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老中医治疗颈椎病效验方

时间: 2023-11-02 16:26:19

一、颈椎病热敷方

处方:蔓荆子50克,川芎50克,乳香、没药各100克,红花90克,丹参90克,防风10克,皂角刺50克,白芷100克。

诸药共捣烂,分成2袋,用布袋装好封口,用蒸锅蒸热,在蒸热时洒陈醋50克。热敷颈部,反复交替使用。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治颈椎病颈部肌肉僵直、活动受限、头晕、耳鸣等。

(大众卫生报,广西壮医医院,主任医师容小翔献方)

老中医治疗颈椎病效验方

二、中药热敷疗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如牵引、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现笔者介绍一种中药热敷疗法,该法是集中药与理疗相结合的一种较为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对颈椎病早期和手术恢复期治疗很有效果。

配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0克,海桐皮10克,刘寄奴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川断6克,黄柏6克,牛膝6克。

将上药打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分为两包,每包加入白酒(有发热症状、骨刺重的改加白醋)20毫升,置入空罐内盖好,放入水中炖热后,先取一包热敷患部(颈椎病痛处),凉后再换另一包,轮流热敷40分钟,一月为一疗程。

功效:使增生骨质软化,以达到控制至消失。

注意事项:皮肤病或溃破者勿热敷。

该方法还可适应肥大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骨刺增生、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疼痛等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大众卫生报,李仲雄)

三、颈椎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

颈椎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治疗方法很多,笔者在临床中用张仲景治痹症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羌活、川芎、葛根、红花、乳香等治疗,屡用屡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出张仲景名著《金匮要略》,由黄芪20克,白芍12克,桂枝12克,生姜12克,大枣8枚组成。此方古人用于治疗痹症。

痹症初起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而闭阻经络气血而致。病初以实症为主,但由于此病在进展过程中反复发作,迁延发展,缠绵不愈,时间一长则可由实症变为正虚邪实。由于此病治之较为困难,反复发作,如病久深入,气血渐耗,则筋脉失养,最后可变为正虚邪恋之症。病人由于此时以正虚为主,所以用黄芪为主药补其虚,用大枣益其气,再加入一些通痹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舒筋通络的药物。此方不仅可治颈椎病,对风湿性关节肿痛等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大众卫生报,杨相国)

四、颈椎病自我穴位按摩法

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如牵引、按摩、理疗、针灸和药物等,这些对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点穴位按摩法,只要找准穴位、掌握手法,便可操作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选穴:自我点穴疗法所用穴位有三:①风池。后发际直上一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②肩井。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连线的中点。③腕骨。手背内侧,豌豆骨前凹陷中。以上穴位按压时均可产生酸胀感。

2、穴位按摩。以拇指或食指尖端作为手法指,先以腕骨穴开始,依次再点肩井、风池穴、先由轻渐重地按压3~5分钟,再在穴位上行顺时针揉3~5分钟,每日早晚各点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痛的病理机制是颈项部之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该病发病之初往往有外感风寒或睡眠落枕等诱因。点穴疗法,具有祛风、通络、舒筋、止痛的疗效。

(大众卫生报,颜士州)

五、中药内服外用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病变所致。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可向上肢放射合并头晕,少数出现四肢麻木无力,颈区活动受限,甚者僵硬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外用合治,收效良好。

外用方:葛根60克,桂枝30克,土元20克,骨碎补30克,水煎。

取500毫升氯化钠空瓶,灌入500毫升热水。煎好的药液将毛巾浸透,取出带有药液的湿毛巾折叠覆盖在装有药液的热水瓶上。让患者仰卧枕入颈部热敷 ,每次30分钟,一日3次。用这种方法可使突出的颈椎间盘回纳,改善颈椎生理孤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肩部肌肉痉孪,解除疲劳,从而改善症状。

内服方:采用《金匮要略》方——瓜蒌桂枝汤化裁:瓜蒌根15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葛根30克,土元12克,乌蛇12克,炒没药12克,川羌活12克,桑枝15克,骨碎补15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枚。水煎服,15天为一疗程。

颈椎病属中医“痉病”范畴,乃津液损伤,营卫不利,筋脉失养,痹阻经络,故项背强直不柔,屈伸不利,甚则项背疼痛。方中瓜萎根清热生津润燥,滋养筋脉;桂枝温通经脉而解肌痉,芍药养阴和营,二者一阴一阳,解肌和里;甘草、生姜即可补益脾胃又可生发津血,甘草与芍药又能酸甘化阴以养筋脉;葛根升发脾胃清阳,濡养筋脉;土元、乌蛇、没药、骨碎补通经活络,活血袪瘀止痛;川羌活、桑枝乃上肢引经用药。诸药合用、配合外用法可迅速改善症状,且疗效显著,以飧读者。

(中国中医药报,陈瑞民,河北省魏县)

六、黄葛舒颈汤治疗颈椎病体会

颈椎病是由脊椎退行性改变引起,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大,其发生的骨剌部位越多,临床症状越重。我经多年临床筛选,自拟经验方黄葛舒颈汤,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3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补骨脂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路路通15克,姜黄30克,秦艽12克,姜黄15克,川芎12克,金毛狗脊30克,炙甘草10克,全蝎3克。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秦艽、路路通、全蝎搜剔经络。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孔明云,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

七、中药沙袋热敷治颈椎病

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由外感风寒,加之劳损所致。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方药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解痉止痛,常可取得显著疗效。

中药沙袋的制作:取伸筋草、透骨草、红花、羌活、木瓜、姜黄、川椒、艾叶、细辛、防风、威灵仙各20克。另取干净细沙250克,一并放入纱布包中,缝好包口。将药包置于蒸笼上蒸约40分钟左右,放入托盘中。

使用方法:患者仰卧床上,将中药沙袋置于颈后部。开始时可垫几层软布,以免烫伤皮肤。颈项可在沙袋上移动以取得舒适的位置,一般热敷40~60分钟。沙袋冷却后可重新蒸热一次。每日睡觉前治疗1次,直至症状明显改善。

注意有下列情况者不宜做中药沙袋热敷: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者;脊髓型患者眩晕恶心明显者;颈椎病有猝倒症状者。

(家庭医生报,作者:天津主任医师,高洪生)

八、中医外治七法,将颈椎病化于无形(摘自《大国医》一书)

国医大师任继学手记:

本证(颈椎病)以颈椎骨增生为病之本,脑髓、心、脾、肝为病之标,经络为病邪传导之路,筋脉、神机、神经为病象反应之枢,本病除内治药物疗法而外,必须采用外治法,其疗法分药物贴敷,按摩方法,内外结合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任继学,摘自《任继学经验集》)

健康攻略

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而且轻重悬殊。轻者颈、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颈背僵硬,胸闷气短,或心悸,或心绞痛,或眩晕、恶心等;重者以步履蹒跚,甚则瘫痪,出现知觉障碍为主。

任继学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太过伤肾,致使精虚髓虚而不能充养于骨,导致骨质退化而成。除此之外,也有因风寒湿三邪相互作用,乘虚侵入人体,使经络气滞而不行,进而生淤致痰,毒伤脊椎而发。过食咸味,也能伤肾入骨,引发颈椎病变。对于本病的治疗,邓老主张内外兼治,尤其对外治法颇有心得。在《任继学经验集》这部作品中,他共总结了10种颈椎病的外治法,我们择其要者推荐给大家。

1、熏洗法

【处方】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药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及痹证型颈椎病。

2、薄贴法

【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药枕法

【处方】当归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乌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红花30克,地龙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灯心草300克,细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参300克,防风300克,莱菔子300克,威灵仙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冰片20克。

【用法】将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芯,令患者枕垫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4、隔姜灸法

【处方】枣核大艾炷18~36壮。

【用法】选用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为主,配合大椎、肩井、风池、肩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个穴位,每穴3~6壮,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药包热敷法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热敷时以皮肤耐受为度,每袋药用2~3天。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6、浴疗法

【处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炙川乌、炙草乌各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7、耳穴压豆法

【处方】王不留行籽。

【用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前后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各型颈椎病。

养生无极限

运动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也大有帮助,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套颈椎病自我康复操,每天坚持做下去,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起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摇头晃脑: 头向左 前 右 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注意腰椎不要用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