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
【腧穴释义】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
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如悬颅名解,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其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与髓孔同。
米啮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啮,咬或缺口之意。米啮名意指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化雨冷降,如不断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特异性:悬颅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穴。
【取穴位置】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穴位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功能主治】
功能:降浊除湿,悬颅穴有清头目、通经络、通络消肿、清热散风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齿痛、面肿、鼻衄等头面五官疾患。
【穴位配伍】
配风池、外关主治偏头痛。
配人中主治面肿。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