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扭伤,常选取远端穴位,针刺后活动腰部,效果立竿见影。
1、针刺手背“腰痛穴”!
“腰痛穴”又称“腰腿点”,是手背上的一对经外奇位。从名称看,我们就知道它是专用来针治腰痛和腰腿痛的。
腰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发病原因又各有不同,腰痛穴主要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一般说来,针治急性腰扭伤,远道取穴比局部取穴重要。
临床上先采用远道取穴,在取得针感的同时,让患者试行伸动腰部,加深呼吸,反复做些屈伸、下蹲、起立的动作,这样多数能使僵板疼痛的症状很快缓解。假如还有些僵硬,可适当再在腰部压痛部位选穴针刺,或拔火罐,或配合按摩,疗效会很满意。
现称“腰痛穴”,其位置相当于原有奇穴“精灵”和“威灵”,共两个点:一点在2、3掌骨之间,在指总伸肌腱的桡侧,指掐时有酸胀感;一点在4、5掌骨间,与前者平列。
针刺时可坐位取穴,避开浅静脉和肌腱,向骨缝间直刺,进针0.5—1寸,捻转,使出现明显的胀重感,留针10—20分钟,间歇运针,并伸展转动腰部,即见效果。
2、针刺“落枕”、“中渚”穴!
腰痛穴对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较好疗效,但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我们取腰痛穴前边的两个穴位落枕、中渚,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渚是手少阳三焦经穴,落枕是奇穴,又名“项强”,是以治疗项部伤筋而得名,但实际的适应证要更广些。
3、针刺“八邪”穴!
由中渚、落枕穴向前,从食指至小指的四个指缝间,有四个奇穴,叫八邪穴,也是治疗腰扭伤。
针刺时病人手指分开或屈指,针体与掌骨平行,当指缝纹头处进针约1寸半。如取上都穴(二、三指之间),可透到落枕和腰痛穴的下边来加强针感。
4、针刺“后溪”穴!
小指后外侧的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更常用来治疗落枕和腰扭伤。取穴时轻握拳,在第五掌骨头后与中渚相平处进针,针向掌骨下,透过中渚,进针1寸许,捻转时有明显酸胀感。
5、针刺“合谷”穴!
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配合中渚穴,也可治疗腰扭伤。取合谷穴,要靠第二掌骨侧进针,这样会出现较强的酸胀感(在肌肉丰富处多产生酸感,近关节处多胀重感)。
6、针“孔最”、“闪腰”、“扭伤”穴!
除了手部穴位之外,取臂部的穴位是否也有效呢?
臂部有几个奇穴,例如在曲池、手三里之间名为“闪腰”穴,曲池与阳池(腕关节部)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接点名为“扭伤”穴等。
看名称就知道这也是从治疗腰扭伤经验中总结出来。针这些穴位,同样要配合腰部的伸转动作。临床实践还说明选用臂部其他穴位如手太阴肺经孔最穴等也有效果。
7、针刺手背“腰痛穴”、下肢“扭伤穴”!
针刺下肢穴位也可治疗腰扭伤。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下肢的“扭伤穴”,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对急性腰扭伤病人,以手背腰痛穴、下肢扭伤穴为主穴,配足太阳膀胱经殷门穴及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治疗可获显效。
扭伤穴位于殷门外侧1寸,直刺1~3寸,切勿向内侧深刺,以防刺及股动脉。
穴位的作用有局部性的、有邻近性的、有整体性的。针刺手足部的穴位治疗腰扭伤,主要是通过整体效应而起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针刺这些穴位都能取得明显的酸胀感,特别是掌腕关节附近一些穴位,那种胀重沉紧的针感,对于缓解腰脊部的痉挛有显著的作用。
这些部位主要是手三阳经所分布,经络学说中阳经主外部,古代医书说过“荥、输治外经”和“输主体重节痛”。因此对躯体部急性病痛可选用阳经有关穴,特别推重“输”穴。后溪、中渚就属于“输”穴。
下肢选穴也是选用阳经,主要是足太阳经的穴位。因为太阳行身之后,所以可取殷门、委中、承山、飞扬等穴。经外奇穴的选用也是出于同一道理。
各人的经验也不一致。有人曾做过动物实验:夹挤跟腱可以抑制丘脑束旁核痛敏细胞的持续放电,其抑制效应,与夹挤同侧的还是对侧的跟键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以放电完全中止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则施加机械压力于对侧所产生的抑制作用要稍微大些。
从近年新发展起来的“腕踝针疗法”的经验看,于四肢部采用沿皮下浅刺留针的方法对于痛证也有效。
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就是取得跟腱外侧缘、平外踝上三横指处(下6点)进针,沿皮下向上方平刺约1.4寸。如症状部位在腰椎正中,针向可稍偏跟腱的中线斜刺,但不要刺入跟腱;如症状在腰外侧及髓关节部,可于腓骨后缘平外踝上三横指处(下5点)进针。
不要求引起酸胀等针感,留针半小时。对于不适用强刺激的病人,可试用此法。
从以上各例说明,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远道取穴是灵活多样的。
针灸书歌赋中就有“腰背委中求”、“腰连腿痛腕骨升”和“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伛音与,指弯腰不能直)等记载。
现在对这方面经验又有更多的发展了,各种不同的远道取穴法,多数是在取得针感的基础上又配合腰部的动作,这种动作很重要,有利于纠正扭伤的部位。
针刺的强度也不宜过分,我们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运用这些方法。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腰或是岔气,它是针灸医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疾病。针灸治疗这种病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医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对针灸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很多穴位可供选用,那么在临床上我们到底怎么选穴,有没有一定的原则?答案是有的。选哪个穴位不是凭针灸医生的个人喜好,这里面有我们的取穴思维。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选穴原则,最主要靠的就是经络辨证,也就是看病人的疼痛部位在哪条或哪几条经络上,然后在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还有一个常用的取穴原则就是经验穴,像腰痛穴等。
我们设想现在来了一个急性腰扭伤的病人,你会怎么治疗?当然最要紧的就是看病人的疼痛部位在哪。病人可能痛在腰部正中间(督脉),也可能在棘突旁(夹脊),或是距中线二指或四指(膀胱经第一、二侧线),或是距中线再远的地方。
痛在督脉,我们可以取人中或是后溪,如果是督脉连同棘突旁都疼,那后溪的效果就更好一些。根据全息理论,也可以取后溪和腕骨中间的腰痛1穴。
痛在棘突旁,我们可以取手三里穴或是第四、五掌骨间的腰痛2穴。痛在膀胱经第一侧线,取第三、四掌骨间的腰痛3穴。痛在膀胱经第二侧线,取第二、三掌骨的腰痛4穴。距离正中线更远,在太冲穴压痛点取穴或是取第一、二掌骨间的腰痛5穴。
对于急性腰扭伤的病人,以前都用董氏奇穴的灵骨、大白,或是人中、后溪或是腰痛穴。有一次治愈的,也有治疗好多次无效的,但始终没弄清楚为什么无效。现在终于想清楚了,他们所治疗的是不同位置的腰扭伤。灵骨、大白针对的是距中线较远的疼痛,而腰痛穴针对的分别是棘突旁和膀胱经第二侧线的疼痛。
腰痛选用针灸治疗,所选取的穴位以腰部穴位为主。腰部的肾俞、大肠俞等穴都是治疗各种腰痛常用的穴位,不管是急性腰扭伤还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都可以选取腰部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选取腿上的穴位,最常用的就是委中穴和承山穴,有句口头语叫做“腰背委中求”,即腰痛、背痛都会选取委中穴来进行治疗,委中和承山是常配伍使用的对穴,委中穴位于膝盖的后侧,对于急性腰扭伤所造成的腰痛,委中穴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除了委中穴,还可以选取上肢的和面部的穴位来治疗腰痛,上肢比如手三里穴,而面部选取水沟穴,也就是人中穴,扎了手三里和人中,一般应用动刺的方式,让患者活动腰部来松解局部的肌肉痉挛,这样局部的疼痛也会得到明显缓解。
导读:“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疼痛学上称之为腰脊神经后支痛,还有人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 由于瞬间变换体位、动作不协调、姿势不良、剧烈运动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原因导致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和关节囊、骶关节及骶髂关节等软组织发生损伤, 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闪腰”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董氏针灸闪腰处方可以迅速有效的缓解病痛:
腕顺、腰灵、正脊
在临床上一般都是健侧取穴,单侧扎针,一天扎一次,留针50分钟。
腕顺:撸顺人体各处弯弯
穴位解析:「腕」通弯,凡事该弯的地方,弯曲不了,屈伸不利,扎上腕顺穴就顺顺当当。
腕顺穴的位置:在小指整骨外侧去收碗横纹一寸五分及二寸五分各一穴。也可以在本区域札三针形成倒马针,疗效加倍。
解剖: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经验:腕顺穴入肾经,五行属水、肾主耳,因此腕顺穴可治耳疾,如耳鸣,在配穴上除病位取穴,耳朵上有关穴位外,可加腕顺一、二穴,效果不错,又治腰痛,取腕顺一穴,捻针配合动气疗法,能令腰痛很快减轻痛苦,腕顺穴属肾穴,能滋肝明目,因此能治肾亏之眼花。
穴位主治
本穴是在手腕区域是手掌肾区:
1.可治疗腰骶及脊椎病症
2.头面侧部区域病症
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4.其他关节相关病症
【腕顺穴】主治
1.腰骶脊椎区域:腰痛、腰酸、僵直性脊椎炎、颈椎、胸椎、腰椎、尾骶骨痛。一切脊椎病症
2.头部侧面区域病症:头痛、眼花、三叉神经痛、面瘫、耳鸣、耳聋、中耳炎、颈项扭转不灵、落枕、肾虚牙痛,【鼻出血】(特效)
3.泌尿、生殖系统:
男子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肾炎蛋白尿】、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
4.其他关节病症
坐骨神经痛,对侧踝关节炎、【痛风】、脚掌不能弯曲,眼睑麻痹、膏肓痛。
【临床应用及处方】
1.【耳鸣】可以用驷马 三重 腕顺
2.【便秘 】可以使用 腕顺 三其 四花 门金
3.【颈椎病】可用腕顺 火串火陵火山 二角明
腰灵:腰上的毛病一扎就灵
腰为肾之府,肾主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本穴又可以治疗肛门病症百试百灵。
解剖:前腕皮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
腰灵一穴—横纹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再内侧五分处是穴。
腰灵二穴—在腕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处是穴。
腰灵三穴—在腰灵二穴外侧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大肠经。
穴性:通经活络,疏导腑气。
主治:急慢性肾盂肾炎、腰酸痛、痔疮、习惯性便秘。
针刺法:直刺二分—三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麻电感。
穴位主治及应用
【腰灵穴主治】
(一)急慢性肾盂肾炎、任何腰酸、腰痛、腰椎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
(二)痔疮、习惯性便秘。
(三)尿频 、尿急 、尿痛。
(四)胃病、胃炎,胃痛。
注意: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用一吋针直刺五分即可
【腰灵穴临床运用配穴】
(一)强直性脊椎炎。腰灵配正脊,天生绝配疗效显著。
(二)肾炎肾结石。腰灵加腕顺,手解,马金水马快水,水金水通。
(三)便秘,痔疮加三其、腕顺。
(四)胃痛、胃炎加土水、土胃。
正脊:修正脊椎骨
【正脊穴】
【穴位位置】:
正脊一穴:于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二寸处。
正脊二穴:于正脊一穴直上二寸处。
正脊三穴:于正脊二穴上二寸为正脊三穴。
取穴方法:一寸针,直刺5 8分,中途不行针不捻针。
【正脊穴】正脊有调整端正脊椎的功能、故所有与脊椎相关的病变都可以,也治腰酸痛也治肾炎。
【临床配穴与运用】:
(一)本穴配腰灵穴,能治腰椎骨疾病。
(二)本穴配火陵火山火串,加病位放血,对治疗骨质增生或僵直性脊椎炎,效果更佳。
(三)本穴配肺心穴,肺心穴,制污穴,治疗颈椎骨刺,效显。
【正脊穴主治】
脊椎骨膜炎(骨刺)、脊椎骨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颈项骨刺。慢性肾炎等。
如何预防急性腰扭伤的发生?
1
体力劳动者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生产技术,防止蛮干,杜绝、减少工伤的发生率。
2
尽可能改善劳动条件,以机械操作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时注意力要集中,特别是集体抬扛重物时应在统一指挥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3
掌握正确的劳动姿势,如扛、抬重物时要尽量让胸、腰部挺直,髋膝部屈曲,起身应以下肢用力为主,站稳后再迈步,搬、提重物时应取半蹲位,使物体尽量贴近身体。
4
加强劳动保护,在做扛、抬、搬、提等重体力劳动时应使用护腰带,以协助稳定腰部脊柱,增强腹压,增强肌肉工作效能。若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后,应 洗热水澡以祛除寒湿,消除疲劳 。尽量避免弯腰性强迫姿势工作时间过长
患上腰肌劳损,难以弯腰,给生活中制造了难题,那么怎么做可以缓解腰肌劳损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
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核病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3、针灸必须是专业人员来操作,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反之,如果手法不当,就有可能伤害肌肉,可能加重腰肌劳损病情。
4、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时,热势炽盛,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骨关节急性感染、结核、恶住肿瘤忌用针刹。
5、对于身体过分疲劳和情绪过分激动者以及醉饱之后,应避免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不适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主动运动,有些疾病可作一些被动运动,促进恢复。
6、针灸治腰肌劳损时人体重要脏腑、器官、脑髓、大动脉、某些大关节等处所分布的穴位,都有严格的针刺禁忌,下针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安全。对骨痈疽、骨痨部位、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均禁忌针灸。
7、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只能做辅助治疗,配合推拿、按摩、药补等效果会更好,治疗期间注意避免过劳,减少久坐弯腰的动作,可做适当的锻炼。
腰肌劳损中医有效治疗方法:
1、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到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2、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到5遍,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这是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到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到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这也是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滚、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后外侧依次施术,往返3到5遍,并点按秩边、委中、承山等穴,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用五指并拢,腕部放松,有节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经部位,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5、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加强腰背伸肌锻炼,如仰卧位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到30下。有利于腰背肌力的恢复。这也是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之一。
6.按摩疗法: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髎、环跳、肾俞、 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 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 、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腘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7.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属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 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8.指针疗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 ,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 ,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9.刮痧疗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户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门?腰阳关一段,肾俞?腰根、委中刮拭 ,再刮膈俞,三阴交穴。
看了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女性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2. 中医推拿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分析
3. 男性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4. 针灸实习心得3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