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夏桑菊颗粒,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时间: 2023-11-02 21:48:35

野菊花、夏枯草、冬桑叶这三味民间草药制作的中成药,常置身在药店的显眼处。

夏桑菊颗粒,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一、野菊花

为深黄色管状花,质轻,气芳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加重心脏负担而伤到心,消内心烦躁。心开窍于舌,心火一降,还可除口干舌燥。

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故野菊花还可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止痒等。

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目眩晕、胀痛、眼睛发红肿痛等。

故而无论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瘙痒等病症,都可用野菊花之泻火平肝,清热解毒,给人愉快,充满活力。

二、冬桑叶

蚕宝宝食用后,可化为轻薄华丽之纱。质清轻而寒,人参温补,冬桑叶则清补。能清肺泻胃,散风热,凉血明目。

关于散风热,古人认为,箕星是风神,能兴风,散去大地燠热,桑树正是箕星之精,其叶助风散热,治头痛,牙痛,口渴,肺热咳嗽,咽喉红肿等。还用于凉血明目,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头目眩晕等。

《濒湖集简方》载,治迎风流泪,用冬桑叶,煎汤日日温洗。

《养素园传信方》载,治流行性眼干涩红肿:桑叶二张,以开水冲半盏,盖好,待水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擦干;隔三四个小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

三、夏枯草

冬至纯阴之时生,夏至一交盛阳,阴气尽,成熟枯槁。以天地感应之理,可清泄火热而治病。

性味苦辛寒,工作于肝胆经。既是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头痛、头晕要药,又是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致瘰疬痰核等的妙药。

《易简方》载,用夏枯草治目疼,沙糖水浸一夜用。

《闽东本草》载,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二两,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

三味相配,正是中成药夏桑菊颗粒,辛散苦寒,入心肝肺胃,尤入肝与心,能清肝明目,疏风散热,散结消肿,祛痰止咳,解疮毒,除湿气引至的筋骨麻木疼痛。风热感冒,高血压,目赤头痛耳鸣,咽喉肿痛,颈部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均在它的打击之列。

夏桑菊颗粒,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夏桑菊颗粒能治疗哪些病症?

1、去湿热,轻身止痒

若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可引起肢体无力烦重,麻木疼痛,舌苔黄腻。

湿热浸淫肌肤,还可导致疮肿,甚至瘙痒。夏桑菊颗粒化湿清热,正可轻身止痒。

2、平肝阳,治头晕耳鸣,高血压

肝主升,肝阳上亢、痰火上逆,最易行至脑窍,而心火不降,行血功能受影响,均可引起高血压之头痛眩晕耳鸣。同时,肝阳上亢,肝经气血疏泄乏力,气血郁滞不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心烦口苦,少眠多梦等。

夏桑菊颗粒之清肝散热降心火正适宜。

3、疏肝气,降血热,治颈部淋巴结核,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和淋巴结核,与心情不佳关系极大。心情不佳会引起肝气郁滞,导致肝藏血的功能变差,血热妄行化火,外发肌肤而成核肿。肝气郁滞日久,阻塞气机,又会导致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如核桃盘硬核的痰。

由于乳腺和颈部非常接近肝的位置,肝经的循行路线也通过于此,非常容易受到冲击而在乳腺增生痰核,颈部形成肿块。

夏枯草清肝护肝疏肝,散结消肿;野菊花清肝火降心火,防血热妄行化火;冬桑叶补肝阴不足。三味共同疏肝气,降血热,消肿散结,治淋巴结核与乳腺增生。

夏桑菊颗粒,清肝火,降心火是它的一大特色。而肝藏血,主情绪的疏泄。心行血,主神志。血液运行良好,有害物质便难存身。情绪良好,神志清明,又可使病从源头得除。难怪本方可治多种病症。关键它制作时加了蔗糖调味,又常被放置在药店的显眼处,方便人在夏天用其作清凉饮料。

上火喝板蓝根还是夏桑菊?板蓝根和夏桑菊哪个降火好?

上火是中医里面的一类病症,上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非常多的,而且身体上火也分为实火和虚火这两种,实火和虚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体质不同,上火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上火喝板蓝根还是夏桑菊?板蓝根和夏桑菊哪个降火好?
1、哪个降火好
夏桑菊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甘菊。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之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状。
夏桑菊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桑叶,而桑叶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桑叶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
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成药之最。板蓝根的退烧作用即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低烧的情况下,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不但能够有效的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
夏桑菊和板蓝根不可以经常服用,医生建议,凡是药类,不能长时间服用。夏桑菊等凉性药物喝多了会损耗阳气,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上火等的病症建议应从饮食中调节,个人每天的饮食要均衡适量。
板蓝根和夏桑菊虽然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所以对于两种药物要正确的使用。
夏桑菊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主要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也常用于风热感冒。
2、可以经常喝吗
如果没有什么必要,还是不要经常服用夏桑菊颗粒和板蓝根颗粒的好。因为它们都属于药物,相信大家都听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虽然两者都尚不明确有什么副作用,从侧面表明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夏桑菊颗粒和板蓝根颗性凉,喝多了会损耗阳气,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所以不要经常服用,适当喝就好。
夏桑菊颗粒是风热感冒和温病常用的中成药。方中夏枯草为君药,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郁结,降血压,熊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桑叶、野菊花具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疗效,绿原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三味药都有清肝解毒、消炎退热、抗菌之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的药用靶向,相辅相成,共奏“清热祛邪、保津养阴”的功效。
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主要有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
综上,适当服用夏桑菊颗粒还有板蓝根颗粒是可以的,但是不可经常服用,多了会过,会产生一些影响。

哺乳期可以喝夏桑菊颗粒吗

夏桑菊颗粒清热去火,散风热管散热,去湿痹,解疮毒。用以风热感冒,眼赤头痛,耳鸣头晕,咽喉肿痛,疖痈疮毒等症,并能作清爽饮品。但是,哺乳期间能服食夏桑菊颗粒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space

夏桑菊颗粒的使用说明上没有提及哺乳期间的服药,因此有需要的病人最好是还是先咨询医生再服药,假如对宝宝会出现影响就不必服食。

“夏桑菊”源于清朝知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关键由夏枯草、桑树叶和野菊花搭配而成。清热去火,散风热管散热,去湿痹,解疮毒。桑树叶、野菊花均可净透肺络之热,与夏枯草共用,既可清肝热,清目止眩晕;又可消防疏散风寒风热。三药共奏清热去火、清热去火、散风热管散热、解疮毒之效。

夏桑菊颗粒的服食常见问题有: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吃凉性、高热量食物。

2.不适合在吃药期内另外服食滋补养生性中药方剂。

space

3.风寒感冒者不适合,其主要表现为畏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情况严重应在医生具体指导下服食。

5.吃药三天后病症无改进,或病症加剧,或出现新的比较严重病症如胸闷气短、心悸等应该马上断药,并到医院就医。

6.小孩、年老体衰者、孕妇应在医生具体指导下服食。

7.脾胃虚弱,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谨慎使用。

space

夏桑菊颗粒除具备抑菌消炎、抗病毒治疗、解热镇痛功效。还可减少血压,扩大冠脉、心脑血管,提升心脑血管血容量。

孕妇能吃夏桑菊颗粒吗

夏桑菊是由夏枯草、野菊花、桑叶这些成分制成的一种为棕褐色的颗粒,其中桑叶、野菊花具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疗效,夏枯草为君药,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郁结,降血压, 三味药相辅相成,共奏“清热祛邪、保津养阴”的功效。夏桑菊颗粒最大特点在于药性平和,既可清热明目又可润肺养阴,能轻松应对实、虚火,同时还能调节阴阳增强人体抵抗力,不会伤及人体阳气,对人体毫无副作用。当然这是对正常人而言。
那孕妇能不能喝呢?
即便夏桑菊是保健凉茶来的,但也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孕妇不要私自服用夏桑菊,如果只是轻度上火,可以多喝点水,严重的话,要去看医生。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