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由此可见,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关注背部,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大椎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
长痘:肠道宿便便堆积,毒素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肺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
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候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心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
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肝区:明显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脾区: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
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肾区: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
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泠,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妇科:八髎穴突出、发青、发黑、长痘。
内分泌失调、宫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下肢循环不好。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1、头区捏诊时肌肉粘连有结节点,容易头晕、头疼、失眠、颈椎劳损。
2、上肢区有结节点或条索状物,容易有肩周炎或手臂麻木等问题。
3、肺区捏诊时肌肉粘连有结节块,多有咽炎、鼻炎、便秘,皮肤干燥过敏,易长粉刺、痤疮。
4、心区有结节点,容易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乏,面无光泽。
5、肝区肌肉粘连有疼痛结节,易上火,情志抑郁或亢奋。容易面黄长斑,口干口苦,易怒,易犯乳腺方面的疾病。
6、胆区有颗粒状或条索状物,易患胆囊炎、胆结石,免疫力不好。
7、脾区、胃区肌肉紧张,有异常结节,易脾虚,腹胀,营养不良,胃纳差,食欲不振,或多食善饥。
8、大肠区、小肠区肌肉捏不起来有结节,易便秘、便溏;肠炎或面色苍白,体虚乏力。
9、肾区有结节点或疼痛,表示腰酸背困,精力不足,性功能下降,月经不调。
10、膀胱区捏诊时疼痛,易患妇科疾病,小便不利,腰骶骨疼痛。
11、下肢区捏诊时酸胀疼,多为腿部经络不通,易有坐骨神经痛、腰疼、腿疼或静脉曲张。
另外捏胸部膻中穴有胀感,易心慌胸闷,免疫力不好。抓捏腹部胃区时,肌肉多而厚硬者,代表胃有寒结。抓捏腹部腹哀穴时,感觉肌肉紧张粘连,多代表脾虚。
养生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让人健康长寿。很多病人和学生经常问我,养生应从哪方面入手呢?我反问他们:“你们说老人与年轻人有什么区别?”
我们现在看一看,人体衰老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头发或白或枯,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肌肤干皱不润,无光泽,牙齿脱落,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肌肉松软,消化吸收能力差,动易气短,大小便不固,胆小怕事,喜安静,易骨折,性功能减退,生殖能力丧失,抵抗力下降等。整体形象:精气神不足!
一、中医养生就是养肾和脾胃
肾其华在发,肾虚则发不华;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虚则双耳难聪二阴难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余,脑为髓海,肾虚则骨枯不坚,牙齿不固,脑衰健忘,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目为肝窍,精血亏则目视不明;肾主水,肾虚则皮肤干皱难润;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虚则生长发育停止,性愿望与生殖功能减退或丧失;肾主纳气,肾虚则气短易喘。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消化吸收能力差乏,气血生化不济,肌肤少气血滋养而干枯无泽;脾主肌肉与四肢,脾虚故肌肉松软,四肢喜静恶动,至于胆小怕事,抵抗力下降,更是气血不足使然。
从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到,中医养生其实就是养肾与脾胃!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肾气又称真气,元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被认为后天之本!而中医养生不就是求源固本吗?我们把根本固在了阳世,阴间还能轻易请走你吗?当然,也不是中医养生其他脏腑就不管了,只是这两脏乃中医养生的要害而已。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静静养心,以气和顺养肝,以吐纳养肺!
二、如何判断脾胃虚弱
吃有益的食物就能身体健康吗?那可未必。食物是吃下去了,可是如果不能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吸收,食物的益处不能为我们所用,再好的食物也无用。所以在食补之前,我们首先要有健康的脾胃,才可以正常运化营养精微。
脾有运化、升清、统血的功能;胃有受纳、通降的功能。脾与胃相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会导致其功能失常,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输布,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有三个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脾胃是不是虚弱:看手、看眼袋、看舌头。
1
手
看手时,首先看手的食指(即食指)。示指可以反映整个脾胃的功能。如果示指变形,并且小指内侧根的部分有酸痛的感觉,表明消化系统出现了功能障碍。示指靠近拇指一侧的根部有个叫“二间”的穴位,便秘和腹胀的患者长期坚持按摩这个部位,可以减轻便秘。如果示指出现硬块、颜色变紫,表明脾胃虚弱至极,这时常会出现完谷不化、大便溏稀和肚子痛等症状。
看手判断脾胃状况,除了看手指,还要看整个手掌。将+指并拢,观察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缝隙。指缝过大,表明脾胃有问题,患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2
眼袋
眼袋形成的原因是脾胃长期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停留在身体内。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正好是出现眼袋的部位,水湿首先会停留在这里。眼部周围的皮肤较薄、组织疏松,水湿瘀结于眼睛周围,眼睑就会隆起,形成眼袋。
中医判断脾胃是否虚弱,常常会看眼袋。如果要彻底消除眼袋,必须补脾补胃。脾胃强壮之后,运化有了力量,身体内的水湿慢慢减少,眼袋就会消失。
3
舌
舌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健康人的舌质为淡红色;如果舌质偏淡,说明血虚;如果舌质偏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发紫,说明体内有瘀血。脾胃虚弱者的舌质最大的特点是:舌体胖大,舌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这是因为脾胃虚弱后不能运化水湿,水停留在体内,舌头也会变得肥大。肥大的舌头与牙齿挤压,便使舌边缘出现了齿痕。
看舌质的时候还可以顺便看一下舌苔。健康人的舌头上有一层淡淡的、湿润的薄白苔,不燥不滑;若舌苔发黄,说明体内有热;舌苔焦黄,说明体内的热盛;舌苔发白,说明体内有寒;舌苔发黑,说明体内的寒盛;舌苔厚腻,且满布白苔,说明脾胃虚弱。
三、怎么补脾胃
了解了如何判断脾胃虚弱之后,怎么补脾胃呢?
脾胃虚弱的人最怕喝中药,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喝粥。我建议大家在熬粥时加4样食材一一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4样食物按1 : 1: 1 : 1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几勺。这个“四宝粥”对补脾胃特别有帮助。
古往今来,许多医家都将莲子视为补脾胃的第一选择。而山药既补气又补阴,是平补脾胃的良药。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湿。运化水湿是脾的功能之一,人体内的湿气太重会增加脾的负担,祛湿就是为脾减轻负担。芡实与莲子肉的作用相似,也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芡实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是补脾止泻的良药。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补脾胃的方法,就是捏脊,要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部。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及其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走行路线,捏脊可以刺激多条经络,这样就做到了“离穴不离经”。
捏脊的方法很简单,捏起背部的皮肉,再放开,再捏起,不断重复即可。捏脊可以健益脾胃、强健一身之气,能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还有滋阴补血、平抑心火的作用。一般脾胃有问题的人脸色呈土黄色,这类人少言懒动、偏食,捏脊有助调理脾胃。捏脊法对先天脾胃功能不足的小孩也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对小儿疳积有奇效。
四、养肾补肾的办法
1
一则,肾在味为咸
咸伤肾。过咸饮食会伤损神经,导致精亏于下,而虚火上浮,即成高血压、中风等症。
骨折后需忌盐,因肾主骨,骨既已折即不可再伤肾。推之,所有的骨病,包括骨结核、骨癌、骨质疏松等,都需忌盐或少盐,这样治疗效果才好。
即使尚未见肾伤,平时饮食亦需少盐。现代研究认为每人每天食盐不可超过六克,这个量不好把握,但总需注意不吃过咸的食物。
有人说,若做的菜或汤太咸,那我加些水再喝完,是不是会好些。这样做其实没有意义,因为进入体入的盐并没有少。
久病重病患者最需忌咸,需以清淡饮食,慢慢调理,并配合喝五谷粥,自可痊愈。并且,凡属肾病,如各种急性或慢性肾炎、肾衰、肾功能减退等等,都需忌盐至病愈。若不能忌盐,轻则病情缠绵难愈,重则导致不可预计的恶果。现代研究认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能吃太咸的,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其实这也是咸伤肾的体现。
中医认为,若邪气入肾,其病状多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肿胀、身体沉重、喜睡、骨痛等。再者,若属肾阴虚,则表现为目眩、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头晕耳鸣、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若属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阳痿遗精、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凡有此类症状,皆需注意少吃或不吃盐,以免过度伤肾,影响病情康复。
中医认为:甘胜咸。甘味可缓解咸味的泻肾效果。肾虚之人,不妨适当吃点味甘色黑之物,可利用甘胜咸的功效以取得补肾效果。其实“黑五类”等养肾食物多属味甘。
2
二则,肾在志为恐
恐会伤肾。恐则气下。人遇到恐惧时,往往会出现下肢酸软,几乎站不起来,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恐伤肾的表现。
肾不容易养好,需努力避免伤肾。因此,容易出现恐惧的事情需尽量避免。
比如,不要一个人走夜路。夜属阴,特别是在山林中夜行,若人体阳气不足,则易受夜之阴气侵袭而生病。若心中存有鬼怪,在夜里行走会自己吓唬自己,更会伤肾伤精。特别是夜里一个人经过坟地,最属养肾的大忌。
有人恐高,若站在高处下望则下肢发软。如此则尽量不要站在太高往下看,以免因恐惧而伤身。比如上数百米的东方明珠,恐高的人最不宜去。
恐怖片很是流行,我非常不能理解。把自己吓得不敢关灯睡觉,不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这又何必呢。看一次恐怖片会形成多年的恐怖记忆,每逢黑暗或一个人睡觉则恐惧,如此会让肾精一直暗耗。
有人喜欢听鬼故事,甚至讲鬼故事。把别人吓得一愣一愣地,自己觉得非常刺激,岂不知因听了鬼故事而心中产生恐惧,如此亦能伤肾伤精。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我想怪力乱神属于虚妄之事,既伤肾气,又无益于人生进取,何必要说呢。
有人喜欢吓唬别人,先藏在某个角落,等人走过来,突然跳出来吓人;或者,穿着鬼怪的衣服在晚上跳出来吓人;甚至医学院里有学生躺在尸体解剖室里,乘人来学习里突然坐起来吓人,如此等等,为了自己寻求刺激而伤损别人的肾精,十分不应该。人受恐惊,轻则心神不属而心慌心悸,重则胆破肾虚而致昏迷、死亡。
中医认为:思胜恐。大家还记得杯弓蛇影的寓言吧,这就是思胜恐的案例。搞明白了就不害怕了。
3
三则,肾在液为唾
唾液由肾中精气所生。唾液得肾气而最有助于温肾。
平时闲暇可轻轻叩齿72下,然后舌头在口腔内左右各搅动12下,慢慢会产生口水。然后分三小口慢慢地咽下,以意念把口水导入丹田之中。如此做法最可养生,且有助于消化。
吐口水是坏习惯,乱吐唾液既不卫生,又伤肾气。
唾液不吐可以滋养肾气,吐之则伤肾。古人讲:远唾远伤,近唾近伤,不唾不伤。小时候无知,与小朋友们比赛看谁叶唾液吐得远。现在想想,这可不是个好比赛,至少会伤肾。只是小儿肾气健旺,不觉其伤而已。再者,从中医来看,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因为唾液为肾之液,由于心主藏神,精能化气生神,故多唾远唾会导致肾中阴精损耗,即可损气、损神。
唾液与痰不同,若口中有痰,则需吐掉,此与吐唾液无关。
4
四则,肾在色为黑
黑色养肾。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的说法,认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其实就是黑色入肾的体现。
养肾,可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 、黑米、黑木耳类黑五类食品等。再如中药里黑色的多有补肾敛肾之效,如熟地、桑葚、鹿角胶、制何首乌等。另外,黑巧克力亦有养肾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其能抗氧化,大概亦是养肾之功效表现吧。且认为巧克力越黑,可可含量越高,其抗氧化作用也越强,尤其珍贵的是完全无糖的纯可可棒。
另外,在欧洲超市里有卖黑莓、蓝莓、 覆盆子等做的果汁饮品,其色黑,其味甘,有不错的补肾效果。
乌骨鸡其骨色黑,入肾,用乌骨鸡炖汤,最能补益肾精。古有成药乌鸡白凤丸,即有养肾调经之效。
养肾之法极多,以上不过略举其要。
再有:久睡会消耗肾中精气,故养肾需忌久睡;亥时睡觉可养肾;齿为骨之余,健齿可养肾;肾其华在发,故养发可养肾;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平时搓耳或按摩阴囊及睾丸周围,即有养肾之功;怡养心神可使心火不妄动,则肾精自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相互转化,伤血即伤精、伤肝即伤肾;肾主水而水性寒,寒又会伤肾,故养肾需保暖防寒;如此等等,都是养肾之方法之一。若以中医之理推而广之,则其中皆有深义。
成人捏脊,有个注意的就是,高血压患者捏脊时最好遵循从上到下的方法捏。其他的包括宝宝都是常规的从下到上捏脊。 成人捏脊有的人觉得舒服,有的人觉得疼痛难忍,而捏脊时有的地方很容易提捏,有的则如一块硬板,皮下肌肉粘连的厉害的就痛,中医讲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所以所有捏起来疼痛不痛的地方都是病灶处,建议减持捏脊,一个星期后你一定能发现改观,夫妻间互相捏脊除了对身体健康又帮助外,还有个好处是增进感情,。当然,实践后一定要给宝宝捏哦,你会有非常惊喜的发现的。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简称AS) 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本病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参考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
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微,早期可有倦怠,体征减轻,或有恶心、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休息后症状往往加重,活动后减轻。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疼,并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屈曲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生,遇暖或休息后减轻。常有复发性虹膜炎并存,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病变若波及肋椎关节,还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或丧失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强直在畸形位,颈腰部不能旋转,侧视时必须转动全身,可出现严重的驼背畸形,不能前视。病变有时也可波及髋膝关节,髋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随着受累部位的骨性强直,疼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而遗留终生畸形。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以往曾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枢型,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测手段的提高,发现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大的区别,故将其定为一种独立性疾病。
现代医学认识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该病变常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到脊柱及脊旁组织,最后引起骨性强直。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关节病,是较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系:
(1)基因因素: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HLA?B27 阳性率高达90%~96%,家族遗传阳性率达23.7%。类风湿者其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2~1 0倍,而强直性脊柱炎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30倍。
(2)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盆腔感染经淋巴途径播散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变。
(3)内分泌失调或代谢障碍:由于类风湿多见于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故被认为内分泌失调与本病有关。但利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激素失调与本症的关系也没有肯定。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的病人患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比率无明显增加或减少。
(4)其他因素:年龄、体质、营养不良、气候、水土、潮湿和寒冷。其它包括外伤、甲状旁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化脓感染等,可能与本病有一定关系,但证据不足。
什么是HLA-B27??
HLA是3个英语单词的大写字头,H代表人(Human),L代表白细胞(Leuc ocyte),A代表抗原(Antigen),即人类白细胞抗原(以下简写为HLA)。HLA是组织细胞上受遗传控制的个体特异性抗原,最早是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上发现的,现在发现该抗原广泛分布于皮肤、肾、脾、肺、肠和心等组织器官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第8次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确定HLA有92个,分属于A、B、C、D和DR5个位点,分别称为HLA-A,HLA-B,HLA-C,HLA-D和HLA-DR。HLA-B 位点有42个,B27为其中之一。现已证明HLA-B27阳性者比HLA-B27阴性者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机会要大得多。
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吗? ?
HLA-B27的意思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也称W-27,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其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且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有50%其HLA-B27 抗原为阳性,而在普通人中仅有3%为阳性。同时尚有其它一些如牛皮癣、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Whipple病等疾病HLA-B27抗原也呈阳性反应。所以说HLA-B27阳性不一定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只是可能性较大。目前HLA-B27仍为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之一。
HLA-B27 阴性者是否也可得强直性脊柱炎?
各国报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差别较大,个别低的报告为22%,多数为90%,也有高达100%的。这些数据从另一方面表明,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78%的患者,不具有HLA-B27,即为HLA-B27阴性者,他们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说明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并非绝对相关。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有下列六项指标:
(1)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正常的骶髂关节几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比脊柱的X线改变更早,这有利于早期诊断。骶髂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三期。早期可见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2)胸椎疼痛及强直。
(3)下腰痛、强直已超过3个月,虽休息也不能缓解。
(4)腰椎活动受限。
(5)胸部扩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继发症。
以上6项指标中第1项再加一项即可确诊。在后5项中有4项也可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拍摄骶髂关节X线片以什么位置为佳?
由X线片证实的骶髂关节炎,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必须条件。因此,选择适当位置拍摄骶髂关节片,最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及程度,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国外经验,摄骶髂关节正位片即足以清楚地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斜位片或其他片无益于提高阳性率,故可不必采用。国内广东汕头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过对比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正位片与斜位片发现,正位片的结果比斜位片好,与国外观察结论一致。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初起时症状轻微,易被忽视。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关节由下而上出现腰椎、胸椎和颈椎症状,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和臀部疼痛、发僵,约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腿屈侧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经分布范围),但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经过数月或数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持续性腰、胸或颈部疼痛,常在半夜痛醒并有翻身困难,需起床活动方能减轻。随着病情发展,胸椎和肋椎关节受累后可出现呼吸不畅或束带状胸痛,病变波及颈椎则颈部活动受限,最后整个脊柱都可能僵直,有的合并严重的驼背畸形,以致患者站立或走路时,眼不能平视,仅能看到自己足前小块地面;胸腹腔容量缩小,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明显障碍。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发生眼炎吗??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的一种炎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眼球疼痛,充血和畏光。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多数患者的虹膜睫状体炎发生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出现之前数日或数年,此时很难断定虹膜睫状体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关;也有病人在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出现后数日至20年才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炎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双侧交替发作,炎症持续时间一般半月左右,也可能非常顽固,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但很少导致失明。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炎或脊柱炎的症状轻重,没有明显关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选用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来阻止本病的发展,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强化锻炼及维持良好的姿势与功能,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具有较强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25mg,每日3次,餐后即服。扶他林的抗炎和止痛效果较消炎痛更强,副作用少,并有缓释剂型,每日服药次数可减为2次,扶他林肠衣片剂量为25~50mg,每日3 次,值得临床应用。其它对强直性脊柱炎较好的抗炎药物有萘普生、布洛芬等。以上药物应连续治疗几个月,至症状完全控制或消失后再逐渐减量,最好以能控制症状的最小量维持一段无症状期,如半年左右。使用上述药物均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头痛及浮肿等。治疗前后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可用皮质激素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骶髂关节炎或脊柱炎,不是用皮质激素的适应症。因为以上表现用非激素抗炎药物和柳氮磺胺吡啶可收到明显效果。故从关节病变考虑,不适于用激素治疗,但约有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一旦经过眼科医师查明为虹膜睫状体炎,就应该开始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用0.5%可的松眼液点眼,每日4次。有些病例则需服用强的松进行全身性治疗。这些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补肾壮腰为主要治疗原则,兼以清理痰火。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丸合二陈汤加减,偏于肾阴虚者以知柏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热甚者,可加黄柏、知母、生地、玄参、石膏以清热滋阴;痛甚,加细辛、桂枝、延胡索以通络止痛。单味雷公藤煎剂有一定疗效。局部可用舒筋活络药膏如宝珍膏、定痛膏外敷,或用麝香风湿油涂擦均可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可进行哪些非药物治疗??
理疗和按摩对本病的治疗均有辅助作用。常用的有红外线照射、超声波、微波、蜡疗、热水浴、离子导入等。患者还可自行按摩,用手掌按摩关节的皮肤、按捏肌肉。理疗及按摩均能起到活血化瘀、放松肌肉、扩张血管、改善血运、促使炎性产物吸收的作用。畸形顽固进展时,可用支架或器械矫正。对畸形不甚严重,存在时间不太久者适用皮牵引或骨牵引,髋关节可用4~6kg,膝关节2~4kg。保守治疗无效的可行滑膜切除术、关节清理术、松解术、融合术、成形术及关节置换术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应坚持运动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人及家属,常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使病变关节长期处于完全或基本不活动状态,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使本来并不严重且有可能完全恢复的关节、肢体,实际上处于活动度丧失的残疾或残废状态。正确的方法是积极接受抗炎药物治疗,使关节疼痛得以控制,并及时、谨慎地渐进地进行关节活动。病变急性期,每天1~2次轻柔地帮助关节活动,使之刚达到出现疼痛的程度,有助于减轻关节挛缩。不运动时,应将急性发炎的关节置于适当的位置和(或)用夹板制动,以备将来发生不可避免的挛缩、畸形又无法矫正时,多保持一些功能。在病变的亚急性、慢性期,应坚持四肢及脊柱的伸展运动,并根据疼痛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次数、时间及频率。应让患者知道,坚持各部位的活动锻炼十分重要,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和停止药物治疗后,仍应长期坚持运动,尽可能保持各关节处于正常功能状态。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进行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是有效的,能缓解疼痛,帮助脊柱及双髋关节恢复运动功能,减轻僵硬,防止驼背畸形的发生或减缓畸形的发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患者俯卧位:上胸部及大腿前分别垫2~3个枕头,使前胸及腹部悬空,两手臂屈肘置于头前。医者站于旁,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两侧,用扌衮法上下往返治疗,同时另一手掌在背部沿脊柱按压,按压时要配合病人呼吸,当呼气时向下按压,吸气时放松。
(2)接上势:用指按法按压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秩边、环跳、居?FDDD?等穴。
(3)患者仰卧位:用扌衮法治疗髋关节前部,配合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被动活动。再拿大腿内侧肌肉和搓大腿。
(4)患者坐势:医者站于后方,用扌衮法施于颈项两侧及肩胛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仰活动,然后按揉或一指禅推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数次,再拿风池及颈椎两侧到肩井。
(5)接上势 :嘱患者两肘屈曲,抱于后脑枕部,两手指交叉握紧。医者站于背后,以膝部抵住患者背部,再以两手握住患者两肘,作向后牵引及向前俯的扩胸俯仰动作。在进行这种被动活动时,患者要配合呼吸运动(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俯仰5~8次。
(6)患者坐位:将腰背暴露,上身前俯,医者站于旁,用肘压法施于脊椎两旁。再直擦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横擦骶部,均以透热为度,可加用热敷。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综上所述,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寒湿痹阻,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则是造成本病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怎样认识的?
(1)病因
对于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总括国内外研究报道,大概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基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比类风湿关节炎有更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其家族集合度约为40。AS病人HLA-B27抗原为阳性者,在其一级亲属中,约51% HLA-B27抗原为阳性。
②感染因素:有人认为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男性病人多为前列腺精囊炎引起,其感染可能通过淋巴或静脉先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等病变。
③其他因素:包括外伤、甲状旁腺疾病、肺结核、铅中毒、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局部化脓感染、内分泌及代谢缺陷、过敏等,都可以是本病的致发因素,但证据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证实。
(2)病理
尽管AS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但在早期,二者的病理却很相似。二者都以增殖性肉芽组织为特点的滑膜炎开始。此时镜检可见滑膜增厚、绒毛形成、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炎细胞多聚集在小血管周围,呈巢状。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之处为在附近骨质中也可发生与滑膜病变无联系的慢性炎性病灶。
病变多由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侵犯腰椎、胸椎,最后颈椎。肩、髋、肋、胸骨柄体等关节和耻骨联合也常被累及。约25%的病人同时患膝、踝等周围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病变则与类风湿关节炎截然不同。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破坏较轻,因而很少发生骨质吸收或脱位,但关节囊和韧带骨化却十分突出。因而最后容易发生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韧带、肌腱、关节囊与松质骨结合部的病理改变很有特点。该处的肉芽组织既破坏松质骨,又向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内蔓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骨质生成过多、过盛,新生的骨组织不但填补松质骨缺损处,还向附近的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内延伸,形成韧带骨赘。
韧带骨赘(包括肌腱和关节囊骨赘)的增生和发展,最后可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此种变化,在髋关节最明显。
强直性脊柱炎的心脏病变颇具特点:即主动脉瓣肥厚、纤维化最突出,主动脉环扩大伴以Va lsalva窦膨隆,主动脉中层的弹力纤维破坏后被纤维组织代替。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如何?
强脊炎(AS)是病因不明的常见疾病。本病患病率根据人口性别和年龄的构成而异,但本病多见于男性,从1959~1982年根据五位作者统计男女之比9∶1~14∶1之间。又据Kellgren综合不同作者有关报导,本病患病率平均约占人口的0.1%,如此推算全国10亿人口将有强脊炎患者100万之多。
全国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协和医科大学张乃峥教授调查北京郊区正常人群发病率为千分之3~千分之5;曾度余报告正常人群发病率为千分之1.97,孙贵田报告为千分之0.6,张风山报告北方高寒区为千分之0.9;山西交城郭来旺报告千分之0.2。上述报告远比欧美加拿大白种人患病率1%为低。性别为男女比例8.7∶1~19∶1。
原发性AS通常在10岁和20岁发病,但是幼年AS(幼年慢性多关节病的一个亚类)可在更小的年龄发病,继发型发生于任何年龄。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要做哪些检查?
(1)血沉检查:早期和活动期,80%的病人血沉增快;静止期和晚期血沉多降至正常。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蛋白稍增加(45mg%~60mg%),尤以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病例多见。
(3)组织相容抗原检查:最近研究发现,90%以上的病人,其组织相容抗原HLA-B27为阳性,正常高加索系白人中仅5%~6%阳性。
(4)X线检查
①骶髂关节的改变: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早期骶髂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间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②脊柱的改变:a.纤维环的改变:纤维环骨化是本病特点之一,最常见于晚期病例。当整个脊柱的纤维环都发生骨化时,脊柱外观上和竹子一样,故称为竹节样脊柱。b.前椎体炎及方椎:椎体前上下缘骨质腐蚀、消失,加上前纵韧带后方骨质新生,因而使椎体前缘的正常凹陷消失,变成平直,故椎体在侧位X线片上呈方形,有的甚至向前方凸出,故称为方椎。c. 关节突间关节的改变:先发生关节腐蚀,继之关节间隙狭窄,最后形成骨性强直。d.椎旁韧带骨化:继纤维环骨化后,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前纵韧带等都相继骨化。e.椎体破坏和脱位:整个脊柱骨性强直后,胸椎部位可出现疲劳骨折。在骨折早期的X线片上可见与脊柱结核类似的破坏,日后出现不规则的骨痂,但绝不出现寒性脓肿阴影。如拍照前屈及后伸位像,可见已经骨化的椎弓也有不规则的骨折线通过。个别晚期病人,可发生与类风湿关节炎类似的环枢椎半脱位。
③髋、膝关节的改变:髋关节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关节囊膨隆和闭孔缩小。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晚期可见髋臼内陷或关节呈骨性强直。膝关节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可发生骨性强直,强直多在屈曲位。
④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坐骨结节的肌腱附着处骨质不光滑,有不规则的腐蚀和新生骨,骨的外形呈绒毛状。跟骨结节跖侧腱膜的附着处,可见巨大韧带骨赘,骨质致密和不规则腐蚀。
特殊的X线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何意义?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用SPECT 检查: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1985)制定的诊断标准(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
①症状:以两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②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③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RF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
④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
a.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b.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间隙模糊。
c.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
(2)国际上的诊断标准
①罗马会议(1963)制定的诊断标准
a.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休息也不缓解。
b.胸部疼痛及僵硬感。
c.腰椎活动受限。
d.胸廓扩张活动受限。
e.虹膜炎的病史、现象或后遗症。
双侧骶髂炎加上临床标准之一,即可认为强脊炎存在。
②纽约会议(1973)修定的临床诊断标准
a.腰椎在所有三个方面(前屈、侧弯、后挺)的活动皆受限,Schober试验阳性。
b.胸腰部或腰椎疼痛或疼痛病史。
c.胸廓扩张受限。
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AS)
(1)Ⅲ 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和至少具备一项临床表现。
(2)Ⅲ Ⅳ级单侧骶髂关节炎或Ⅱ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具备临床标准①(Schober试验阳性) ,或具备临床标准②和③项。
可疑的强直性脊柱炎(AS)
Ⅲ 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而不具备临床标准。
以上标准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能机械照搬,仍应全面考虑后决定。例如症状首现于45岁以后,很少可能为强直性脊柱炎。病史中有虹膜炎、眼色素层炎者,有跟腱炎者,有家族史者,都支持AS的诊断,这些对早期诊断更为重要。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有:
(1)骶髂关节结核:病人常有结核接触史或患病史,或同时患有肺或他处结核病。绝大多数(98%)为单侧性,而且女性病人较多。X线片关节一侧骨质破坏较多,常可见死骨。关节破坏严重者可发生半脱位。如有脓肿或窦道鉴别就更容易。
(2)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也常见于女性病人,因女性盆腔感染机会较多。初起时局部疼痛较著,发热,白细胞增多,以后炎症可转为慢性。X线片上早期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关节边缘腐蚀、致密、硬化或发生骨性强直。病变常为单侧性,腰椎及胸廓活动正常。
(3)致密性髂骨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产后发病者更多,常为双侧性。症状多比较轻微,血沉一般不快。X线片上髂骨一侧明显致密,致密带上宽下窄,略呈肾形,其凹侧面向关节。关节间隙尚好,腰椎活动正常。
(4)脊柱结核:病人也常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患病史,或同时患有肺或他处结核病。脊柱活动受限仅见于受累局部,驼背多呈角形。X线片上椎体及椎间盘破坏明显,常见死骨及脓肿阴影。
(5)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多急骤,体温迅速升高,白细胞增多,局部疼痛明显,椎旁肌肉痉挛,脊柱活动明显受限。身体其他部位常可查出化脓感染病灶。X线片可见椎体或椎间盘破坏,常见死骨和脓肿阴影。晚期骨致密明显。
(6)脊柱增生性关节炎: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脊柱活动轻度受限,驼背畸形不明显。好发于颈椎和腰椎。X线片骶髂关节正常,或仅下缘有骨赘增生。脊柱可见多数间隙狭窄及骨赘增生,骨赘向横的方向发展,与纤维环的韧带骨赘不同。病人血沉不快。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虽然现阶段不能治愈,但多数病人能生活得很好。
(2)对病人进行有关疾病科普教育有利于控制病情。
(3)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关节外表现的早期认识和治疗更是如此。
(4)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控制疼痛和炎症反应。
(5)每日体疗有益于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减少畸形和维持良好的胸廓扩张度;游泳是很好的全身运动。
(6)髋关节置换术和脊柱关节矫形手术,有一定益处。
(7)对病人进行心理的、社会的和家庭的支持有利于治疗。
(8)对AS的家族史了解和AS病人亲属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家族聚集性和AS病人亲属中被误诊或未诊断的病人。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如何辨证论治?
(1)风湿寒邪外袭
主证:背腰拘急疼痛,或连髋股,或引膝胫,或见寒热,腰背觉冷,遇寒则重,得温痛减,脉浮紧,苔白腻。
主证分析:寒湿之邪,侵袭腰背,痹阻经络,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背腰拘急疼痛且感觉冷;得温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益凝滞,故疼痛加重;风湿寒邪或留于髋股,或下注膝胫,故痛引髋股或膝胫;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故见寒热。脉浮紧,苔白腻为风湿寒邪侵袭之象。
治则: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方药:三痹汤加减。
独活10g,秦艽12g,细辛6g,川芎10g,当归12g,熟地15g,芍药10g,茯苓12g,桂枝10g,杜仲12g,牛膝10g,党参12g,黄芪12g,续断12g,防风10g,制川草乌各10g。
方解:方中独活、细辛、川乌、草乌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桂枝温经通络,为主药;熟地、续断、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芍药、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以助主药驱邪外出;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之风湿寒邪从外而解。诸药合用,扶正祛邪,共奏疏风散寒、祛湿?/t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