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几年治家父的痛风后,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碰到了一些病例,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治痛风的一个基本方子。用这个方子治痛风,效果还是不错的,正常的话二剂就可以见效,五剂大效,十剂就可以基本痊愈,二十剂就应该可以痊愈了。
组成:土茯苓50克,银花藤30克,威灵仙15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苡仁50克,黄柏12克,苍术15克,牛膝15克,乳没12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白芍30克,木瓜15克,泽泻10克,茯苓30克,汉防己15克,元胡10克,白芷10克,丹皮10克,甘草6克。
方解:四妙散合活络效灵丹加入一些治痛风专药如土茯苓、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用四妙散的原因大家都清楚;用活络灵丹是因为痛风多夜间痛剧,为病在血分;因痛风多见经筋拘挛疼痛不舒,故合入芍药甘草汤并加木瓜;因痛风者多剧痛难忍,故加入元胡、白芷止痛;又因痛风者,局部多见肿胀,故加入泽泻、防己、茯苓;用丹皮,也是取其能活血清热止痛之意。
当然各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使用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加减,以上也只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经验,还请诸位方家指正。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严重的痛风会出现关节畸形,肾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发现,尿酸分泌的减少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肾小管分泌减少或肾小管重吸收有关。
如果你不去调整肾脏,恢复它的过滤功能,酸毒结晶长期挤压关节,最后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就出现变形了。
所以痛风患者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关键在于恢复肾脏的机能,提高过滤能力,把酸毒排出体外才不会再复发。
这个名为“ 立效散 ”的治疗痛风的方子,着重的是补肝肾又偏于补肾的思路。
它出自清代综合性医书《嵩崖尊生》,由清朝景东旸撰于1695年。这是一本阐释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于一体的著名医学论著,传入日本后颇享盛名。
立效散组成:当归,生地,茯苓,木通,故纸(盐炒),枸杞,鹿茸(炙)。
制法服法:上为末,作4服,酒调下(意为用温热的黄酒代替开水服药)。
功能主治:痛风,浑身筋骨痛。
本方立方重用当归 ,是以“治风先治血”原则,求得“血行风自灭”。又因风药多燥,生地润燥,加入生地,可缓其燥性,提高疗效。
当归同时还补气血,补肝心脾,生地补肝肾,清热养阴。二药配伍,可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也就是说,要想治疗痛风,得先以当归和生地打底,补充身体元气,进行热身与铺垫。
茯苓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是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的好药材。在一般痛风方中,对痛风产生的肢体问题,都会用到像茯苓这种疏通经络,排除湿热的药材作为着眼点。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补养脾胃,对药物的吸收有利。
木通 ,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所以起到的效果和茯苓近似。木通还有治遍身剧痛的功效,对痛风引起的疼痛有利。
故纸 通常来说是指补骨脂和木蝴蝶,到底是二者中的哪一个呢?我倾向于补骨脂。
补骨脂 以果实入药,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之功能。这里所用的补骨脂,是盐炒。将补骨脂用盐水拌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能缓和辛窜温燥之性,引药下行,增强补肾纳气作用。
枸杞 ,性平,味甘。归肝经、肾经。属典型的补肝肾药,益精明目。
最后,要说到 和当归用量一样的鹿茸,这味药,可谓专为肾脏量身定做。
鹿茸性温而不燥,李时珍称其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可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精血虚亏,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神疲体倦,以及久病之后的患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通常炙过后用。
痛风的病变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能督司一身之脉,故“益肾壮督”是治本之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骨质代谢,对根治本病起着决定性作用。而 鹿茸是入督脉的 ,入阴升阳,举督脉之阳,可保护诸阳之气,让身体这台机器运转开,将引起痛风的浊气排出体外。
痛风的人,通常身体里面很阴寒。而本方整体看来,虽有清热养阴的生地,利水渗湿的茯苓,以及泻实热的木通,但与当归和鹿茸、补骨脂、枸杞这几味温阳暖肾又补血药材的综合运用,令此方将 该走的赶走(阴寒浊气),该补的补上(气血与阳气) ,以至补阳祛寒,让身体恢复自己的功能,满身正气(肾气)不受邪。
当归、茯苓、补骨脂,都益脾胃,脾主运化,就像一个调度员,能将药物指挥到它该去的地方,对药物的吸收有利。
还有一点要注意,本方中,生地、枸杞、鹿茸均属于补肝肾药,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故这几味药的运用,对舒缓筋骨关节痛有利。
以上就是本方治疗痛风的原理解析。 至于对朋友们的痛风管不管用,这又是一个摸索前行的过程,好在,几味药基本都是补品,只要不过量服用就好。
另外,有人要问,木通不是上过肝肾损伤名单吗?其实那说的是关木通。木通分为很多种,关木通、白木通、三叶木通以及木通科木通,其中木通科木通是无毒的。
还有用来服食药物的黄酒值得一提, 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秋冬季温饮黄酒,还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
提醒: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我之前连着写了两篇文章,介绍痛风病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服用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因为这个方法是如此的匪夷所思,所以很多人听了都将信将疑,而那些在我的劝说下服用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摆脱了痛风的发作,血尿酸也基本恢复正常。
前些日子,与同仁堂的朋友谈起此事,一位朋友说:“我想起来一件事情,很早以前,有个朋友找我买乌鸡白凤丸,买几箱。我问他干嘛买这么多,他说用来治疗痛风的,当时我没有在意,现在想想,才明白真的如此。”看来,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知道这个方法了,但是非常遗憾,现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
在网络上,很多人谈论此事,都是一种鄙视的态度:“这是谣言,这是给妇科吃的,怎么能调理痛风?”
似乎就只有我一个人在传播此事,多数医学工作者持怀疑态度。可是,痛风患者如此之多,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西药甚至有很大的副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持开放的态度,姑且来看疗效,如果真的对患者有利,为何我们不能接受呢?要知道,每一天医学都是在飞速发展的啊!
好吧,为了让大家更多了解,我来再介绍一下这个方法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痛风。
痛风,西医认为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严重之人,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简单地说,就是身体每天产生代谢产物血尿酸,如果身体出现问题,导致无力将其排出,停留在体内,则产生高尿酸血症,出现痛风。
传统中医认为,这是正气不足,痰浊蓄积体内无法排出,导致的身体问题,因此,中医将痛风分型,一般分为:湿热痹阻、血瘀痰凝、肝肾亏虚等等,分型很多,不做赘述。
在治疗中,往往因为痛风产生的肢体问题,而将疏通经络,排除湿热作为着眼点,所以用药多是秦艽、防风、鸡血藤、桑枝、羌活、薏米、土茯苓等等疏风通络泻浊的药物作为首选。验之临床,可取效一时,但是很难持久。
而着重于肝肾亏虚的思路,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这非常遗憾。
实际上,我觉得痛风病,恰恰因为它的局部症状突出,我们会误认为这是一个实证,掩盖了它的真实属性。
其实,其本质是一个虚证,或者说,是虚实夹杂之证,而以虚证为主,实证只是一个结果,甚至是一个表面现象。
在中医里面,有个理论,叫 “真虚假实” ,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导致了局部出现类似“实证”的假象,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却出现腹部胀大、胀满而痛,脉弦等症。这种情况很容易让我们觉得这是实证,要去理气,要去泻浊,其实,导致这类似实之症的原因并不是实邪,而是身体虚弱,无力运作。治疗恰恰要应用补法,一旦随意应用泻法,祸不旋踵。
明代名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写到:
“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胀满、虚狂、假斑等证,似为有余之病,而其因实由不足。医不查因,从而泻之,必枉死矣!”
中医还有一种理论,叫 虚实夹杂 ,也就是说,虚证和实证结合在一起,比如,正气不足,无力推动经络之气运行,这是虚证,但是,经络不畅又会造成局部的瘀阻,导致局部出现瘀血、痰湿等实证。这就是虚实夹杂,那么,虚证是根本,实证是结果,如果我们全力扑在消除结果上,不顾根本的原因,则此病永远无法治愈。
我觉得痛风病就是典型的这两种问题,以后者为主。正气不足在先,肝肾亏损,然后导致无力将痰浊排出,导致局部问题,而这局部问题只是虚损的全身反应之一,而我们只是因为它痛比较明显,而觉得这就是全部,这就犯了方向上的错误。
所以,包括西医在内,让人忌口,这是暂时减少摄入嘌呤类物质,但是一旦再吃,立刻就犯病,因为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而一味采取泻浊的方法,虽然暂时有小效,但是终究解决不了整体问题,因为你自己的身体没有恢复,是药物帮助排泄的,一旦停药,病必复发。
而乌鸡白凤丸,取自明代名医龚廷贤的医书中,主要是滋补肝肾,培补肾气,扶助人体的正气,当正气充足后,则身体可以自己运化痰湿,将湿浊排出。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我们很难遇到一个什么方子,就专门针对某个病有特效,但是乌鸡白凤丸就是。这只能说,痛风病的证型,相对单一,这是我们之前估计没有意识到的。
我现在迫切希望,有医院可以牵头,来做临床研究,用统计学数据,来为这个古老的方子提供验证。
至于服用方法,就是按照说明书来吃,一般两个月为一个疗程。验一下血尿酸,以血尿酸恢复正常为度。
偶尔有服用此药无效的,估计是其他证型,建议请医生具体分析调理。
有个别的人,在服用后感觉头痛、头胀,这是阴虚比较明显的体质,建议改服六味地黄丸,效果也不错。
有朋友问外国人是否可以吃,抱歉,我不了解外国人体质,确实无法判断。
现代社会,因为劳作辛苦,正气不足之人太多,而饮食肥甘厚味更多,所以无力运化,导致痛风为患,很多人每天经受这样的折磨,我个人力量有限,但是,有缘了解了这样的方法,愿将它不断推广,直到众多患者得以解除病痛!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对众生有益的事情,就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了,我做的好事不多,但是,愿将此事进行到底。
各位朋友,您自己可能并无痛风,但是,您的朋友里面,一定很多人有,希望大家能用洪荒之力转发传播这个思路,令朋友们解除痛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