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痛,痛得受不了了。这痛风一发作,整个人好像都废了,活动不便,心情不佳,耽误了多少事啊。痛风常因湿热而致,故可从湿热入手治疗,除湿热,止痹痛。荣远明教授选用这个方子解决痛风。
李某,男,73岁,2003年12月24日初诊。
患者自述平时喜饮酒及进食肥甘厚味之品,此次于7天前因家庭聚餐喝酒并进食较多猪肝、粉肠等,当天晚上即出现左脚大脚趾疼痛,开始未在意,此后疼痛逐渐加重,走路疼痛加剧,遂到医院就诊,当时检查血尿酸提示523μmol/L,确诊为痛风,给予布洛芬等止痛药物,稍缓解,现仍觉左跖趾关节处疼痛,活动不利,为求中医治疗来诊。左跖趾关节压痛,局部稍红肿,肤温稍高,口干,下肢沉重,无发热恶寒,小便黄,体型肥胖,神情自然,舌红,苔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痛风。
中医诊断:痹病(湿热痹)。
治则: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减。
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滑石12克,苍术10克,独活15克,络石藤15克,忍冬藤30克,生地黄12克,茯苓15克,延胡索15克,牛膝25克,赤芍12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咐服药后将剩余药渣煎水熏洗患处,忌食肥腻、动物内脏、豆制品,戒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多下肢活动。
二诊:左跖趾关节疼痛好转,仍有少许隐痛,局部无红肿,自觉纳谷不香,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治疗守上方加白术、神曲。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左脚大脚趾及跖趾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活动不受限制,局部无红肿热感,无口干不适,复查血尿酸降至正常,舌脉同前。继续守上方去生地黄、车前子、忍冬藤等,加桑寄生,巩固治疗两周,此后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为年过七旬的男性,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于濡养,加上平素喜食肥甘厚味,以酒为浆,日久极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一旦饮食不节,很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失调,尤其对厚味、酒食运化不及,酿湿生热,导致湿热凝滞于关节,痹阻经络而发生痹痛。
鉴于患者疼痛为跖趾关节,位置较固定,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关节疼痛无游走性,当知患者痹痛乃属湿热痹。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法,方剂投四妙丸加减,加用忍冬藤、络石藤清热利湿;选加车前子、滑石利尿除湿,使湿邪从小便去;应用白术、茯苓健脾化浊,杜绝生痰之源;同时应用牛膝、独活等引经药物引药下行;患者出现口干乃热邪伤阴所致,治疗又加用生地黄滋补阴津。
经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血尿酸降至正常,而当病情好转后注意给予桑寄生补益肝肾,巩固疗效。
提示:文中内容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