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芪丹苓桂汤:慢性心力衰竭、心悸、气促……

时间: 2023-11-02 02:56:36

芪丹苓桂汤:慢性心力衰竭、心悸、气促……

组成:黄芪30克,丹参20克,茯苓30克,桂枝12克,猪苓2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青皮10克,通草6克,琥珀20克(包煎)。

功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主治:慢性心力衰竭,证属心阳气虚、血瘀水停者。症见活动后心悸、气促,胸闷紧,双下肢水肿,小便不利,乏力,畏寒,舌淡红或胖大或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沉细或沉迟或沉滑。

方解: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其症状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喘症”“水肿”“痰饮”等范畴,为多种心血管疾病长期发展的终末阶段。

《素问·痹论》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素问·逆调论》言:“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道:“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这些均论述了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朱明刚认为心为火脏,上居阳位,不耐阴邪(水、饮、瘀)侵袭,否则即会引发病变。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先天不足或者各种后天致病因素导致的脏腑虚损,心气不足,阳气受损,无力鼓动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水湿内停,水凌心肺而发病。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疗应标本兼顾,既益气温阳以扶正,又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以除标。

方中以甘温之黄芪为君益气利水,臣以桂枝温通心阳、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佐以茯苓、猪苓、通草之淡渗,增强利水之力,白术合茯苓健脾运湿,青皮破气消瘀,琥珀安神定悸。诸药合用,使三焦气机通畅,心阳得振,水饮得出,瘀血得化,共奏益气温通、活血利水之功。

加减:气虚甚者,黄芪可加量至60克,或加用人参10克,以大补元气;血瘀重者,可加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水邪盛者,可加车前子、薏苡仁、五加皮等增强利水渗湿之效。

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

文源: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朱明刚。

黄芪桂枝五物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金匮要略》卷上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3.1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别名3.2处方3.3功能主治3.4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用法用量3.5方解3.6运用3.7现代适应证 3.7.1末梢神经炎3.7.2中风后遗症3.7.3皮炎 3.8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作用 3.8.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8.2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3.8.3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3.8.4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8.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3.8.6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3.9各家论述3.10附注3.11歌诀3.12摘录 4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 1拼音 huáng qí guì zhī wǔ wù tāng

2概述 黄芪桂枝五物汤记载于《金匮要略》卷上,其组成为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具有调养荣卫,益气温经,祛风散邪,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功效,主治因素体营卫气血不足,复因劳而汗出、外感风邪客于血脉所致的血痹证,是治疗血痹证的代表方剂。[1]

3《金匮要略》卷上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该方剂的突出特点是对免疫功能的促进和调节、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积极影响及其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以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是对于中风后遗症所致各种偏瘫、语言等功能障碍要想彻底治愈还应在发现早期积极治疗,西医溶栓、介入疗法及外科疗法不可忽视。对于有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者可以用该方剂。对于皮肤炎症、末梢神经炎等由于本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改善微循环及抗凝、镇痛作用,故可以应用。[2]

3.1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别名

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黄耆汤、五物汤

3.2处方

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1]

3.3功能主治

调养荣卫,益气温经,祛风散邪,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症见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紧[1]?。

3.4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以水6升,煮取3升,温服7合,每日3次。

3.5方解

血痹证由素体“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5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旨在温通阳气,祛风散邪,调畅营卫,而通血痹。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3]

本方中桂枝、芍药之比是1:1,以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二者相伍,调营卫而和表里。[1]

3.6运用

1.本方是治疗血痹证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四肢不温、脉无力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1]

2.加减法:若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党参以益气固表;产后或月经后而见肌肤麻木者,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和血通络;阳虚肢冷者,加附子、细辛以温阳散寒;风邪偏盛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活血通络。[1]

3.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

4.真中风: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寸稍紧,脉厚者,得土之敦气,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今紧在两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臂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风在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气血与风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邪,书称中指麻木,三年内防患中风,以中指属手心经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肺与大肠气之不调,尚无大害,然风善行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风药以预防中风,是适招风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煎服。

5.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证见右半身瘫痪,口眼?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此乃营卫气血虚亏,阳气阻闭,经脉失于营养之证。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剂,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舌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

6.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

7.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风,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寸浮大。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白术、五味子,水煎4剂,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内达健脾以收功。继进6剂,肠鸣消失。再进3剂,诸症悉除。

8.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剂,胸痛诸证得以控制,心电图近于正常。

9.胃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炙甘草、干姜,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

10.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证属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方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丸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3.7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3.7.1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即多发性神经病,是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的常见病因是长期服用呋喃类和异烟肼等药物,重金属或化学品中毒,如砷中毒;糖尿病;尿毒症;营养性疾病如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等;恶性肿瘤压迫或浸润;感染、疫苗接种、遗传。主要病理改变是轴索变性和阶段性脱髓鞘,周围神经远端明显。

3.7.2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一般是指脑栓塞及脑出血留下的后遗症,主要指偏身瘫痪。脑栓塞是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其中心源性栓塞占60%~75%,其他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引起的栓塞,来源不明的脑栓塞约占30%。栓塞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相应少见。后遗症多因发病急性期抗凝治疗不及时导致相应脑组织坏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障碍或语言障碍等。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病因可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动脉炎、夹层动脉瘤等。脑出血后48小时并发脑水肿,如果出血及脑水肿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妥当,相应脑组织出现坏死即可留下后遗症,其临床表现依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存活者以偏瘫或失语多见。

3.7.3皮炎 皮炎病因太多,可以是局部感染,化学损伤、物理损伤或免疫损伤等,局部皮肤可以出现炎症,局部神经可出现麻木、疼痛。

3.8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作用

[4]

3.8.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黄芪及其所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甲和其他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以免疫增强、免疫调节为主。分述如下:①黄芪煎剂可促进正常人及肿瘤病人的淋转率,能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并且显著提高其活性,进一步研究证明其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多糖可抑制抑制性T细胞,而其他T细胞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得以增强,并可完全拮抗泼尼松龙或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②黄芪能明显促进正常机体特异性抗体形成,黄芪煎剂可显著提高抗原结合细胞数、抗体细胞数、溶血空斑数及抗体生成量。黄芪对抗体形成细胞发挥双相调节效应,反应低者黄芪能促进之,反应强者则抑制之。③黄芪有干扰素诱生作用,黄芪煎剂可诱生γ干扰素,上清液还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多种干扰素诱生剂所致人干扰素的生成黄芪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芪这一作用可显示其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及对NK活性的促进,黄芪与干扰素还有协同的促进NK活性作用。④黄芪煎剂可显著增强NK细胞毒活性以及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NK细胞毒活性,但浓度过高则反而呈现抑制效果。⑤黄芪可促进巨噬细胞酶蛋白合成系统功能,促进溶酶体生成,其有效成分是黄芪皂苷甲,可使巨噬细胞体积增大,吞噬体、溶酶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等大部分细胞器数量增多而呈激活状态;黄芪多糖则可直接 *** 巨噬细胞,使之数量增加,增强其吞噬活性,并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泼尼松龙或荷瘤所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抑制。⑥黄芪多糖及注射液可使脾脏增重,拮抗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等所致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结萎缩,显著降低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含量,黄芪注射液可明显促进外周中性粒细胞的随机运动和趋化运动以及吞噬和杀菌功能。臣药白芍所含白芍总苷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数,而且对巨噬细胞发挥双相调节作用;对T细胞功能呈机能和浓度依赖性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对体液免疫的双相调节作用与白芍总苷与T调节性细胞的影响有关,即白芍总苷对抗体生成的正、负调节与其对TH及TS的调节有关,对B细胞的负调节作用还与其促进巨噬细胞释放PGE2有关。桂枝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能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生成及释放。生姜具有拮抗5HT作用。大枣有提高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解,促进巨噬细胞TNFα、IL1、NO的分泌。临床证明,在大部分含有黄芪的复方制剂中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大多以黄芪的作用为主。

3.8.2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 君药黄芪能增强细胞生命力和抵抗力,除与其富含硒有关外,还与其能抗自由基损伤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黄芪及总黄酮、黄芪皂苷均能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并显著清除之,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LPO含量。黄芪能对抗多种非特异性损伤,在防治心、脑、肾疾病方面有意义,这与其含黄芪苷有关;黄芪能使体外培养的人胎肾细胞生长旺盛的生存时间增长,延长人胎肺二倍体细胞的自然衰老,使其衰老寿命由原来的61代延长至88~98代;心肌细胞经黄芪处理可见细胞内糖元颗粒增加;人胎肾细胞则可见髓样膜结构明显增加,糖元颗粒增加,线粒体呈光滞型,酸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糖元反应明显增强,因而黄芪有抗衰老作用;黄芪所含黄芪皂苷甲能显著促进机体的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黄芪多糖则能增强RNase抑制因子并抑制RNase活力,使RNA分解代谢降低,从而引起RNA积累和合成速率降低;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3H亮氨酸掺入血清、肝脏蛋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黄芪注射液可促进3H尿嘧啶核苷掺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使肝脏细胞RNA合成增加;黄芪可通过对环核苷酸系统的调节而影响机体的广泛机能;黄芪还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黄芪能显著增强机体对冷冻、饥饿、缺氧、减压缺氧、氰化钾中毒、噪声 *** 等多种劣性 *** 的耐受能力;黄芪煎剂可使肾上腺重量显著增加,肾上腺束状带细胞脂质空泡含量显著增多,并能明显抑制衰竭时血浆皮质醇含量的降低,表明黄芪可显著增强机体应激的良性反应,明显延缓应激衰竭期的出现。臣药白芍能调节血清脂质、MDA及TC/LDL,高剂量白芍总苷可升高HDL;白芍水提取物具有明显地耐缺氧作用,可显著延长减压缺氧时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整体耗氧量,并使体温降低;白芍所含丹皮总苷和白芍总苷对H2O2所致人RBC的损伤性溶血均有抑制作用,二者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大枣含大量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P、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加体重和增强肌力。生姜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及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加强其从粪便排出,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反应。

3.8.3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黄芪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其强心机制与洋地黄类同。实验证明黄芪强心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对心肌磷二酯酶活性的抑制,从而升高cAMP量,激活了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钙通道蛋白磷酸化,导致钙内流增加;同时细胞内cAMP的增高也促进了肌浆网释放Ca2+,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增强,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对心肌缺血、坏死有保护作用,可改变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黄芪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心肌细胞对损伤性 *** 的耐受能力;黄芪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当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时黄芪能使之上升而保持稳定,对高血压则通过扩张血管而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黄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其黏附率降低,血栓干湿度减轻,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者黄芪可使患者全血比黏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血液流变性改善;同时黄芪还有促进血细胞生成的作用。臣药白芍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抑制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轻血小板湿重,抑制血栓形成。桂枝能使血管扩张,改善外周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心肌LDH、CPK释放,提高SOD活性,减少LPO生成,拮抗缺血再灌注所致室颤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抗凝血酶,抑制血小板聚集。生姜对心脏及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生姜所含6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均为强心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对血压产生一过性降低、明显升高和持续性下降三相性作用。大多数脑栓塞的形成与心源性因素密切相关,该方剂的如上作用可有力地预防脑栓塞。

3.8.4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君药黄芪有镇痛、镇静作用,黄芪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其抗应激能力。臣药白芍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白芍能明显改善大脑脑电活动,降低脑钙、钠、水含量,能抑制脑啡肽受体及α肾上腺素受体;白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桂枝所含桂皮醛则有显著的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作用。生姜能促进肾上

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并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厥及解热作用。大枣则具有镇静、催眠作用。5.抗炎、抗氧化作用

黄芪所含黄芪皂苷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炎性渗出液中PGE2含量,减少渗出液中IL8含量,降低渗出液及中性粒细胞PLA2活性,减少NO及盐自由基的生成,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和水肿。芍药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性因子IL1、TNF、PGE2的过度分泌;降低MDA、NO、TNF水平,增强SOD及GSHPx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有效成分为芍药总苷,对实验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增生等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桂枝对炎症的多个环节也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组胺生成及释放,抑制PGE2的生成与释放,增强SOD活力,清除自由基,降低LPO水平,因而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及肉芽肿等不同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姜有抗炎、消肿作用,对炎症早期及晚期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姜提取物能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H2O2所致溶血,抑制MDA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大枣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SOD、CAT活力,降低脑、肝、血浆中的LPO含量,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3.8.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黄芪煎剂对Sindbis病毒、新城疫病毒、滤泡性口腔炎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志贺痢疾杆菌、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白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白芍水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上述部分细菌外,对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及大肠杆菌,特别是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有直接抗病毒作用。桂枝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及常见的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生姜对伤寒杆菌、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链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 *** 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生姜提取物对常见的皮肤真菌如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这对皮肤感染所致皮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能拮抗HbsAg。

3.8.6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黄芪所含黄芪苷及黄芪多糖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黄芪苷ASI、SK对CCL4及D半乳糖胺、醋胺酚等所致肝损伤可明显降低SGPT,并使肝细胞重度颗粒变性及空泡变性发生频率降低;其保肝作用与黄芪苷抗生物氧化、代谢调节、稳定细胞膜有关;黄芪多糖对内毒素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黄芪多糖能促进ATP的恢复及抗生物氧化有关。臣药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能使SGPT降低,细胞病变及坏死恢复;芍药所含芍药苷、牡丹酚均有明显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芍药及芍药苷均能直接作用于肠管而发挥显著的解痉效果。桂枝所含桂皮醛能促进胃肠蠕动,使肠中腐败之气体得以排除,而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酸则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有镇吐作用,生姜煎剂能促进胃黏膜合成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PG而具有抗溃疡作用;生姜能弱化胃蛋白酶作用,对胰酶有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其对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功能;6姜辣酚、6姜辣烯酮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大枣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P等,因而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该方剂5味药均对消化系统功能有积极影响。

3.9各家论述

《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3.10附注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3.11歌诀

桂枝汤中去甘草,加入黄芪名五物;益气温经和营卫,善治血痹肌麻木。[1]

3.12摘录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方剂加减汇总「经方加减与合秘」

经方是经典方的简称,也是历代相传经验方的简称。经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应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医的临床规范。古往今来,名医无不研究经典,擅用经方者无不成为临床高手,但经方的应用绝非易事。方证简略不详,现代应用范围不明,影响了经方的普及与推广。20多年来,本人专注于经方现代应用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本小册子就是本人常用的经方使用常规。 本手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本人也经常使用,故一并收录其中。

1半夏厚朴汤加减法:

(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

(2)眩晕、心悸 水舌、水肿、小便不利 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

(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 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

(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

(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

(7)腹痛 腹泻:合黄芩汤

(8)心烦 焦虑 失眠 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

2半夏泻心汤加减法:

(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

(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

(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

(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加减法:

(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

(2)关节疼痛 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

(3)关节疼痛 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

(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

(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

(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

(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

(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

(4)失眠 头痛 恍惚 舌淡红:合酸枣仁汤

(5)高血压 烦躁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6)焦虑不安 胸闷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法:

(1)腹中疼痛 面黄 眩晕:合当归芍药散

(2)口渴(水少) 浮肿(水多):合五苓散

(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加减法:

(1)心中烦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2)面红赤、舌紫暗 少腹压痛 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3)焦虑 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

(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

(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

(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

(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7大承气汤加减法:

(1)痞满燥实之轻症者:去芒硝,厚朴 枳实减量(小承气汤)

(2)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

(3)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

(4)胎死腹中:合桂枝茯苓丸。

8大黄附子汤加减法:

(1)体格壮实 精神萎靡、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粗糙、肌肉酸痛、反应迟钝(麻黄证) :合葛根汤;

(2)汗出而肿、手足麻木(黄芪证):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面红赤、舌紫暗 腰背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4)胆囊炎 胆石症引起的胆绞痛急性发作伴发热:合大柴胡汤。

9大黄蛰虫丸

10大青龙汤加减法:

(1)咽喉充血疼痛:加连翘

(2)腹胀 便秘:加大黄。

11当归芍药散加减法:

(1)舌体紫暗 少腹充实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2)口渴(水少) 浮肿 小便不利(水多):合五苓散

(3)腹中痛、四肢冷、脉搏弦:合四逆散

(4)颈项疼痛、容易疲倦、月经后错未至:合葛根汤

(5)水肿 附子证:合真武汤

(6)自身免疫性疾病、久久难愈伴抑郁:合小柴胡汤(柴归汤)

(7)伴严重恶寒感、极度疲倦感,脉沉: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8)伴多汗:合桂枝加附子汤

(9)伴关节疼痛:合桂枝加附子汤。

12当归四逆汤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性欲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 汤。

13苓桂枣甘汤加减法:

(1)呕吐清水、腹中有水声:加白术(合苓桂术甘汤)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加五味子(合苓桂味甘汤)。

14苓桂术甘汤加减法:

(1)消瘦明显:加大枣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呼吸困难、动则气喘:加五味子。

15苓桂味甘汤加减法:

(1)羸瘦之人 严重的咳逆上气、心悸、头昏、多汗、脉虚数: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生脉饮 山萸肉。

16防风通圣散

17防己黄芪汤加减法:

(1)喘憋:加麻黄

(2)腹痛:加白芍

(3)下肢疼痛、浮肿明显:加怀牛膝

(4)血脂高:加泽泻

(5)头晕 头痛 腰腿无力:加葛根

(6)胸痛、心绞痛:加川芎 丹参

(7)易感冒、鼻塞、打喷嚏:合玉屏风

(8)下肢肿甚 精神萎靡(附子证):合真武汤。

18附子泻心汤加减法:

(1)舌体胖大、大便稀溏:合甘草干姜汤

(2)便秘:加重大黄量

(3)躁动不安、出冷汗(失血性休克前期表现):加肉桂。

19桂枝汤加减法:

(1)胸闷 腹胀 痰多 咳喘:加厚朴、炒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腹痛 便秘:加大黄(桂枝加大黄汤,一方面用桂枝汤,对体;一方面用大黄,对 症;用于外有太阳中风证、里有阳明腑实证的表虚里实状态者)

(3)自汗 盗汗 黄汗 浮肿 小便不利:加黄芪

(4)汗多 心悸 头昏 食欲不振 舟状腹:加人参

(5)项背拘急 自下利: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

(6)胸腹部搏动感(如房颤)、上冲感、惊恐感、不安感、失眠、眠浅、自汗、盗汗:加龙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0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法:

(1)心悸、汗多:加龙骨 牡蛎

(2)更年期:加仙灵脾、巴戟天

(3)关节冷痛严重(细辛证):合当归四逆汤(着重加入细辛、当归)

(4)心肌梗死:针对剧烈胸痛,加葛根 川芎;针对心源性休克、汗出欲脱,加人参( 内含参附汤)。

2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

(1)羸弱之人 气喘、汗多:合生脉饮 山萸肉

22桂枝茯苓丸加减法:

(1)腹痛、便秘:加制大黄

(2)腰腿痛:加怀牛膝

(3)皮肤病:加薏苡仁(消磨皮损、光滑皮肤)

(4)腹中疼痛:加当归 川芎

(5)心下按之满痛,进食后腹胀 嗳气 返流:合大柴胡汤

(6)抑郁 失眠:合柴龙牡

(7)腹中疼痛、月经不调 面黄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8)腹中痛 四肢冷 脉搏弦:合四逆散

(9)糖尿病、高血压: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10)周围血管病:合四味健步汤

(11)肾绞痛:合大黄附子细辛汤。

23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24葛根汤加减法:

(1)闭经或月经后错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2)腰部冷重 干姜舌:甘姜苓术汤

(3)腰腿疼痛:合桂枝茯苓丸

(4)左少腹充实有力,按之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 舌暗:合桂枝茯苓丸

(5)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加辛夷花、川芎

(6)头面部疖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暴聋、头痛:加川芎、大黄

(7)膝关节沉重 疼痛:加白术 附子

(8)体格壮实男子的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落枕:加黄连、黄芩(合葛根芩连汤) 。

25葛根芩连汤加减法:

(1)烦躁、头痛、便秘或大便粘臭 或高血压;出血倾向,牙周脓肿,牙痛:加制大黄

(2)糖尿病导致腰腿无力或性功能障碍:加怀牛膝

(3)心下痞、恶心呕吐:合半夏泻心汤。

26甘姜苓术汤加减法:

(1)颈项腰背酸痛:合葛根汤

(2)浮肿 多汗:合防己黄芪汤

(3)恶寒无汗 关节疼痛:合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汤 甘姜苓术汤)

(4)心下痞硬、食欲不振:加人参

(5)心功能不全:加桂枝

(6)腰背关节严重疼痛 畏寒肢冷、大便清稀、四肢厥冷、脉沉无力:加附子。

27甘草泻心汤加减法:

(1)舌苔厚、便秘、高血压、衄血:加制大黄

(2)糖尿病头昏、口渴:加葛根

(3)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大便干结、腹疼痛、脚挛急:加白芍。

28黄连解毒汤加减法:

(1)腹胀 呕吐 返流,心下按之满痛:合大柴胡汤

(2)出血、便秘:合三黄泻心汤

(3)皮肤发红发干、脱屑:合桂枝茯苓丸、四物汤。

29黄连阿胶汤加减法:

(1)出血:加生地

(2)腹痛拒按:加制大黄

(3)少腹疼痛:加丹皮。

30黄芩汤加减法:

(1)腹痛 拒按:加制大黄

(2)腹泻(热利)、烦热:加黄连

(3)出血多:加阿胶

(4)呕吐:加半夏 生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1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法:

(1)下肢疼痛、麻木:合四味健步汤

(2)易感冒、易咳喘、易喷嚏、易出汗:合玉屏风

(3)面色红赤 小腹压痛 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4)口渴(水少) 汗多、腹泻、水肿(水多):合五苓散

(5)眩晕 小便少:合泽泻汤

(6)高脂血症:加泽泻汤

(7)精神萎靡、极度疲倦: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8)下肢水肿、膝关节疼痛:合防己黄芪汤

(9)高血压:加葛根 川芎

(10)脑梗死:加葛根 川芎

(11)头昏 头痛:加葛根 川芎

(12)胸闷 胸痛(心绞痛)、舌暗:加丹参 川芎。

32桔梗汤加减法:

(1)失音:合半夏厚朴汤

(2)咽痛,但局部无红肿:加桂枝

(3)扁桃体肿大:加柴胡、连翘 石膏

(4)其人消瘦、咽喉干燥、粘膜菲薄:加玄参 麦冬。

33荆芥连翘汤

34理中汤加减法:

(1)心悸动、腹中痛:加桂枝(桂枝人参汤)

(2)口疮:加黄连(连理汤)

(3)整体状况更差,脉沉微弱,精神萎靡:加附子(附子理中汤)。

35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法:

(1)精神病:合温胆汤

(2)月经不调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3)腰部沉重 干姜舌:合甘姜苓术汤

(4)其人消瘦(加大枣、甘草)、食欲不旺(加桂枝、生姜):加大枣、甘草、桂枝、 生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5)浮肿、贫血貌:加黄芪

(6)大便稀溏:加白术 茯苓。

36麻黄汤加减法:

(1)肌肉酸痛、舌苔白腻、浮肿:加苍术

(2)银屑病:合桂枝茯苓丸 薏苡仁、大黄、石膏。

37麻杏石甘汤加减法:

(1)肺部感染:加黄芩 连翘 栀子

(2)舌苔厚、大便秘:加大黄

(3)腹胀:加厚朴 枳实

(4)咽痛:加桔梗

(5)咽中粘痰:加半夏(或合半夏厚朴汤)。

38麦门冬汤加减法:

(1)咽中粘痰:合半夏厚朴汤

(2)咽喉干痛:合桔梗汤

(3)汗多、口渴、舌面干燥、脉洪大有力:加生石膏

(4)皮肤干枯、干涩、干痒:加生地、阿胶

(5)出血:加生地、阿胶

(6)(气上冲)心悸动、气短少 舌淡、舌体柔软:加桂枝

(7)悸动:加龙牡。

39排脓(痰)散

40四逆散加减法:

(1)咽喉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肾积水:合猪苓汤

(3)尿路感染:合猪苓汤

(4)顽固性头痛、失眠、胸痛、呃逆、磨牙 舌体紫暗: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5)大便秘结:重用芍药。

41四逆汤加减法:

(1)大吐、大泻、大汗、大失血:加人参

(2)头面上半身出血 心下痞:合三黄泻心汤(三黄四逆汤)。

42薯蓣丸

43芍药甘草汤加减法:

(1)便血:加黄芩

(2)腹中冷痛:加肉桂、干姜(柴胡桂枝干姜汤药对)

(3)四肢冷 胸胁苦满 腹胀:合四逆散

(4)肾绞痛发作:合四逆散加当归、川芎、怀牛膝

(5)急性腰肌扭伤、剧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44酸枣仁汤加减法:

(1)眩晕、多梦、惊悸:合温胆汤

(2)腹胀、咽中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3)胸闷、心悸、疲劳、抑郁:合柴龙牡

(4)烦热严重:加黄芩、连翘、栀子。

45肾气丸加减法:

(1)口中渴 小便少:合五苓散

(2)少气、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加怀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丸)。

注意:形体壮实、面色暗红有油光、脉搏滑数有力的黄连人忌用!

46生脉饮方加减法:

(1)心悸严重:合桂枝甘草汤

(2)气喘多汗:加龙骨、牡蛎、山萸肉。

47桃核承气汤加减法:

(1)抑郁:合柴龙牡

(2)焦虑:合柴龙牡。

48温胆汤加减法:

(1)咽中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焦虑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3)精神恍惚、百般无奈,舌不红,脉不滑(焦虑):合酸枣仁汤

(4)心烦、失眠、胸闷、快速心率:加黄连

(5)嗜睡、脉缓、乏力:加麻黄

(6)头痛、眩晕、抽动:加天麻

(7)肌肉痉挛、抽搐:加全虫、蜈蚣。

49温经汤加减法:

(1)出血:加生地

(2)大便干结,皮肤如鳞甲:加桃仁

(3)闭经、基础体温低:加鹿角胶、附片。

50五苓散加减法:

(1)低热、食欲不振、胸闷、淋巴结肿大 恶心:合小柴胡汤

(2)腹胀、嗳气、咽中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

(3)腹中疼痛、月经不调:合当归芍药散

(4)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腹大松软如棉: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5)精神萎靡、脉沉(附子证) 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合真武汤

(6)多汗、乏力、易感冒:合玉屏风

(7)暑天多汗、烦渴:加生石膏、寒水石;小便涩痛:加滑石、甘草(桂苓甘露饮)

(8)头痛、颈项肩背不适:加葛根

(9)血压高:加葛根

(10)嗜酒:加葛根

(11)腰腿疼痛:加怀牛膝

(12)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加茵陈

(13)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51五积散

52吴茱萸汤加减法:

(1)眩晕 吐水: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头痛、头晕、胃胀、胃中振水音 水舌:苓桂术甘汤。

53小柴胡汤加减法:

(1)发热迁延不愈,肩背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2)咳吐黄稠粘痰、心下压痛、大便干结:合小陷胸汤

(3)胸闷、咽喉或食道有异物感、精神不安定、纳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合半夏厚 朴汤

(4)咳嗽或哮喘:合半夏厚朴汤

(5)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6)肿瘤放化疗后、肾炎、急性胃肠炎、伤暑:合五苓散

(7)月经不调、腹中疼痛、大便秘结 面色发黄、形体偏胖、容易水肿、大便稀溏:合 当归芍药散

(8)慢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多肌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当归芍药散 (柴归汤)

(9)烦热 关节疼痛:合栀子柏皮汤

(10)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多:加连翘

(11)咳喘迁延不愈,咯稀白痰:加干姜、五味子

(12)咽痛:加桔梗

(13)胶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致关节疼痛不能屈伸或有出血倾向:加生地、白芍

(14)心中烦 心下痞 肠热利:加黄连

(15)身痒、皮肤过敏(外证未去):加荆芥、防风。

54小建中汤加减法:

(1)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2)消瘦、憔悴、痛经:加当归

(3)小儿肠痉挛:加当归

(4)产后调理:加当归

(5)出血多:加生地、阿胶

(6)腹痛剧烈:加川芎。

55小青龙汤加减法:

(1)口干、烦躁:加石膏

(2)身体瘦弱、心悸、喘促:去麻黄,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填补少阴)

(3)哮喘慢性期,见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4)长期服用激素,其人面色灰暗:加熟地、山萸肉、鹿角胶、制附子、龙骨、牡蛎( 填充少阴)。

56小陷胸汤加减法:

(1)胸腹胀痛、胃脘胀痛:加枳实

(2)呕吐:加生姜、竹茹

(3)痰稠胶固:加桔梗

(4)胸胁痛甚:合四逆散

(5)往来寒热、迁延发热、口苦:合小柴胡汤

(6)咳喘:合麻杏石甘汤或三拗汤

(7)心绞痛:加瓜蒌皮、薤白、川芎。

57三黄泻心汤加减法:

(1)上腹不适,按之疼痛:合大柴胡汤

(2)烦躁、神昏、舌红、舌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

(3)呕吐 心下痞 下利:合半夏泻心汤

(4)体格壮实、颈项强痛 高血压:合葛根芩连汤

(5)头晕脑胀(脑充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鸣耳痛、暴发火眼、小 便黄赤、大便干燥:黄连上清丸(1荆芥、防风、白芷、菊花、薄荷、桔梗、川芎、旋复 花、蔓荆子;2黄连、黄芩、大黄、黄柏、栀子、连翘、生石膏、甘草)。

注意:体质虚弱、精神萎靡、消瘦、贫血、脉弱的人忌用!

58茵陈蒿汤加减法:

(1)黄疸、身热、肤痒:合栀子柏皮汤

(2)胆道感染、腹胀、腹痛、便秘:合大柴胡汤

(3)反复发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心烦、喜呕:合小柴胡汤。

59玉屏风散加减法:

(1)儿童、老人体质虚弱,易汗出、易恶风,稍感风寒便鼻塞、流涕:合桂枝汤

(2)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年老浮肿:加黄芪

------------黄芪桂枝五物汤

(3)身重体胖、容易汗出、下肢水肿:合防己黄芪汤

(4)肝肾功能不全、精神萎靡(附子证) 腹水:合真武汤

(5)咳喘兼咳声重浊、面黄浮肿:加麻黄。

60炙甘草汤加减法:

(1)心悸、动则气促:加龙骨、牡蛎

(2)食欲减退:加砂仁、山药

(3)消瘦:加天冬(长肌肉)

(4)恶心呕吐:加半夏。

61枳实芍药散

62猪苓汤加减法:

(1)尿路感染伴发热:合小柴胡汤

(2)尿路结石 肾绞痛:猪苓汤 四逆散

(3)尿黄赤、足癣、湿疹、盆腔炎、阴道炎:加黄柏、连翘、栀子。

63真武汤加减法:

(1)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2)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合济生肾气丸

(4)甲减、畏寒、嗜睡、困倦:合甘草麻黄汤。

64栀子柏皮汤加减法:

(1)皮肤瘙痒流水:合麻杏苡甘汤加生石膏、连翘

(2)肝病发黄或胆道感染发黄:合大柴胡汤 茵陈蒿汤

(3)黄带淋漓:合猪苓汤

(4)尿频、尿急、尿痛:合猪苓汤。

65栀子厚朴汤加减法:

(1)食道炎、胃炎、慢支、支气管哮喘见胸闷、气喘、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合大柴 朴汤

(2)以焦虑、失眠、心境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 症、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合半夏厚朴汤 或温胆汤 或黄连解毒汤

(3)以黄疸为特征的疾病,如胆囊炎、胆道感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妊娠 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新生儿黄疸:合茵陈蒿汤。

66竹叶石膏汤加减法:

(1)肿瘤后消瘦、贫血:合炙甘草汤

(2)出血:加生地、阿胶。

67八味解郁汤加减法:

(1)舌体淡润、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润:加干姜

(2)心烦意乱,胸中窒闷不适(焦虑):加栀子

(3)舌淡、暗、润,气上冲:加肉桂。

68八味除烦汤加减法:

(1)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合六一散

(2)咽喉疼痛:加桔梗、甘草。

69八味活血汤加减法:

(1)痤疮、面赤、脱发、腰酸、痛经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怀牛膝

(2)咽中异物感、胸闷、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70八味通阳汤加减法:

(1)口水多、腹泻严重:加干姜

(2)下肢水肿:加怀牛膝、汉防己

(3)湿疹:加薏苡仁。

71四味健步汤加减法:

(1)其人消瘦、小腿抽筋、大便干结:合芍药甘草汤

(2)其人肥胖、腹大松软、肉松、肢麻、多汗、浮肿: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下肢皮肤干燥如蛇皮(桃仁证):合桂枝茯苓丸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桂枝茯苓丸。

72止痉散加减法:

(1)癫痫、脑胶质细胞瘤:合柴龙牡

(2)面肌痉挛:合柴龙牡 温胆汤

(3)小儿多动症、脑瘫:合温胆汤。

73更年方加减法:

(1)头晕、浮肿:合真武汤

(2)月经不调、大便干结(血不利) 面目下肢水肿(水不利):合当归芍药散

(3)面黄、浮肿、恶寒、无汗、嗜睡、困倦:合麻黄附子甘草汤。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