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吴荣祖是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吴佩衡先生之嫡孙,吴氏中医学第二代学术继承人,其学术思想继承吴佩衡先生的钦安吴氏扶阳派学术特点且有发挥。他精于内、妇、儿、外诸疾,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近3年,侍诊左右,受益匪浅,对吴荣祖自创“小儿复圆汤”运用于疳积的治疗略有体会,就其治疗经验在此做简要论述。
“小儿复圆汤”组方释义
“小儿复圆汤”是吴荣祖之验方。吴荣祖在临证时,针对常见之:饮食不佳,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发育不佳,营养不良(为小儿自身营养吸收不良,非营养摄入不够),腹痛,大便秘结,脾气怪躁等一系列中医儿科谓之“脾弱肝旺”证型的患儿,具有一套理、法、方、药统一的辨证体系,在古方基础上,自行研究总结出“小儿复圆汤”进行治疗,临证疗效颇佳。
吴荣祖认为:小儿者,稚阴稚阳之体也,以初生之朝阳之体而喻之,此阳为初生之阳,娇嫩无比,受不得丝毫邪气之侵扰。若无因早产、发育不良、遗传等先天因素外,此阳受损多为后天调养失宜而致病。
其症状主要有:纳呆瘦弱,便秘咽痛,夜卧不安,汗多腹痛,揉鼻挤眼,多动难静,易感风寒,鼻塞咽痛,甚则过敏喘逆等症。此证以脾虚肝郁、胆胃不调、圆运失常为本,风生虫动,相火不归其位为标,可运用抑木扶土法治疗本证,常用验方“小儿复圆汤”。
吴荣祖以柴芍六君汤为基础,其中柴胡、芍药调疏泄以达木气,升手少阳,降足少阳;六君汤补益脾胃而调整升降,四君健脾左升,陈皮、法半夏和胃右降;佐以乌梅、使君子、炒花椒降甲木(胆)而升乙木(肝),木郁得疏,虫积自化;杏仁、厚朴助肺金之收敛而通肠气;射干、焦柏、砂仁粒、炙甘草,收敛离位相火,降敛扰咽之虚热,阳根下潜,木气之升降自有真基。甚者再佐以川芎、佛手,以疏木调左升、肃金调右降;怀药、扁豆、谷麦芽以实脾益肺。
整方可使中土运化,木气疏达,左升右降,复其圆运。临床观察,小儿经此调理后,呼吸道过敏之咽鼻黏膜症状,咳逆发热,纳呆便秘或便溏,腹痛多汗,夜卧不安等有明显改善,感冒发热频率降低,感冒病势亦减轻,体重增加,气色转正,圆运复矣。在具体临证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小儿”二字,圆运动为生理,运动不圆为病理,运动不圆用药恢复其圆为医理,如此而已。
典型医案
李某,女,2岁2个月,2013年11月5日初诊:患儿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2.2公斤。出生后每月易感冒、发热、抽搐、纳差,上月再次受凉感冒、发热、咳嗽,在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抗菌对症治疗后,热退,咳减出院,近一周来因患儿夜间啼哭、烦躁、食少、偶咳、痰鸣前来就诊。
主要脉症:夜间啼哭、烦躁、性怪、食少、偶咳、痰鸣、头发黄少、干枯、枕秃、肋骨外翻、大便干、小便黄少,体重13公斤,舌淡红苔中根白腻,指纹青紫。
诊断:(脾弱肝旺,风生虫动,相火离位,圆运失常型)疳积。
治则:疏肝健脾,收敛相火,恢复圆运。
方用小儿复圆汤:炒柴胡6克,杭芍6克,陈皮4克,法半夏6克,茯苓10克,太子参10克,炒白术6克,乌梅4枚,使君子9克,炒花椒3克,杏仁4克,厚朴3克,焦柏3克,砂仁粒4克,射干6克,蝉蜕4克,怀药15克,炒扁豆15克,波蔻3克,炒谷麦芽各10克,炙甘草3克。服法:日服1服,每服煎煮3次,分5~6次服用。共计7服。
11月12日二诊:服上方7服后,患儿夜间能安静入睡、烦减、饮食增加,大便正常,已无咳嗽、痰鸣,余症同前。上方去蝉蜕、射干,继服28剂,诸症治愈。
【按】本例患儿为早产儿,系先天禀赋不足。初起以肺炎喘嗽住院治疗,病后致肺脾气虚更甚,肺气虚,子病及母影,响脾胃的健运功能,致脾虚尤甚,由此形成土虚木乘,脾弱肝旺证。脾肺为母子关系,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治疗以健脾柔肝为主,通过扶土抑木以益肺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生理上常表现为“脾常不足”,容易出现脾胃虚弱;在病理上常表现为“肝常有余”。“脾弱肝旺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证候类型,可见于各年龄阶段的小儿,尤为婴幼儿时期最为多见。正常情况下,肝脾二脏生理上相互联系,具有密切关系,脾为土脏,肝为木脏,从五行学说而言,木能克土;在病理上肝脾必然相互影响,脾病可以及肝,肝病亦可传脾,若脾土虚弱,无制于肝木则肝木旺盛,而出现土虚木乘的病理变化;反之,若肝木过于强盛,则致克土太过,造成脾土不足,出现木乘土的病理变化,因而肝旺脾虚常常互为因果。
文源:经典国医学堂,赵老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