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上火,不同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有些人火气容易攻窜到咽喉,从而引起咽部干痒疼痛,甚至咳嗽;还有一些人,火气易外达于体表皮肤,形成红肿疼痛的疥疮、痘痘。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些清热解毒、治疗疖肿的单方验方。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诊断依据:
1、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2、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3、分类:
①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②软疖(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③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蛐蟮(蚯蚓)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4、“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方一】
组成:野荞麦根。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外用:以本品加醋研磨,涂抹患处。一日数次。内服:5~6克,研粉吞服,每日一次;或20~30克,每日1剂,煎汤服。
注解:本方适用于各种无名肿毒,亦可用于扁桃体肿大。经多次临床验证,确具神效。
【方二】
组成:黄毛耳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鲜黄毛耳草适量捣烂外敷一天1~2次。
注解:本方适用于各种无名肿毒。
【方三】
组成:白玉簪根。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取白玉簪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一天1~2次。初起能消散,脓成能排脓,亦可治外伤瘀肿。
注解:脓已溃者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方四】
组成:匍伏堇。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取匍伏堇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一天1~2次。初起能消散脓成能排脓。脓已溃者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注解:匍伏堇,别称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白鸡公花,武义俗称抽脓白、白筑脓草。
【方五】
组成:瘦风轮菜鲜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捣烂外敷,一日一换。
注解:瘦风轮菜,别名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野薄荷,武义俗称石头草。本品除适用于疮痈肿毒外,亦可用于以下方面:①用本品鲜草适量,水煎外洗,用于急慢性湿疹、风疹均有良效,风疹1~2天,湿疹3~5天可愈。②用本品适量加入各种伤药中作为药基,可消除皮肤过敏。
【方六】
组成:异叶茴芹鲜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捣烂外敷,一日一换。
注解:异叶茴芹,又叫苦爹菜,武义俗称百路通、三脚葱。
【方七】
组成: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鲜白花蛇舌草适量,捣烂外敷,每天一次。另用30~50克,水煎服,每天1剂。
(以上供方者:俞绶慧)
【方八】疔疮饮
组成:白毛夏枯草鲜品150克或干品50克。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散结。
主治:疔、疮、疖、痈之红肿热痛。
用法:取新鲜白毛夏枯草150克,洗净水煎服,每天服2次,连服5~7天。另用鲜白毛夏枯草30~50克,洗净加食盐少量,共捣烂,外敷疔疮周围,留出疔疮顶部,每天外敷一次,每次外敷5~8小时,直至疔疮痊愈。
加减:如有红肿胀者用量加倍,加适量食盐捣碎敷于患处;如有脓水,加适量海金沙(新鲜)和白糖捣碎敷于患处。
注解:白毛夏枯草,开白花者,武义俗称筋骨草。筋骨草苦寒败胃,对于脾胃虚寒之人,可酌加橘皮10克,辛温健胃以佐制之。
(供方者:王毅英)
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武义单方验方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明焱、李振皓主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