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减?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病叫甲亢但甲减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甲减”全名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机体代谢过程降低的症群。
成年型甲减,其主要症状为:畏寒、乏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体重增加、眼睑浮肿、毛发稀疏、皮肤干燥、声音嘶哑、食欲差、便秘、性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引起心包、胸腔积液,甚至发生粘液性水肿昏迷,可危及生命。
甲减治疗主要是固冲任,调气血,扶脾温肾。
甲减偏方处方1: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24克、当归12克、炙甘草6克、柴胡6克、升麻6克、巴戟9克、杞子9克、陈皮3克,水煎服。
甲减处方2:煅牡蛎30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怀牛膝12克、生白芍12克、宣木瓜12克、茯苓皮12克、郁金12克、全当归9克、杜红花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疲乏、下肢疲软、面略肿去怀牛膝,加仙灵脾12克、红参1.5克、黄芪12克、党参改15克、茯苓皮改15克、煅牡蛎改60克。)
甲减处方3:党参10-30克、黄芪15~30克、仙茅9克、仙灵脾9-15克、菟丝子9-12克、熟地9~12克,水煎服。(阳虚甚者加熟次块6~9克,肉桂6-9克、桂枝6~9克;浮肿明显者加茯芩15~30克、泽泻15~30克。)
甲减处方4:黄芪18克、茯芩30克、白术24克、首乌24克、泽泻9克、桂枝9克、山药9克、淫羊藿9克、菟丝子12克,水煎服。
甲减处方5:党参20克、黄芪30克、桂枝5克、制附片1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良寒、肢冷、浮肿减轻可加麦冬12克、玉竹12克、五味子5克。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所致的机体代谢串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简称甲减。根据发病年龄、病理生理改变的不同,又将本病分为呆小病、幼年型和成年型三类。
1、四减幼年发病:因甲状腺激素影响脑发育及骨馅形成,所以幼年发病者智力障碍、痴呆、身材矮小、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大外伸,表情呆滞、聋哑等较多。
2、四减成年发病:起病缓慢、隐袭。早期轻微者由于垂体代偿性分泌TSH增加,尚能维持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表现为出汗减少、乏力、怕冷、嗜睡、智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严重者呈黏液性水肿面容:面颊及眼睑浮肿、眼裂变窄,鼻翼及唇变厚,舌大而发音不清,声音嘶哑,毛发稀疏干脆,睫毛和眉毛外1/3脱落。皮肤呈蜡黄色,粗糙而少光泽、干而厚、冷而鳞屑多,以手、臂、股部明显,有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为反应迟钝,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视、听、触、嗅觉均迟钝,伴耳鸣、头晕。患者可呈抑郁,易激惹、痴呆、幻觉、精神失常。跟腱反射减退,脑电图异常。血液系统表现较轻,中度贫血,少数可有恶性贫血。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顽固性便秘,少数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泌尿系统表现为肾血流量降低,酚红试验延缓,轻度蛋白尿。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缓、心音低钝、心输出量减低、循环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P-R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加。
3、甲减实验室检查
(1)血清T、T4测定,轻症T4降低、T3正常,重症T3、T4均降低。
(2)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佃显著增高者为原发性甲减TSH<10uL/ml,而丁T3、T4降低,则为垂体TSH储备功能降低,属下丘脑或垂体性甲减为继发性。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如TSH原来正常或偏低,在TRH刺激后引起升高,并呈延迟反应,示病变在下丘脑;如TSH刺激后血中TSH不高或呈低弱反应,示病变在垂体;如TSH原属偏高,TRH刺激后更明显,提示病变在甲状腺。
(4)血浆蛋白结合碘(PBI)测定:多在3—4ug/dl以下。
(5)基础代谢串(BMR):常在—35%--45%或更低。
(6)血脂测定:血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常增多。
1、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史,可诊断本病。
2、甲状腺摄碘率曲线低平或T3、T4及基础代谢率降低,可确诊为本病。
3、通过TSH含量测定及TSH兴奋试
验后甲状腺摄131碘串的测定,来鉴别和区分原发性甲减、继发于丘脑疾病的甲减和继发于垂体疾病的甲减。
1、西医药治疗:本病治疗为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先从小剂量开始,甲状腺片每日15-30mg,以后每1—2周增加15—30mg,最终剂量为120-240mg/日,待症状改善、基础代谢串恢复正常,剂量减至维持量90—180mg/日。
也可用T3或T4治疗,还可用T4:T3按3-4:1的比例配成合剂或片剂,棍合剂的优点是近似内生性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黏液性水肿性昏迷需抢救,以T3、T4鼻饲或静脉给药。
2、中医药治疗:
(1)气血两虚:神疲乏力,少气懒盲,反应迟钝,面色萎黄,纳呆便09,手足不沮,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黄芪、丹参各30克,山药、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当归各15克,川芎10克,肉桂5克,砂仁、甘草各6克。
(2)脾肾阳虚:精神淡漠,神疲嗜睡,畏寒肢冷,面色斌自,皮肤粗糙,肿胀,腹胀,纳呆,腰脊酸痛,面部臃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而缓。
治法:温肾助阳,益气健脾。
方药:附子、桂枝、仙灵脾各10克,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茯苓、熟地、菟丝子、泽泻各15克,砂仁、甘草、干姜各6克。
(3)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怕热,视物不清,口干舌燥,月经量少,舌偏红少津液、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肝。
方药:熟地、山药、枸杞子、白芍、炒枣仁、菟丝予各15克,杭菊、山萸肉、肉苁蓉、鹿角胶各10克,黄芪、丹参各30克,柴胡、甘草各6克。
1、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孕妇要供应足够碘化物,妊娠后期应适量加服碘化钾。
2、以手术或3碘放射治疗甲亢,必须恰当处理切除的多少和碘的剂量,以免处理过当,导致本病的发生。
1、甘草人参汤:生甘草10克、人参8克加水适量煎汤。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2、二仙苁蓉汤:仙茅、仙灵脾、肉苁蓉按2:2:3比例配方,水煎取药液浓缩,和莲子肉100克同煎。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症见面浮苍黄或淡白无华,形似满月,神疲乏力,肢软无力,手足麻木,少气懒言,头昏目眩,四肢不温,纳呆腹胀,口淡无味,畏寒便溏,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见崩漏,舌质淡胖,苔白滑或薄腻,脉弱或沉迟无力。
4、小豆煮鸡汤:雄鸡五只去毛、内脏,洗净后入锅,加水、赤小豆100克同煮,炖烂食,并饮汁。主治甲减;症见面浮肢肿,神疲乏力等。
5、山里红鸡汤:红花锦鸡儿、山里红适量煎汤服。功能平补阴阳。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症见头晕目花,皮肤粗糙,干燥少汗,动作迟缓,神情呆板,面白无华,头发干枯、稀疏、色黄,声音低嘎,大便秘结,舌淡苔少,脉迟细。
6、六味地黄粥:六味地黄丸100克,红枣10颗,红糖2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熬粥作饮。早、晚餐服,1剂/日,2周/疗程。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7、生脉桂圆粥:龙眼(桂圆)肉50克,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共加水适量熬粥。服200毫升/日,1个月/疗程。功能温补心肾,强心复脉。主治心肾阳虚型甲减;症见形寒肢冷,心悸怔忡,面白虚浮,动作懒散,头晕目眩,耳鸣失聪,肢软无力,嗜睡息短,或有胸闷胸痛,脉沉迟缓微弱,或见结代,舌淡色暗,苔薄白。
8、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加水适量,慢火热汤。常饮。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9、当归羊肉汤:精羊肉90~120克,当归10~15克,生姜3片,同煮。食肉喝汤,1次/日。主治甲减;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10、红枣粥:大枣15颗、龙眼肉30克、粳米60克共煮粥。早、晚餐服食。 主治甲减伴贫血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鉴别诊断?
甲减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需要和下列一些情况鉴别。
1.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 (normal thyroid sick syndrome)
一些急性或慢性非甲状腺疾病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成或代谢,临床表现代谢低减和交感神经反应低下,如怕冷,乏力,水肿,食欲不振,便秘等表现,测定血清T3和(或)T4低下,容易误诊为甲减,单纯T3低下称为低T3综合征,严重者还可以表现T4低下,称为低T4综合征。
当机体严重消瘦,长期饥饿,慢性疾病和严重感染,心肌梗死等疾病,体内5脱碘酶活性下降,而5-脱碘酶活性上升,使体内T4向T3转化减少,向rT3转化增多,甲状腺激素测定发现为T4,T3下降,但TSH不升高,其中T3下降更为明显,当原发疾病治愈后,T4,T3恢复正常,这与一般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甲减不同,后者TSH是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时,T3在3~4天内下降50%,但TSH不升高,当原发疾病治愈后,T3恢复正常,鉴别低T3综合征或低T4综合征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的血清T3,T4下降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性措施,人为的加服甲状腺激素制剂以提高机体的代谢率,必然会加剧原发疾病的病情。
2.慢性肾炎
甲减病人因水钠潴留表现为皮肤苍白,水肿,贫血,高血压和血胆固醇升高,有些病人还伴有尿蛋白阳性,所以常常被认为是肾病,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常常会表现甲状腺激素测定异常,主要是血清T3下降,这是机体降低代谢率的保护性反应,肾炎水肿多半是可凹性,甲减水肿多半为非可凹性,甲减和肾炎都有浆膜腔渗液,但甲减的血浆蛋白正常,而肾炎的血浆蛋白是低的,甲减病人除了水肿外常伴有怕冷,食欲低下,皮肤粗糙,心率慢,便秘等代谢低下的表现,而肾炎蛋白尿明显,临床上只要考虑到甲减,实验室检查不难鉴别诊断。
3.贫血
约有25%~30%的甲减患者表现贫血,贫血原因是多种的,甲减病人多见于女性,常伴月经量多,经期长,导致失血过多,同时食欲减低,营养不足和胃酸缺乏更加重了贫血,而贫血在中年妇女又十分常见,不被引起重视,贫血患者常常同时伴有怕冷,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所以不少甲减常被长期误诊为贫血,而得不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原发甲减的甲状腺激素是低下的,TSH是升高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原发甲减贫血中有5%~10%患者因叶酸缺乏表现大细胞贫血,在铁剂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大细胞贫血的可能。
4.浆膜腔积液
甲减发生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是由于淋巴回流缓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浆膜腔黏蛋白和黏多糖亲水性,TSH刺激浆膜腔中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从而使透明质酸酶分泌增多,引起腹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关节腔积液,浆膜腔积液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两个或多个出现,甲减发生浆膜腔积液常常被误诊为结核,恶性肿瘤,尿毒症,心包炎和结缔组织病等,甲减的浆膜腔积液中蛋白含量高,细胞计数低,胆固醇含量和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对利尿药治疗不敏感,凡遇有不明原因的浆膜腔积液病人,均应测定甲状腺激素,除外甲减的可能性。
5.特发性水肿
甲减病人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透明质酸和黏多糖,具有亲水性,阻塞淋巴管,引起黏液性水肿,多数表现为非可凹性水肿,病人常常因症状不特异,长期查不出原因,被误诊为特发性水肿,对TSH刺激效应更强,尤其在一些流产和分娩后的妇女,测定甲状腺功能就不难将垂体瘤和甲减相鉴别,有时甲减病人由于手足肿胀,唇厚舌大,声音嘶哑,手足增大,又有蝶鞍增大,会被误诊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但甲减病人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正常,甲减病人怕冷,便秘,心率缓慢等症状是与肢端肥大症不同的,激素测定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6.垂体瘤
长期甲减病人,尤其是儿童患者,垂体可以表现增大,有时会被误诊为垂体瘤;原发甲减长期血T4下降,垂体TSH细胞增生肥大,致蝶鞍增大,一些女性病人由于月经紊乱和泌乳,实验室检查发现催乳素轻度升高,被误诊为垂体催乳素分泌瘤,甲减患者由于TRH升高,TRH刺激催乳素(PRL)效应比对TSH刺激效应更强,尤其在一些流产和分娩后的妇女,测定甲状腺功能就不难将垂体瘤和甲减相鉴别,有时甲减病人由于手足肿胀,唇厚舌大,声音嘶哑,手足增大,又有蝶鞍增大,会被误诊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但甲减病人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正常,甲减病人怕冷,便秘,心率缓慢等症状是与肢端肥大症不同的,激素测定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7.抑郁症
甲减病人发生在老年人中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甲减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老年病人症状不特异,病程进展缓慢,不容易被发现,怕冷,迟钝,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睡眠不好和抑郁等症状,被诊断为老年性抑郁症,对抑郁症表现的老人要考虑甲减的可能性,甲减患者单纯抗忧郁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