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俗话说“春眠不觉晓”,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成了“春眠睡不着”。今天教大家如何通过中医食疗,让自己睡个好觉。
一、百合
百合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其:“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二便,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合中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因此善用百合养生,对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
1、每天早上,用250毫升开水冲泡15克百合,到晚上临睡前,把泡过的百合和水一起倒进小锅里煮,煮开后再多煮两三分钟。然后等不烫时,吃百合喝汤。
2、取百合30克,用清水浸泡半天,去其苦味,再加大米100克,水适量共煮至粥成,加冰糖适量,早晚各服1次。
二、大枣
大枣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的成熟果实。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调和营卫、悦颜色、和百药、养血安神之功。临床常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月经不调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红枣治病和保健,既可以单独食用,又可以同其他药物相配伍。对中医方剂学起了奠基作用的《伤寒论》,其第一首方剂“桂枝汤方”,仅有五味药物组成,其中就有大枣12枚。据统计,《伤寒论》记载方剂共112首,采用红枣配伍者达36首,红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历代中医采用红枣与其他药物组成的治疗方剂、各地民间用红枣调配加工成的各种补益疗病食品与美食点心,更是不计其数。
现代研究表明,红枣含氨基酸、有机酸、类黄酮、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C、钙、磷、铁和某些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很有裨益。失眠或者神经紧张者,可尝试每天晚上用大枣30~60克,加水适量煮食,或与百合煮粥食用。
三、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冬虫夏草:“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
中医认为,虫草味甘,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等症。对于难治性顽固性失眠可食用冬虫夏草食疗。
将1斤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中汆一下,与虫草5克、怀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蜜枣30克、生姜6克一同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精盐调味食用。
四、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湖南、福建及南方各地池沼湖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后,便是我们常见到的干莲子。市场上,根据莲子的产地或形状,还有着湘莲、红莲、白莲、通心莲、壳莲之分。其中湖南湘潭产的湘莲,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产的宣莲,福建建宁产的建莲,为全国的三大名莲。
中医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莲子能够“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谓其能够:“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莲子会有良好的助眠作用。或取瘦猪肉片250克,莲子肉50克,加水共煨炖至熟,调味服食。适用于失眠、气短乏力者。
五、桂圆
龙眼晒干即成桂圆。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可见其自古受人们喜爱。桂圆在广东人的养生食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煲汤、饮料、糕点、甜羹、泡酒。尤其适合于一些体质虚弱、气血亏虚、产后、术后的人群以及心肌炎后遗症、失眠的患者,经常与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共用。
中医认为,桂圆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多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神农本草经》记载桂圆肉:“味甘,性平。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本草分经》曰:“甘平而润。补心脾,安神,治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及血不归脾诸症。”
取草鱼头700克,花生30克,桂圆肉20克,红枣12个,清水、姜片各适量。将花生洗净,浸泡1小时;将红枣和桂圆肉洗净,灼烫一下;热油锅,放入姜片和鱼头,煎至双面微黄;倒入滚烫的热水,旺火煮5分钟;将除花生外的材料全部倒入汤锅中,盖锅盖,大火煮滚后,关火;整锅倒入电炖锅中,放入浸泡好的花生,盖锅盖,通电,大火;炖2小时左右,即可断电起锅。
六、灵芝
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上品中药有120味,其中灵芝占6味,简称“六芝”。
青芝(平盖灵芝)“补肝气,安精神”;赤芝(无柄赤芝)“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黄芝(野生桑黄)“益脾气,安神”;白芝“益肺气,通利口鼻,安魄”;黑芝“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紫芝“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
1、取灵芝9克,银耳6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治咳嗽,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怔忡、健忘等症。
2、取灵芝50克,大枣100克。用白酒500克浸渍。每次饮1~2小杯。亦可用本方同粳米煮粥食。本方用于心脾两虚,心悸失眠。
来源:内容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中国药典》、养生正道等。
失眠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护入睡后易醒,甚至彻夜难眠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该病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治疗失眠的中成药,欢迎阅读。
生活中常见的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1、安神补心丸(胶囊)
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2、牛黄清心丸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3、同仁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4、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5、朱砂安神丸
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 1、自责心理:
很多人在做错事情之后或者因为白己的原因导致了一些不太好的结果后,会觉得内疚和自责,然后就会在脑海里回放整个事件的过程、一边为自己当初处理事件方法的错误而懊悔一边考虑如采现在我去做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想。这就使脑细胞继续处于兴奋状态,导致长时间无法进入睡眠。
2、梦有害心理:
很多自认为失眠的人,对于夜晚做梦的看法都持有不正确的态度,他们认为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里。是这种错误的想法使人产生焦虑感,让人担心睡觉后会做梦,从而导致失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做梦并不等于失眠。研究发现,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的一种征兆。
3、童年心理创伤再现心理:
有些人在童年时遭受过虐待、恐吓、严重的惩罚、失去亲人等心理创伤每每到了黑夜就会感到恐惧,很长时间都无法入睡,或者在梦里重复那些可怕的事件,被吓醒过来,再也无法入睡。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慢馒地好转,但是如果再次遇到类似于童年的遭遇,很可能就会受到严重刺激,被压抑在潜愈识中的那种心理创伤就会以某种强烈的方式再现出来,从而导致夜不能寐的情况。
?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而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是非常大的。长此以往我们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本来一天都处在高负荷状态,而在休息时我们又出现了焦虑失眠,简直是非常闹心。睡眠质量长期不好,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 那么如何改变失眠、焦虑状态呢?用下面的这些东西泡水喝,会有助于我们的睡眠。
第一类红豆薏仁煮水喝。
? 红豆薏仁有祛湿、补气的功效。而我们的失眠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当我们体内堆积过多的湿气,就会很容易导致失眠多梦。红豆和薏仁都是天然祛湿佳品,有祛湿排毒的作用。如果你是一个湿气重的人,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当你喝一段时间的红豆薏仁茶后,也许你的这种失眠症状会有所改善。
第二类莲子百合桑叶酸枣仁甘草茶。
? 这个方法是实实在在的中医方子。而这个配方是是治疗失眠最著名的一个方子,它出自《金匮要略》。具体的用量是百合、莲子、桑叶、酸枣仁、甘草各5克。将这些东西洗净入锅,加清水煮1个小时变可饮用。每天喝2-3次能够很好的改善失眠症状。
第三类菊花苦荞茶
我们一直知道菊花具有清火气的功效,但是有没有人知道菊花也是凝神静气的良药,菊花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它可以放松神经,缓解压力,有效促进人体睡眠。其次苦荞茶里面的芦丁有降血脂的效果,对于失眠多梦的情况也有一定的改善。两者加在一起泡水喝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