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法。
针灸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揉地循按或叩打。《针灸大成》中曾说明本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
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已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针灸问对》曾说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或拇指指甲,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或用拇指,中指二指固定针身,以食指指尖由上而下刮动针柄。此法可以在针刺不得气时激发经气,加强针刺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针灸问对》云: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十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医学入门》说,本法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感应增强。
6、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注意事项:这些方法都是在基本手法的配合下操作。刮法,弹法适用不宜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适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和震颤法适用于浅表部位的腧穴。通过基本手法和这些辅助手法,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