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针刺治疗阳痿

时间: 2023-11-02 10:49:10

针灸

体针治疗阳痿

主穴:关元、三阴交、蠡沟。

1、命门火衰。

临床表现:阳痿,面色苍白,头晕耳鸣,腰部酸痛,下身怕冷,两腿痿软,精神不振,五更泄泻,夜间多尿,舌淡苔白,脉弱或沉迟。

穴位:肾俞、命门。

2、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阳痿,阴囊潮湿,臊臭坠胀,或肿痛,或瘙痒,肢体困倦,心烦口苦,大便粘滞,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穴位:八髎、阴陵泉。

3、痰阻宗筋。

临床表现:阳痿,形体肥胖,性欲淡漠或全无,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倦怠嗜卧,或头晕头重,心慌心悸,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穴位:丰隆、合谷、中脘。

4、劳伤心脾。

临床表现:阳痿,惊悸怔忡,易惊多梦,气短自汗,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性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

5、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阳痿,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善叹息,舌红苔薄黄,脉弦。

穴位:期门、太冲、阳陵泉、内关。

6、瘀血内阻。

临床表现:阳痿,阴茎或少腹疼痛,或见腰部、足跟疼痛,活动痛减,休息则加重,或见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细涩。

穴位:膈俞、大包、太冲、支沟。

7、肺热伤津。

临床表现:阳痿不举,呛咳少痰,咽喉不利,形体消瘦,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热痛,或伴见两足痿软不用,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穴位:尺泽、肺俞、太渊、照海。

8、惊恐伤肾。

临床表现:阳痿,怵惕不宁,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穴位:神门、内关、胆俞、四神聪。

9、肝血不足。

临床表现:阳痿,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目涩,视物模糊或雀盲,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肌肉跳动,爪甲不荣,舌淡,脉细。

穴位:肝俞、气海。

10、寒滞肝脉。

临床表现:阳痿,甚至阴茎阴囊收缩,少腹牵及睾丸坠胀疼痛,受寒加重,得热减轻,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穴位:气海、大敦。

11、肾阴虚损。

临床表现:阳痿,精神疲乏,腰部酸痛,两足痿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健忘遗精,舌质嫩红,苔少,脉沉细或细数。

穴位:太溪、肾俞。

12、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冷痛,形寒肢冷,咽干舌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淡,苔干,脉沉细。

穴位:肾俞、命门、太溪。

治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无明显阴虚火旺表现者,可配合灸法。每天1次或隔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耳针治疗阳痿

穴位:外生殖器、睾丸、内分泌、皮质下、神门。

治法: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2—3穴,中刺激,留针5—15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其他针法治疗阳痿

1、电针治疗:

穴位:八髎、然谷;关元、三阴交。

治法:二组穴位可交替使用,用低频脉冲电,通电3~5分钟。

2、水针治疗:

穴位:中极、关元、肾俞。

治法:用维生素B1250毫克,或丙酸睾丸素5毫克,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毫克,轮流注入上述穴位,每隔2—3天1次,4次为一个疗程。

3、头针治疗:

穴位:生殖区。

4、埋线治疗:

穴位: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治法:每次取2穴,埋入羊肠线。

5、割治治疗:

穴位:肱二头肌中间。

治疗:以摘除脂肪、结缔组织为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