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肘尖穴:化痰消肿,瘰疬、痈疽、肠痛、疔疮

时间: 2023-11-03 06:10:13

【精确定位】肘尖穴属于经外奇穴,肘尖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胳膊肘处,屈肘时,位于尺骨鹰嘴的尖端。

肘尖穴:化痰消肿,瘰疬、痈疽、肠痛、疔疮

【简易取穴】屈肘,摸到肘关节的最尖端处,即为此穴。

【名词解析】“肘”,指肘关节。“尖”,高或顶端的意思,肘尖穴位于尺骨鹰嘴的尖端,故名“肘尖”。.

【功效主治】增强手臂关节灵活性。主治淋巴结核、痈疔疮疡。

【配伍治病】肘尖穴配睛明穴、攒竹穴、委中穴、合谷穴治目风肿痛。

【养生妙法】气血亏虚引起的淋巴结核,手术治疗后,选用由黄精、何首乌、黄芪、蜂蜜等制成的益气养血膏外敷肘尖,有很好的疗效。

颜面部疔疮简介

目录1拼音2颜面部疔疮病因病机3颜面部疔疮诊断4颜面部疔疮鉴别诊断5颜面部疔疮辨证论治 5.1内治法5.2外治法 6颜面部疔疮预防与调摄附:1治疗颜面部疔疮的穴位 1拼音 yán miàn bù dīng chuāng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颜面部疖、痈。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该病病情变化迅速,易成走黄危证。颜面部疗疮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生在眉心的,叫眉心疔;生在眼胞的,叫跟胞疔;生在鼻部的,叫鼻疔;生在迎香穴的叫迎香疗;生在人中的,叫人中疗;生在人中两旁的,叫虎须疗;生在口角的,叫锁口疔;生在唇部的,叫唇疗;生在颏部的,叫承浆疔;生在地角穴的,叫地角疗等。

2颜面部疔疮病因病机 本病总以火热之毒为患,常见有下列两种原因。

1.感受火热毒邪,蕴结肌肤:感受火热之气,或因昆虫咬伤,或因抓破染毒,毒邪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本病。

2.脏腑蕴热,火毒结聚:七情内伤,气郁化火,火炽成毒,或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脏腑蕴热,发越于外,火毒结聚于肌肤而发为本病。

头面乃诸阳之首,火毒蕴结于此,则反应剧烈,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毒邪易于扩散,有引起走黄的危险。

3颜面部疔疮诊断 多发于唇、鼻、眉、颧等处。

初起在颜面部的某处皮肤上突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渐渐红肿热痛,肿胀范围在3—6cm左右,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可伴恶寒发热。约5—7天,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此时可伴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约7一10天,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随之肿消痛止,身热减退而愈。

凡颜面部疔疮,症见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场,以致头面耳项俱肿,伴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胁痛气急,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等症状,此乃疗毒有越出局限范围之象,是为走黄。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症状严重者应做血细菌培养。

4颜面部疔疮鉴别诊断 一、疖突起根浅,肿势限局,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二、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粒样脓头,脓头逐渐增多,溃后呈蜂窝状,红肿范围常超过9—12cm;多发生于项背部;发展缓慢,病程较长。

三、疫疔初起皮肤患处为一小片红斑丘疹,痒而不痛,其后周围迅速肿胀,中央呈暗红色或黑色坏死,坏死周围有成群灰绿色小水疱,形如脐凹,很像种的牛痘;并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具有传染性;从事畜牧业者发病为多。

5颜面部疔疮辨证论治

5.1内治法

(一)热毒蕴结疮形如粟粒,或痒或麻,可见红肿热痛,肿胀范围3—6cm,顶高根深坚硬;伴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感受火热之邪,热毒蕴于肌肤,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气不通则肿,血不通则痛;火为阳邪,性热而色赤,故皮色红而灼热;毒邪炽盛,与正气相搏,故伴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

(二)火毒炽盛疔肿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出现脓头;伴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火毒炽盛,邪热鸱张,故肿胀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出现;热毒内结,耗伤津液,故见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为热象。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若壮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

5.2外治法

初起箍围消肿,用玉器散以金银花露或水调敷,或千捶膏盖贴。

脓成则提脓去腐,用九一丹、八二丹撤于疮顶部,再用玉器膏或千捶膏敷贴。若脓出不畅,用药线引流;若脓已成熟,中央已软,有波动感时,应切开排脓。

脓尽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红油膏盖贴。

6颜面部疔疮预防与调摄 1.平时不要过食膏粱厚味。

2.全身症状明显者,宜卧床休息。

3.发生在口唇四周“危险三角区。者,切忌挤压碰撞,以防“走黄”。

4.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食烟酒、辛辣、鱼腥等物,忌房事和愤怒。

治疗颜面部疔疮的穴位 大肘尖 ,当尺骨鹰嘴的尖端。主治瘰疬,痈疽,肠痈,痈疔,疔疮,痈肿,霍乱等。拼音:zhǒujiān代号:EX...

灵台 和外科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身热,脊背强痛,痈疽,疔疮,胸胁胀满,胃痛,疟疾,咳嗽,气喘,疗疮,气喘不...

温留 流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腹胀,肠鸣,腹痛,鼻衄,肩臂酸痛,肩背酸...

逆注 流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腹胀,肠鸣,腹痛,鼻衄,肩臂酸痛,肩背酸...

池头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