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出自北宋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名曰泻白散。白,肺也。中医五色对应五脏:白,指的就是肺。而泻,指的就是把肺火给泻出去。泻白散是中医的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效。对于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或阴虚有热者尤为适宜。
“泻白散”全方由,桑白皮30克,地骨皮20克,炙甘草10克,等三味药组成(小孩略减)。
桑白皮,就是桑树根的皮,去掉表面的黄皮,增加了泻肺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在我们这边南方,在春秋两季有时候都会挖一些桑树根回去煮汤,烧水喝。用于清肺热,泻肺火,清肝明目,祛风通络等功效。对于惊痫,目赤,牙痛,筋骨疼痛,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都有一定的疗效。
地骨皮就是枸杞子树根的皮,骨皮是,味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肺中伏火,兼能益肾除虚热。
炙甘草性温,味甘,归心经、肺、和脾胃经,健脾和胃。一方面,可以防止防止桑白皮过于寒凉损失脾胃。另一方面能使脾胃功能恢复,脾土生金,扶植肺气调和药性。如果是肺火特别旺盛的,咽喉肿痛,可以用生甘草,生甘草清热解毒效果好。
据原方来说,还有一味粳米,粳米就是我们今天的大米,具体是哪一种大米目前还有争论。置于为什么要用米,据我个人认为,主要作用是和甘草一样,防止脾胃受损。
大家别看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药,但药少量精。
一个小孩声音沙哑,原来吃了太多煎炸烧烤。咳嗽声音出现干咳,泻白散加蝉脱一剂,晚上不咳了,音声也清亮了;一青年熬夜,玩手机,每天都要到三更半夜,熬夜伤肾水,肾水少了,人就容易上火了。火势上炎,一直沿着肾和肺的经脉,直接会烧到肺。肺里有火就会显现在眼白上,出现红彤彤的血丝,泻白散三剂好了;一个少女皮肤总是蒸热潮热的,容易出汗,夜间出汗容易阴虚,皮肺蒸热是肺热,肺主皮毛,泻白散加生地15克,三剂好了。
最近肺热咳嗽的很多,咳嗽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但在春夏季节交替最多。尤其是一些小孩,出现干咳,咳嗽声音粗,如犬吠一样咳嗽,可以用泻白散清泻肺火,咽喉痒的加蝉脱10克。
小孩为至阳之体,非常容易热化,无论是风寒风热,都很容易导致内热的产生,出现肺热咳嗽,黄痰也都可以使用。老人和有抽烟的人,本身就痰多,就像我们在熬汤,本来是清汤,慢慢的熬,熬久了就变成膏汤了,又浓,又黄的也可以使用。
提示: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 生姜9g 甘草6g 大枣 8g 皂荚6g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分3次温服.(功效)通调营卫,平喘涤痰。(主治)胸膈痞满,咳吐浊唾涎沫,咳喘不得平卧,舌淡苔 白腻,脉数或缓滑。(临证加减)1.治桂枝去芍药汤而吐浊唾涎沫者。[方极]2.胸中热而吐涎沫,或咳者,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主之。[方机]3.小儿滞赜(痰溃于赜下),其甚者为鼻渊,为风涎潮,而 口鼻间及腮赤者。本方加半夏效良。[类聚方集贤]。《外台》桔梗白散 (又名:三物白散、白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桔梗3g 巴豆1g 贝母3g 上3味为散.合于臼中杵之,以白开水和服。强人lg,羸 者减之。成人内 服,一般用0.1—0.3g,老幼酌减。(功效)功逐水饮,温下寒实。(主治] 主证:肺痈重证属寒实者,症见咳嗽,咯吐“浊唾腥臭”之 痰;胸胁心下硬满而痛,拒按,呼吸不利,不大便,不发热,不 口渴,不烦躁,舌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紧。副证:胸膈满闷,恶寒身痛,或咳吐脓黏臭痰。(临证加减) L桔梗白散治疗肺痈:包括初晚期不同之病例,都是经用千 金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泻白散,以及西药青霉素 等治疗多日不效,而改用桔梗白散取效。一般下午服药,至晚上 泻下十数次,服冷粥一碗而泻止,次日热退,胸畅,咳嗽痰消, 继而以肃肺化痰收功。仲医杂志,1962,t9,:23,江苏中医,1958,t1):1432.以巴豆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用巴豆去皮及白膜取仁生 用,切碎成细小颗粒,置胶囊吞服,每服lOOmg,小儿酌减, 至畅泻为度,每天量以不超过400mg为宜.一般12小时内服药 1一3次,胆绞痛多能缓解。疼痛缓解后,给予口服驱虫净驱蛔 虫,按每公斤体重3mg给药,少数病例于入院时和巴豆同时给 药。[新医药学杂志,1977,cz,:18-]3.本方去川贝、桔梗,加大黄、干姜,炼蜜为丸。治心腹 诸卒暴百病,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病如锥刺,气急口噤,停 尸卒死等症。近代也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型者,名 三物备急丸。[千金方]4.本方去川贝、桔梗,加生半夏、白矾、白砒、雄黄,为 末糊丸。治诸般咳嗽、吼气(治咳嗽,茶水送下;吼气,桑白皮 煎汤送下),名三白丸。[增补万病回春]5。本方加雄黄、郁金。治白喉效佳,名复方巴豆散。《千金》苇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工苇茎30g 薏苡仁10~20g 桃仁 log 冬瓜仁log 上4味,以水1000ml,先煮苇茎,取500ml,去滓,下余 味,煮取200ral,分2次服,每次服lOOml。(功效}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主治) 主证:肺痈,咳嗽,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 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副证:胸中甲错,胸闷气短。(临证加减)1.肺痈;脓将成,选加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连翘, 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力,促其消散;脓已成者,加桔梗、甘草、贝 母、白芷,以促之化痰排脓;咳吐浊痰量多者,加葶苈子,以祛 痰行水;肺经热重者,合泻白散,以清肺热。2。麻疹中期,疹已透发,症见发热咳嗽痰多,口渴,呼吸 急促者,为肺热甚,本方去桃仁,加桑白皮、黄芩、贝母,以泻 肺清热化痰。3。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属肺热咳嗽者,酌配麻杏石 甘汤、泻白散或白虎汤。4.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见咳嗽痰多,加丝瓜络、栝蒌 皮、枇杷叶,以清泄肺热而化痰。5.凡小儿连咳十声,不能回转,半日方回者,千金苇茎汤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你好,首先祝你妈早日恢复健康!看的出来,是个不可多得的孝顺儿女啊!
冲着你的这份孝心,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咳嗽”的问题。
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有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因此咳嗽的本质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正常人极少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人们称之为干咳,常见于吸入有害气体、支气管哮喘以及一些焦虑状态。咳嗽伴有痰液排出则称为咳痰。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黏膜而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
根据咳嗽持续时间,可将咳嗽分为慢性咳嗽和急性咳嗽。当咳嗽持续3周或3周以上,且咳嗽是现有的唯一症状时,又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有痰或无痰,称为慢性咳嗽。而症状不超过3周时,则称为急性咳嗽,通常是短暂的,如普通感冒等。相对来说,急性咳嗽的临床重要性不及慢性咳嗽,但有时急性咳嗽也可能持续存在而成为慢性咳嗽。
1)引发原因
不同特点的咳嗽往往提示不同的疾病:
1. 急性起病的咳嗽往往提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持续存在的咳嗽则提示病人有慢性疾病,尤其是反复发生的、出现于冬春季节的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重要线索。
2. 干咳常见于咽炎,吸入刺激性烟雾或异物,支气管内肿物,肺淤血,鼻窦炎引起的鼻后倒流,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胃食管反流等。
3. 痰的性状对寻找咳嗽的原因亦有指示意义,铁锈色痰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带有臭味的脓性痰常由厌氧菌感染引起,持续咳脓性痰见于支气管扩张,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见于急性左心衰,大量白色泡沫痰往往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2)秘方、膳方
1. 干咳(包括感冒或过敏)
取生黑芝麻15克(约半汤匙),冰糖适量,共捣碎,用滚开水冲成半碗汤,早晨空腹服用,3日痊愈,忌吃鱼腥、过咸食物。
2. 干咳无痰(包括咳血、食少)
取冰糖50克,黄精30克。先将黄精洗净,用冷水泡发3--4小时,然后将黄精捞起放入锅内,再放冰糖屑和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熟烂即成。每日服2次,吃黄精喝汤。
3)爱心提示
1. 咳嗽是一种良性行为,如果此时乱服止咳药,痰液将大量地积在肺部形成堵塞,只会使支气管炎恶化,因此患咳嗽不能乱吃止咳药。
2. 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