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交穴,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原作龂交。属督脉。为督脉、阳明之会。
【名解】穴位于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连接处,又为任、督两脉之会,故名。
【位置】位于人体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取穴方法】张口取穴。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穴位解剖】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
【主治病症】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
【作用功效】龈交穴,开窍,明目。
【古代记述】目痛不明,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痈中痛,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摄,口不可开,骨槽风,痉,烦满,寒热,口僻,癫狂,齿间出血。
【临床应用】龈交穴,现代常用于治疗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渊、鼻息肉、癫痫等。
【穴位配伍】龈交穴配承浆穴治口臭难近;龈交穴配上关穴、大迎穴、翳风穴治口噤不开;龈交穴配风府穴治颈项急,不得顾。口僻:颧髎、龈交、下关。
【针刺方法】龈交穴向上斜刺0.2—0.3寸(点刺出血)。注:点刺放血可辅助治疗痔疮。
【艾灸方法】不灸。
【日常保健】
1、经常按摩龈交穴可加快身体淋巴和血液循环,消除因任脉、督脉不通而引起的身体浮肿型下身肥胖。从而帮助瘦腿。取穴时翻开上唇,龈交穴位于人体的上唇内,唇系带和上齿龈连接处。
2、伸出舌头,向上舔舐、刺激龈交穴,每天至少刺激20次,每次30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