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 1922~2008,河北省辛集市人,筹建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学术代表著作有《焦树德用药经验十讲》、《方剂心得十讲》等书籍。
通过40多年的临床,三合汤、四合汤成为我治疗胃脘痛经常使用的方剂,常常收到令人难以思议的良好效果。
今不揣浅陋,把三合汤、四合汤洽疗胃脘痛的一些个人经验,介绍如下:
一、三合汤
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
1、本方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
2、舌脉症: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
3、疾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4、组方: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
(1)良附丸
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等成分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辛热,温胃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
(2)百合汤
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偾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
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
(3)丹参饮
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院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隔,调脾胃。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兼丹参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皖痛,不但能够活瘀定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
以上这三个药方相合,组成三合汤则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
二、四合汤
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10克,五灵脂9~12克,四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主治:同三合汤,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
本方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加蒲黄活血散瘀,五灵脂行血止痛,二药合用,再配合丹参,活瘀止痛的功效增强,对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疗效。
四方合用,既有气药,又有血药,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所以对久治不愈的胃脘痛,能发挥特有的效果。
三、典型病案
张某,女,49岁,演员,初诊日期:1985年10月18日。素有胃痛已五六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渐渐消瘦,面色萎暗,舌苔根部较白,胃部疼痛喜按,得热减轻,脘堵腹胀,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二便尚调。右脉细弦,左脉沉细。于10月4日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溃疡,欲收住院治疗,在等床位的时间内,来找我诊治。
根据其疼痛已久,久病入血,并见痛处固定,脘腹胀堵,右脉细弦,诊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再据其喜按喜暖,知兼有虚寒。治法采用温胃调肝,行气活瘀之法,以四合汤加味,处方如下:
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5克,吴茱萸6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9克,茯苓15克,木香6克。水煎服7~14剂。
进上药后,胃已不痛,精神好转,右脉已不细,弦意亦退。仍感胃部发堵,但己不发胀。
再守上方,稍事变动。上方乌药改为12克,檀香改为8克,砂仁改为6克,五灵脂改为10克,加桂枝9克,苏梗10克。继服14剂。
11月28日住入某医院。自觉症状己消失,遂停中药,12月5日,胃镜检查未见溃疡,不必再治疗,于12月7日出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