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在皮肤科应用非常广泛,如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瘙痒症、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等诸多皮肤病,均有适用之机会。
真武汤方证辨证要点
证候表现在阳虚与水饮内盛两端,如形寒畏冷、面晄无华、倦怠欲寐、身重乏力、面浮肢肿、四肢沉重、小便不利、下利,舌淡暗、舌体胖大、齿印,苔白厚,或白滑润,脉沉细等。若水饮上冲,可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若兼夹表证,可见发热,四肢沉重疼痛等。
真武汤皮肤病辨治心法
1、临床辨证时,不论何种皮肤病,不论皮疹如何,但见以下之突出证候如:如形寒畏冷、面晄无华、倦怠欲寐、身重乏力、面浮肢肿、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舌淡暗、舌体胖大、苔白厚,或白滑润,脉沉细等,均当考虑为阳虚水盛之真武汤证。
不必因疹色鲜红,或肌肤灼热,或瘙痒、疼痛剧烈而一叶障日,或有所顾忌,不敢用此温热之剂。待阳气来复,“离照当空,阴霾四散”,不治皮而皮疹自消,不止痒、痛则痒痛皆除,且形寒畏冷、乏力倦怠诸症亦解。
2、临床实践发现,更多见于本方证基础上,表现诸多与阳虚证相反证候,如:口干口燥、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如水,喜吹空调,甚或背热如灼、口鼻如冒火等貌似火热症状。此亦属阳虚太过,浮阳不敛之象。故不论皮疹如何,但当温之、潜之,收之、敛之,导龙入海,引火归元,于本方基础上配伍龙骨、牡蛎、磁石等介类潜降之品,万不可恣用寒凉,戕伐阳气,导致病情深重难救。
3、以附子止痛为目的,如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附子量必须大,常可用至100克以上,止痛效果极好。依据辨证或再加乌头,其效更显。
医案实录
案一:带状疱疹
李某,男性,36岁,2007年6月16日初诊。1周前出现左胸胁部疼痛,继起红色小疹、水疱,医生给予西药抗病毒、止痛等处理,未见显效。现局部皮肤带状成簇之丘疱疹、水疱,周缘红晕。疼痛剧烈,阵发性加重。口干口淡,不多饮,疲劳甚,小便少。舌淡暗、苔白,脉沉弦细。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佳。
四诊合参,此阳虚水饮之证,治当温阳化饮,给予真武汤:熟附子30克,茯苓50克,白术60克,白芍60克,干姜15克,桔梗20克,生薏苡仁30克,3剂。外用入地金牛酊(院内自制药)外擦。
结果:药后疼痛迅速缓解,自诉已减轻八九成,皮肤略痒。疲劳感明显改善,精神振奋,口干口淡减,小便通畅。前方附子加量至60克,继服4剂即愈。
按:舌淡暗、苔白,脉沉细,疲劳、口淡、小便不利,均少阴阳虚水饮之证。“有是证,用是药”,而不能囿于带状疱疹急性期定属“湿热”、“热毒”一类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或忌于六月夏日不敢使用温药,更不敢使用附子类温阳药。因证选用真武汤,结果效如桴鼓,由此可见辨证的重要性。
案二:泛发性带状疱疹
余某,男性,58岁,2010年10月30日初诊。左腰腹部起带状成簇水疱,疼痛1周来诊。精神稍差,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细。
初诊时考虑体质尚可,无明显虚象,仅予常用之经验方瓜蒌散合桔梗汤加减:瓜蒌30克,红花5克,桔梗30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4剂。外用紫金锭、新癀片茶水调敷。
二诊:药后病情未缓解,原皮损部位水疱未消减,反而增多,累累成片,有燎原之势,疼痛增剧,且于头面、颈、背、腹部散见小水疱,并出现发热。现体温37.7℃,精神状态转为极差,面色虚浮无华,自感极度困倦,一身沉重,来诊时伏于诊桌,无力举头,纳差,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无力。
患者极度困倦,一身沉重,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无力,此少阴阳虚水饮重症,亟宜大剂四逆汤回阳救逆,真武汤温阳利水,五苓散利水解表,故三方合治之:熟附子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15克,泽泻25克,猪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桔梗15克,3剂。嘱护士用无菌针将大水疱抽液后,外用药同前。
三诊:服前药后精神明显好转,疲倦、一身沉重明显减轻,发热已退,疼痛亦明显减轻,水疱大部分干涸结痂。此方证对应,其效即捷。前方桔梗加至30克,以散结止痛,继服4剂。
结果:服药后疼痛减轻大半,患者嬉笑如常,水疱已干涸结痂。此后再予真武汤、柴胡桂枝汤加减,服药月余.疼痛完全消失而愈。
按:泛发性带状疱疹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病情较急重。本案平素并无大患,且初诊时亦未见明显衰弱之象,又因病人太多,疏于诊察,辨证用药欠准。二诊时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发热,水疱泛发,极度困倦,综合征舌脉,全然一派阳衰水饮之象。故急予真武汤合五苓散温阳扶正、利水解表而转危为安。临床证实,对于很多急重症,由于证候出现都很典型,反而容易辨证,对证下药,见效反而快捷。
提示:文章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