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昌吉州中医学会终身理事、新疆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在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一部,获国家专利一项,依据健脾泻浊法治疗血浊的学术思想拟定的经验方:化脂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组成】生大黄9克(后下),茯苓12克,清半夏12克,陈皮9克,炒枳实12克,生山楂12克,绞股蓝12克,草决明12克,炙甘草9克。
【功效】祛痰泻浊,健脾益气。
【主治】血浊,证属脾虚痰湿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滤渣取汤汁450毫升,一日3次,每次150毫升,餐后半小时温服;或开水冲泡500毫升,代茶饮。
【方解】本方以健脾补中为本,祛湿泻浊为标,在“泻实”的基础上兼以健脾清肝补虚。处方以大黄为君,除寒热邪气,逐五脏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六腑以通为用”。大黄正是以其“以通为补”的作用而发挥奇效。茯苓为臣健脾渗湿,尤其宜用于脾虚湿盛。佐以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陈皮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枳实苦而微寒,入脾、胃、大肠经,苦泄力大,行气力强,故为破气之药,性沉降而下行,功能理气除痞,以除胸腹痞满,兼能化痰以开痹,消积以导滞。生山楂能“化饮食,消内积”,又“消滞血胀痛”。绞股蓝性寒味甘苦,无毒,入肺、脾、心、肾经,长于补气养阴,益气健脾,清肺化痰。草决明性味甘、苦、微寒,入肝经,清肝润肠,缓泻而加强泻浊之效,甘草为使,益脾和中,调和诸药。
【加减运用】有饮食停滞者,加入炒麦芽9克,炒神曲9克,可消食导滞;有胸闷者,加入全瓜蒌9克,化痰宽胸;腹胀明显,加入厚朴9克,合以原方中的枳实温胃脘而除胀;睡眠较差并有脉滑者,加入竹茹12克,理气化痰,温胆和胃。
【案例赏析】李某,男,39岁,于 2014年4月26日初诊,正值谷雨节气。主诉:头昏、倦怠无力,反复一年,加重一周。现病史:患者自诉近一年来常感头昏,身体沉重,时有倦怠乏力,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偶感胸闷不适,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黑蒙,无恶心呕吐。实验室血脂检查,提示 TC:5.94mmol/L,TG:2.14mmol/L,HDL-C:0.92mmol/L;BMI指数25.1。刻下,患者形体肥胖,精神尚可,饮食如常,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高脂血症病史3年余,嗜食肥腻之品,查体:T36.7℃,P80次/分,R21次/分,BP128/90mmHg;舌淡,苔白滑,脉小滑。
中医诊断:血浊,证属脾虚痰湿。
西医诊断:高脂蛋白血症。
治法:祛痰泻浊,健脾益气。
方药:生大黄9克(后下),茯苓12克,清半夏12克,陈皮9克,炒枳实12克,生山楂12克,绞股蓝12克,草决明12克,炙甘草9克,全瓜蒌9克,7剂,日1剂,水煎服。
复诊:患者大便较前顺畅,自觉头昏症状明显减轻,胸闷消失,前方去瓜蒌继续服用7剂后,改为李玉贤主任医师经验方,院内制剂“化脂丸”继续口服12周,复查血脂基本恢复正常。
按:由于饮食者,多伤人六腑,临床中,“湿、肿、满”皆可从脾来论治。而内湿之生,多由脾运不健,水谷之湿不化,或由恣食生冷肥甘,痰湿内蕴所致。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津液。其水液运行输布,又依赖于脾的转输上行,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蒸化开合,分清泌浊作用,而其首要尤在于脾胃。脾位居中焦,不但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而且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痰饮乃水湿积聚而成,造成水湿积聚之由,又因于脾胃之虚。如脾胃虚弱,上不能输化散精以养肺,脾肺气亦虚,易受外邪所犯,肺之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功能失职,水液内停聚而为痰饮。
因此治宜祛痰除湿,健脾益气,善用大黄,清代杨栗山谓大黄,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世人但知大黄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大黄与枳实、草决明相配合可使肠中垢腻得以外泄;与生山楂相配合可化积消胀。配合绞股蓝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血脂,同时配合茯苓,加强尿液排泄,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并配伍半夏、陈皮等品而奏奇效。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