。
西医:胃窦癌。
治法:化瘀解毒,健脾清热。
处方:乌梢蛇10克,蜈蚣2条,土鳖虫10克,炒穿山甲10克,山慈菇10克,紫草10克,十大功劳叶(黄柏树叶)10克,黄柏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3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青黛6克。
每日1剂,水煎服。嘱其如有效,可连续服用。
连服5月。诸症消失,复查见胃呈牛角形,位置正常,空腹滞留液少许,幽门痉挛(-),胃黏膜清晰规则完整,未见龛影及充盈缺损,胃窦及幽门前庭部亦充盈良好,蠕动波活跃,胃壁柔软,移动良好,排出功能正常。报告示:未见器质性病变。为巩固疗效,继服原方6个月。
1年后恢复工作。20年随访复查10余次,均未发现变化。1987年随访健在。
按语:本病诊断明确,属于胃癌晚期。分析当前病情,患者局部有包块,质硬,疼痛,当属邪实。但患者年过五旬,先天肾精、肾气已亏,加之癌毒居于体内,闭阻经络,耗气伤阴,故见乏力倦怠,气短神疲等,又属正虚,即正虚邪实交错存在。而患者拒绝手术,极为棘手。应治以益气消瘀为主,辅以养阴。初诊方拟四君子汤以健后天脾胃之气。运化健,脾气足,则人体一身之气生化有源,有力祛除癌毒。十大功劳叶、黄柏养肺、胃、肾之阴,清瘀积之热,且不腻膈碍胃。加薏苡仁,佐乌梢蛇、蜈蚣、土鳖虫、炒穿山甲、山慈菇化痰消积,活血祛瘀。本案气阴共补,以平为期,少佐紫草、青黛清热解毒之品,共取“养正积自消”之效。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胃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对症支持治疗等。第一手术治疗,分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及姑息性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适用于病变较局限未发生远处转移,治疗目标为治愈性。姑息性手术治疗患者肿瘤有远处转移时不适合手术治疗,当出现梗阻穿孔,肿瘤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时需要姑息性手术。第二全身化疗,当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时一般状况尚可,需要全身化疗控制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分期为进展期时,需要辅助化疗预防复发及转移。第三放疗,患者出现贲门梗阻时可局部放疗解除梗阻,改善进食哽咽状况。第四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全身多发转移,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放疗、化疗时,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改善患者一般状况,一般状况改善后可重新评估,进行以上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