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主阵地。在退热方面,吴门医派也有独具特色的药物组方和外治法。根据《2022年秋冬季苏州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和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组织专家充分挖掘吴门医派温病学特长和优势,于近期制定了“吴医小儿退热方”。
“荆防败毒散”为基础,用药轻灵对儿童很友好
苏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李岩说,该院儿科由著名已故老中医金昭文、金绍文先生创立。“吴门金氏儿科”自清代同治年间起,传承至今已160年有余,作为隶属吴门的儿科世家,在继承叶天士等先贤学术思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理法方药特色。
吴医小儿退热方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川芎6克,柴胡6克,前胡10克,酒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薄荷后下5克,生姜3片,茯苓10克,焦三仙10克,生甘草6克。
服法:3天,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注:不宜久煎)
注:儿童体质特殊,病情变化迅速,宜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出现病情变化,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次,该院符虹、孙钢、李岩等专家结合本轮疫情病邪性质、秋冬季节、苏州地域特点等,根据先贤用药“清灵透达 、清气透热”原则,以疏风解表之经典方剂“荆防败毒散”为基础,特别制定了“吴医小儿退热方”。
“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孩子感邪后很快会入里化热,我们特别辅以板蓝根清泻里热,配伍薄荷发汗解表、酒黄芩和解少阳;以焦山楂、焦六神曲、茯苓、生姜健脾化湿、顾护脾胃;生甘草调和诸药,引诸药直达病所。”李岩介绍,该方主要功效为疏风解表、祛痰止咳、顾护脾胃。
关火前5分钟再下薄荷,喝完微微出汗有助退热
这道方子以水煎服,每日1剂,建议喝3天。“由于方子里草药居多,容易浮起来,家长煎煮前加水记得先用筷子把药材压一下,水量没过药材表面2厘米即可。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10~15分钟即可。”李岩提醒,由于薄荷属芳香类中药、有挥发油成分,务必在关火前5分钟再下,以发挥其最大药效。
在口味方面,专家也已尽量为儿童多作考虑,但如果孩子还是觉得药汤苦、不愿喝,那可以加少许冰糖,中和一下苦味;或者备根棒棒糖,与药汤交替使用,不必非让孩子一股脑喝完。李岩表示,服用后辛温解表,孩子通常会有微微出汗的感觉,可起到退热效果。同理也可搭配《2022年秋冬季苏州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和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食疗方、推拿疗法等。
适合外感风寒初起患儿,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吴医小儿退热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及伴有鼻塞流涕、头疼身痛、咳嗽、痰多的患儿。”李岩指出,如果孩子的症状是高热、咳嗽重、头痛、鼻塞流浊涕、喷嚏、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等,治疗则要以辛凉解表清热为主,通常采用“银翘散”经方做加减。
李岩表示,由于“吴医小儿退热方”用药轻灵温和,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西药成分并不冲突。“儿童体质特殊,服药期间都应密切观察。”她进一步提醒,如果孩子居家治疗3天后依旧39℃高烧不退或咳嗽加重,以及有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则建议及时就医。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