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zhù),别名骨会。大者,多也。杼,本义是指织布的梭子。《气穴论》中记载:“督脉别经、手足太阳三脉之会,故为经脉之大机杼也”。《难经》中记载:“骨会大杼”。大杼穴的气血物质为人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汇合之处,变化为水湿之气,表现出“水曰润下”的特性。
大杼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灵枢•海论》和《灵枢•背俞》等篇中,为手、足太阳经之交会穴,督脉之别络。《针灸聚英》记载:“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热甚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仰……”。
大杼穴位于在人体的后正中线的两旁,第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共两穴。在取穴时,可稍低头,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即是。
1、腰背痛。《针灸甲乙经》记载:“腰背痛,大杼主之”。大杼穴沟通了人体中手足太阳、阳明、少阳三条阳经,可以调节全身阳气。其中它所属的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为一身之藩篱。腰背疼痛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阻滞于足太阳经脉,导致背部气血运行不畅,营卫不和,“不通则痛”。因此针灸大杼穴可以激发全身阳气,具有通阳散寒、活血通经之功。
在治疗上,通常与委中穴(腘横纹的中点处)配合使用,“腰背委中求”,取意为上病下取。腰背疼痛的患者常常在大杼穴附近按压触摸可以找到条索状物,可以在此处用拇指进行点按,以局部酸胀感为度,持续5分钟左右,可以缓解症状。
2、膝关节痛。《素问·骨痛论》记载:“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杼穴在其背内”。中医学上将膝关节疼痛的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大杼穴为“骨会”,气血精微物质在此处汇聚。因此,针刺大杼穴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强筋健骨。且大杼穴为水湿之气的汇合之处,针刺大杼穴可以通利膀胱、三焦、小肠,可通利湿邪,因此常用大杼穴来治疗膝关节疼痛,僵仆不能久立的患者。
在治疗上,通常将大杼穴与阳陵泉穴配合使用,因为阳陵泉穴为“八会穴”中的“筋会”,大杼穴为“骨会”,两者配伍使用,为筋骨同治。
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在按揉、弹拨大杼穴的同时,还可以采用艾灸疗法,借由艾灸的温热作用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自我保健时,通常使用艾条进行温和灸:取一条艾条,点燃后,将点燃的一端置于大杼穴的上方,约2~3厘米,以有温和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艾灸约10~15分钟。
3、项痹。《外台秘要》中记载:大杼穴主“颈项不可俯仰”。大杼穴位于肩背部,可以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运行,且其为手足太阳之会,所以针刺大杼穴还能通阳散寒,是临床上治疗颈项部疼痛的常用穴位。
在治疗上,一般配合后溪穴使用,因为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大杼穴也是督脉的别络,后溪穴与大杼穴配合使用,可以增强疗效。在自我保健时,可以按摩、拍打大杼穴,每天拍打2~3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
按摩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按摩之后酸痛感会明显减轻。也可以在局部进行刮痧治疗,在大杼穴周围涂抹刮痧油,然后由上向下进行推刮,直至局部皮肤潮红、出现痧斑,用力均匀柔和,不可过分追求“出痧”,在大杼穴处可以进行重刮,或使用刮痧板进行点揉,每次治疗约10~15分钟。
4、咳嗽、哮喘。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是由于外邪侵袭,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大杼穴位于背部,其前方为肺脏,因此大杼穴可以改善局部脏腑的经气运行,宣肃肺气。此外,大杼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可以调节足太阳经脉的阳气,驱邪外出。在治疗上常可配合尺泽穴使用,因为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合主逆气而泄”。“逆气”就是指气机上逆的疾病,即咳嗽、哮喘。在自我保健上,除了可以进行拍打大杼穴,还通常采用敷贴的方法进行咳嗽和哮喘的治疗。
中医学将皮毛归于肺主管,通过敷贴来刺激局部皮肤,可以达到调理肺气的作用。在操作上,通常将白芥子、细辛按5:1的比例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和后,贴于大杼穴上,持续约30分钟,以夏季操作为宜。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
学会自我按摩的五大好处
速查表
阅读导航
第1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穴 通畅肺腑无阻碍
尺泽穴 腹痛发热首选穴
孔最穴 久坐不痔的秘诀
列缺穴 “列缺”霹雳,阴霾消散
经渠穴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穴 气血不足太渊相助
鱼际穴 失声莫担心,鱼际在手边
少商穴 没事常掐,感冒不来烦
第2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穴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问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穴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穴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穴 肠胃健康,一身轻松
曲池穴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穴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穴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穴 抛掉鼻炎鼻塞的烦恼
第3章 足阴明胃经经穴
承泣穴 还你一双明亮的眼睛
四白穴 明目养颜的好帮手
地仓穴 祛风、治感冒,地仓有疗效
颊车穴 口眼歪斜按颊车
下关穴 要想口耳好,按摩下关少不了
头维穴 头痛不可怕,头维赶走它
人迎穴 咽喉肿、高血压,人迎有办法
第4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穴 要想止血快,马上按隐白
太白穴 消除湿疹有太白
公孙穴 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三阴交 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阴陵泉穴 让您便便畅通
血海穴 清血利湿,血海本事
府舍穴 腹痛不愁,府舍解忧
大横穴 大肠疾病找大横
周荣穴 让您心平气顺
大包穴 常按大包穴,睡觉更安稳
第5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穴 按压极泉,强健心脏
青灵穴 祛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 常按少海,疼痛不来
神门穴 宁心提神疗效好
少府穴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少冲穴 急救中风,要掐少冲
第6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穴 昏迷不用怕,少泽唤醒他
后溪穴 腰痛按后溪,为您解忧急
阳谷穴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养老穴 晚年体健靠养老
小海穴 按小海,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穴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天宗穴 美体健胸按天宗
肩中俞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颧髎穴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听宫穴 耳朵聪灵听力好
第7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穴 还您一个明亮的世界
眉冲穴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曲差穴 鼻窍通透有曲差
五处穴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承光穴 止痛祛热,还您快乐
通天穴 鼻内畅通无阻
攒竹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天柱穴 头脑清楚,天柱帮助
大杼穴 祛热祛痛,大杼常用
风门穴 治疗感冒,风门疗效好
会阳穴 止血治痔疮,全都找会阳
承扶穴 臀部减肥按承扶
殷门穴 强健腿腰,殷门有绝招
委中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穴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穴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穴 祛除头痛,神采飞扬
昆仑穴 常按昆仑,清晨睡安稳
申脉穴 宁神止痛不眩晕
至阴穴 难产别发愁,至阴有特效
第8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穴 缓解腰酸背疼就找涌泉
太溪穴 治疗生殖系统病的好手
复溜穴 肾脏功能的调理师
筑宾穴 筑宾帮您,安心宁神
横骨穴 摆脱男人难言的痛苦
大赫穴 男性健康的福星
气穴 专治生殖泌尿疾病
肓俞穴 告别便秘的痛苦
商曲穴 帮你解决腹痛的烦恼
神封穴 咳嗽气喘点神封
俞府穴 胜过止咳良药
第9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穴 让全身重新焕发活力
曲泽穴 速效“定心丸”
内关穴 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大陵穴 让你口气清新每一天
劳宫穴 手瘁难忍,重掐劳宫
中冲穴 迅速降低体温就找中冲
第10章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穴 调整身体内分泌
液门穴 清火散热的“牛黄解毒片”
中渚穴 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疾病
阳池穴 提高怀孕妈妈的幸福度
支沟穴 摆脱便秘痛苦的秘密
天井穴 清热凉血,调理麦粒肿
消泺穴 不花一分钱的减肥法
肩髎穴 上班族的好帮手
颅息穴 耳呜耳痛揉颅息
角孙穴 让眼睛不再受“伤害”
耳门穴 护耳有绝招
丝竹空穴 头痛了点,头晕了还点
第11章 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穴 为你擦亮“心灵的窗户”
悬颅穴 注意力集中不走神
悬厘穴 结束头痛烦恼,提高工作效率
天冲穴 牙龈肿痛快找天冲
阳白穴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目窗穴 眼睛疲劳不再用滴眼液
风池穴 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肩井穴 防治乳腺炎有特效
环跳穴 轻松解决腰腿疼痛
风市穴 中风瘫痪有望行动自如
阳陵泉穴 抽筋痛苦及时了
阳辅穴 增强你的腰肾功能
足临泣穴 脚上功夫治头痛
足窍阴穴 止痛定咳顺气必点穴
第12章 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穴 小腹疼痛有特效
太冲穴 药物降压之外的好方法
曲泉穴 解决男女生殖系统问题
足五里穴 让排尿不再困难
阴廉穴 给女人多一点呵护
中封穴 关爱男人每一天
章门穴 五脏病变的“门户”
期门穴 疏肝利气化积通瘀
第13章 督脉经穴
长强穴 通大便,疗便秘,止腹泻
命门穴 关乎生命存亡的“命门”
身柱穴 小儿止咳定喘有特效
大椎穴 小儿感冒发烧不再犯愁
哑门穴 声音沙哑不必苦恼
脑户穴 头痛感即刻减轻的方法
风府穴 感冒头疼不再打针吃药
强间穴 让你睡好自然心情好
百会穴 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前顶穴 头晕头痛找前顶
神庭穴 头晕呕吐眼昏花,神庭一针病如抓
水沟穴 紧急救命它最及时
第14章 任脉经穴
会阴穴 专治男女性功能障碍
中极穴 妇科疾病不用愁
关元穴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阴交穴 腹泻不止轻揉阴交
神阙穴 肠炎腹痛腹泻有特效
上脘穴 增加你的胃动力
膻中穴 减肥不点增肥点
廉泉穴 治疗舌头不听使唤
《打开五脏说养生(黄帝内经中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
前言:中医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玄学、伪科学?
序: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由来
一、清(清毒)
二、调(和调)
三、补(养正)
第一章 21世纪的健康经济学: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第一节 清算你的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一、巨星仙逝,驾鹤西游
二、赚钱容易,赚健康难
三、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四、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自测”
第二节 制订个人及家庭健康计划
一、漠视保健预防的中国人
二、公共营养师。为个人与家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第二章 清毒篇: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第一节 健康人体如何排毒?——六大排毒系统的养护之道
一、人体垃圾输出网——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的排毒流程
2.肥胖加重排毒负担
二、人体解毒的将军之官——肝脏
1.强大的解毒功能
2.顽强的再生能力
3.酒精是肝脏的天敌
4.肝损伤的种种表现
5.保肝护肝的保健之道
三、人体的血液过滤网——肾脏
1.憋尿约等于“吸毒”
2.充分饮水,排除肾毒
3.多吃补充肾气的食物
四、废物垃圾的代谢通道——肠道
1.肠健康自测
2.粪便里有什么?
3.人体宿便,百病之源
4.什么人宿便多?
5.促进排便,顺利排毒
五、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
1.皮肤的排毒代谢作用
2.皮肤的基本结构
3.促进皮肤的代谢作用
六、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肺脏
1.肺脏最容易被污染
2.身体的废气——呼气与放屁
3.协助你的肺脏排毒
第二节 毒素垃圾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饮品、家居用品与仪容化妆品的种种危险
一、五脏六腑毒素知多少
二、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第三节 人体的代谢消化过程
一、食物在口中的消化过程
二、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三、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第四节 多吃肉食的危害——相当于慢性自杀的“自体中毒”
一、自体中毒:慢性自杀的“毒药”
二、淀粉+蛋白质=难以消化
三、多吃肉食的危害
第五节 你吃的“健康”吗?——无处不在的食物污染
一、多吃零食的危害
二、多吃腌制食品的危害
三、多吃油炸食品的危害
四、吃变质油粮的危害
五、重金属污染
六、土地污染
七、农药污染
第六节 你的家居环境“健康”吗?——无声无息的家居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
二、室内污染
三、洗涤剂的伤害
第七节 你喝的“健康”吗?——触目惊心的水质污染
一、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
二、如何选择健康的饮品?
第八节 你的仪容“健康”吗?——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女人的脸
一、越描越黑的化妆品
二、引发皮肤过敏的三大物质
三、强碱性化妆品的危害
四、能引起皮肤痤疮的化妆品
五、动物油脂类化妆品的危害
六、选择植物配方的化妆品
第九节 你的心理“健康”吗?——体壮日“健”,心怡日“康”
一、不良情绪产生毒素
二、压力导致体内垃圾
三、来自生活的四种主要压力
第十节 形成体内垃圾毒素的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观念因素
三、习惯因素
第十一节 如何清洁体内垃圾?
一、把握毒素入口关:科学地吃,吃健康的食物
二、把握毒素出口关:及时排泄体内垃圾。疏通经络
第十二节 十二时令季节排毒法
一、春季排毒法
二、夏季排毒法
三、十二时令养生排毒法
第十三节 最佳健康食物排毒法
一、车前子壳:肠胃的“清道夫”
二、草莓:水果皇后
三、沙棘:藏药“圣果”
四、日常生活中的排毒养颜水果
第十四节 饮茶排毒法——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一、茶叶的药用价值
二、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第十五节 睡眠排毒法
一、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二、睡眠有助于身体代谢排毒
三、作息养生提倡睡“子午觉”
四、如何改善睡眠?
第三章 调和篇: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第一节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颜面色诊,察言观色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
一、调节“阴阳平衡”
二、调节“免疫力”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调节“正邪平衡”
五、调节“五脏平衡”
第三节 调节“酸碱平衡”
一、如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二、酸性体质的危害
三、酸碱性食物如何辨别?
四、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1.为什么人体会酸化?
2.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第四节 调节“免疫力”
一、你的免疫力下降了吗?
二、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三、损害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节 调节“五脏平衡”
一、调节五脏六腑的必修课“藏象学说”
1.五脏:心、肝、脾、肺、肾
2.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体五官与九宫七窍
二、十二脏腑分工协作
三、五行养生中的“生克乘侮”
第六节 将军之官:肝系统的调节
一、了解自己的肝系统
二、肝主疏泄,影响健康
三、肝主藏血。影响健康
四、促进脾胃运化
五、肝脏的解毒免疫作用
六、肝脏的再生能力
第七节 营养肝系统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固本培源,自主健康
一、我国居民的肝病现状
二、肝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令
四、饮酒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
第八节 肝系统与氨基酸
一、生命的基础一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蛋白质的缺乏与过量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5.膳食参考摄入量
二、蛋白质的基础一一氨基酸
1.三大类22种氨基酸
2.氨基酸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3.氨基酸从哪里来?
三、各种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1.青少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2.中壮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3.老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四、重要的“L-半胱氨酸、L-丙氨酸与牛磺酸”
1.L-半胱氨酸与L-丙氨酸
2.牛磺酸
第十一节 君主之官:心系统的调节
一、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二、心系统对生命的独特意义
三、心华、心窍与心液
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大蒜油:血管的“清道夫”
4.沙棘籽油:生命的“软黄金”
5.银杏:植物界的千岁寿星
第十二节 仓廪之官: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后天之本
二、食物在体内的运化过程
三、脾系统与四肢肌肉
四、对脾胃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作用
1.长寿=“肠”寿
2.膳食纤维是肠内有益菌的重要食物
3.减少食物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
六、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
1.便秘的危害
2.清理肠道的方法
3.将衰老制止在肠道中的双歧杆菌
4.双歧杆菌的“营养餐”:低聚糖
第十三节 相傅之官:肺系统的调节
一、肺为“相傅之官”
二、肺主一身之气
三、肺主皮毛
四、肺部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呼吸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十四节 作强之官: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先天之本
二、循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循环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四章 补养篇:虚则补之,损则益之
第一节 中医“八法”之“补法
一、均衡补充,细胞再生
二、合理搭配。协同作用
三、中医“八法”之“补法”
四、“春困秋乏”。四季养生
第二节 “补”,从体质养生开始
一、中医养生的“体质”指的是什么?
二、各种体质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
第三节 八种体质的补养要领
一、阳盛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二、阳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三、痰湿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四、阴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五、气郁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六、气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七、血瘀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八、血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第四节 食品+保健品=清调补节食养生
一、神奇的清调补节食养生现象
二、到底该不该吃早餐?
三、节食方案(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第五节 要健康更要长寿——不容忽视的保健食品
一、是药三分毒
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三、人们为什么需要保健食品?
四、营养保健食品的优点
五、正确使用保健食品
第六节 调节人体五大系统的补养食物
一、大豆(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肽):豆中之王
二、糙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预防食品
三、芦荟:一种“神秘的植物”
四、螺旋藻:全球最理想的食品
五、燕麦: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六、蜂王浆:蜂王幼虫的高活性美食
七、油菜花粉:人体的“完全营养库”
八、玉米:食品之王
九、南瓜:糖尿病人的佳品
十、薏仁:养颜美容,延年益寿
十一、莲子:补中益气,养心益肾
十二、灵芝:被称为瑞草、仙草的灵芝草
十三、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的三大补药
十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十五、山药:保护身材的使者
十六、枸杞子:百果之王
十七、肉桂:南方的人参
第七节 人体五大系统容易缺失的补养矿物质
一、钙: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
二、维生素C:抗氧化的人体卫士
三、锌:人体的“生命之花”
四、铬:远离糖尿的病矿物因子
目录:
第一章:白领每天坐6小时以上易早死 专家:女性或不孕
第二章:上班族路上的3大不良习惯
第三章:减压抗衰老 白领午休4方法
身为白领,最大的特点就是坐,不需要走动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行,但是你知道吗?专家最近表明,白领坐得时间超过六小时以上很有可能会早死哦!
白领每天坐6小时以上易早死 专家:女性或不孕
最近有网友多次转发这一条微博:?【白领每天坐6个小时以上易早死】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一项研究显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可能增加早逝概率,女性风险更高。久坐的女性容易造成血流不畅,导致输卵管不通,最终不能怀孕。?
虽然微博所述有点夸张,但是都市白领们每日工作确实?压力山大?,长时间面对电脑,很多人年纪轻轻很就落下一身职业病,颈椎病、鼠标手、视疲劳、腰背酸痛等等。好不容易下了班,已是一身疲倦,健身保养似乎逐渐成为一种奢望。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一项研究显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可能增加早逝概率,女性风险更高。协会针对12万人,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与每天保持坐姿3小时以下的女性相比,每天坐6小时以上的女性死亡概率高37%。男性则每天坐6小时以上,比坐3小时以下者死亡概率高18%。
惊人案例:10年老网迷?坐死了?
去年5月15号,失踪10年、刚被家人找到8天的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不满32岁的男子王刚,在家中悄然离世。其家人称,失踪前的王刚身体很健康。是什么原因让他变成这么一副样子?原来,王刚沉迷网游,10年间,他不是在网吧就是在游戏厅。能被家人找到,还是因为5月7号在网吧突发疾病,警方联系到了他的家人。
王刚住院后,医院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初步检查,就发现王刚患有左侧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肺结核、双肺损毁、结核性脑膜炎、肛周寒性脓肿等病症,随时有生命危险。结果,仅仅和家人团聚了8天,王刚就去世了。
久坐引发的常见病:颈椎问题、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痔疮、肌肉萎缩、高血压、冠心病、大肠癌。
对于网上流传?白领每天坐6个小时以上易早死?这一话题,龙虎网生活频道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张朝晖副主任。张副主任特别提醒白领们,坐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别闲着,简单的穴位按摩就可以有效养身防病。
网友热议:白领直喊?活不起了?
?天啊天啊!我还怎么活呀??这则消息一转播到微博上,绒绒花@007就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就对着办公室的同事一阵大喊。看了微博上的内容,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怎么活得起哟!?
绒绒花@007是一家通信公司的程序设计,办公室有7个成员,早晨9点开始上班,到下午5点30分下班,除了吃饭、上厕所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坐着的。这几年,大家都喊腰酸脖子痛,可还真没人对他们说过,坐久了还会早死。
?我这张椅子,原来觉得好舒服,可现在才觉得,简直要人命呀。一坐上去,就像是有针在扎一样。?绒绒花@007说,其实自己不太完全相信这种早死的说法,可心里到底有些阴影,现在真不敢坐得太久了,否则,就觉得怪怪的。
专家说法:久坐早死,真有这回事
专家们从自己的临床科室及专业学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坐久了,真的会死人的。
心内科专家:肺栓塞几分钟就能要人命
心内科专家耿召华说,久坐会让血管产生栓塞。因为全身的静脉需要通畅的血液循环,而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会让静脉内的血流粘稠度因为长时间的不运动,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血栓。血栓逐渐累积增大,最后从血管壁上脱落,并随着静脉游走,一旦游走到了肺动脉,或者心脏处,发生医学上所称的肺栓塞,就会让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氧而死亡。
这种情况死亡率相当高,一旦抢救不及时,可能几分钟就会让人窒息而亡。
肿瘤科专家:久坐会让免疫细胞懒散下来
有很多因为久坐而产生的慢性病也会危及生命,因为速度慢,反而容易被忽视。
肿瘤科博士金丰说,久坐确实与癌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久坐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让身体中的免疫细胞变得懒散,有了变异细胞也懒得去清除,这样一来,很多病毒和细菌乃至癌细胞,都会在温水一样舒服的坐姿中,慢慢地侵蚀掉我们的健康身体,这也是久坐造成人早死的原因之一。
世卫组织:2020年七成疾病都将由久坐引发
其实,世卫组织2003年已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70%的疾病都将由坐得太久引起。
专家说,下面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因为久坐的时间比较多,患?久坐病?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办公室文员、程序工程师、设计师、财务人员、银行柜员、司机。
这两种?性别病?尤其要引起重视
1、久坐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炎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充血特别是被动充血,是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患者发病往往不是由于细菌感染或微生物入侵所造成,而是因为炎症诱发前列腺炎。生活中引起充血的情形很常见,久坐就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久坐的女性:会导致不孕
久坐不动,女孩子容易导致气血循环障碍,经血逆流入卵巢,引起下腰腹痛,甚至引发巧克力囊肿等问题。有些女性发现长时间不孕,也可能是久坐引起的气滞血淤所致。因为血流不畅,易导致输卵管不通。
躯体穴位按摩:治疗四种职业病
1、颈椎病:按摩大杼穴
预防颈椎病可以按摩大杼穴,大杼穴位置:将手搭在脖子上,会摸到颈部下方明显隆起的骨头尖,这就是第七颈椎的标志,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2、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出现腕部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鼠标手?有很好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手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视疲劳:按摩承泣穴
无论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还是过度用眼导致的视疲劳,我们都可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经常按摩承泣穴,可使眼部气血旺盛,眼睛得到充分血液滋养。按压此穴周边的睛明、瞳子髎等穴位对眼睛也大有裨益。
4、腰酸背痛:按摩腰眼穴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此处按摩方法较多,可选择揉腰法: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亦可叩击腰骶部:双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注意由腕部发力,力度轻一点,从上至下,反复叩击15?30次。
上班族路上的3大不良习惯
路边早点
很多人上班前来不及在家吃营养早餐,在车站候车时遇到卖鸡蛋饼、煎饼果子的路边早点摊,就匆匆忙忙几口吞咽下去,解决早餐问题。如果天天吃这样的食品,营养搭配的平衡无法保证,食品卫生也有隐患。
吃早餐不必非要抢路上那几分钟,用餐还是应该在室内。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讲,如果早餐吃的是快餐,中餐和晚餐则要注意补充一些早餐没有摄入的营养成分,比如水果、蔬菜、牛奶和汤类食品。
上班族每天都必须争分夺秒,做每一件事情都匆匆忙忙,渐渐地也养成了一种上班族的共同习惯,可想过这些习惯正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车上睡觉
在城市的公交车上常常能看到在上班路上补觉的人。这样坐着睡觉不但越睡越累、腰酸腿疼,还会影响颈椎健康,吹了凉风还可能导致面瘫。
因为在车上补觉很容易受到噪音、光线、车体晃动等因素的干扰,难以进入深度睡眠,人的疲劳难以消除。同时,在车上耷拉着脑袋睡觉易使一侧脖子疲劳而落枕,长此以往还损害颈椎健康。而车门开关和换气风扇吹来的凉风,还容易使人着凉感冒,个别人甚至可能导致面瘫。
车上看书
上下班路上人挤车多,公交车难免经常踩刹车,车厢晃动较频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看报是典型的不健康用眼行为。
同样,在拥挤的地铁阅读、背单词,看似珍惜时间,其实是在浪费视力。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眼疲劳、头昏脑涨。
有人在车上看完书觉得眼睛累,就用手揉一揉,其实这样更不健康。此时不妨做做眼保健操,即使简单刮刮眼眶、双手搓热捂眼几分钟,都能起到促进眼睛周围血液循环,帮助眼睛缓解疲劳状态的作用。
减压抗衰老 白领午休4方法
聊天排解紧张压力
即使午休时间很短,你也不要一推开饭碗马上投身紧张的工作。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再坚强的神经系统也需要有放松和休息。利用这段时间和同事聊聊天,交流生活趣闻或养生心得。如果你的好友正好也在附近上班,你们可以相约一边晒太阳一边畅谈心事。
女人天生爱倾诉,这也是女性寿命普遍比男人更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宣泄治疗,聊天畅谈是缓解压力,清除心理垃圾的好方法。
最好站着聊天。饭后站立15-30分钟是最佳的养生方法,不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防止出现小肚腩,除了胃下垂患者,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更好。
做做保健操
如果你整个上午都在进行强脑力劳动,午休时间就更要让大脑放松一下。可以做一做头面部、肩颈部的按摩和眼保健操,以便松弛你绷紧的神经,解除大脑的紧张和困乏。
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肚从前到后梳理、按压头部,重点按压睛明穴、太阳穴、头顶的百会穴、风池穴,感觉疼痛的穴位,可以多揉压一会儿。还可以揉捏耳朵和颈部肌肉,拍打肩部和上肢。
争做时尚午美族
午美就是中午美容。午美族就是利用中午的时间去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以达到保养身心之目的的族群。午间放下工作,远离电脑,进行午间美容,美丽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心情自然也好一点。在工作地附近的美容院办一张会员卡,利用午休时间去美一下自己,整个人都很精神,对下午的工作很有帮助。美容的 同时还能美美地睡个美容觉,一举两得。
做游戏补充能量
办公室的我们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午休时间是属于你的健康停歇,换换脑子吧!一边往嘴里送食物一边思考销售策略根本算不上是午休。想提升脑动力,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做一些小小的脑力游戏。例如和同事打桥牌、下围棋或是做些有趣的小手工,动手又动脑。总之,所有够FUN、能让 自己快乐沉浸的游戏都是你午休时光的健康之选。
结语: 白领们最好不要久坐,隔一会起来活动一下最是健康,既有助于提神,又可以保护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经穴名·风府 4.1风府穴的别名4.2出处4.3穴名解4.4特异性4.5所属部位4.6风府穴的定位4.7风府穴的取法4.8风府穴穴位解剖 4.8.1层次解剖4.8.2穴区神经、血管 4.9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4.10风府穴主治病证4.11刺灸法 4.11.1刺法4.11.2灸法 4.12风府穴的配伍4.13特效 *** 4.14文献摘要4.15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对凝血机制的影响4.15.2对血压的影响4.15.3调整胃功能4.15.4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4.15.5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5经穴别名·风府 5.1大杼穴的别名5.2出处5.3穴名解5.4所属部位5.5特异性5.6大杼穴的定位5.7大杼穴的取法5.8大杼穴穴位解剖 5.8.1层次解剖5.8.2穴区神经、血管 5.9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5.10大杼穴主治病证5.11刺灸法 5.11.1刺法5.11.2灸法 5.12大杼穴的配伍5.13文献摘要5.14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对钙代谢的影响5.14.2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5.14.3对肺功能的影响5.14.4治疗支气管哮喘5.14.5治疗慢性支气管5.14.6治疗颈椎病5.14.7治疗麦粒肿5.14.8治疗牙痛5.14.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14.10治疗坐骨神经痛5.14.11治疗牙痛5.14.12治疗麦粒肿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风府 1拼音 fēng fǔ
2英文参考 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ù BL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f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风府: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经穴名·风府
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1]。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即六淫之一,为百病之长。府,有聚会之义。风指阳邪,风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至。本穴在项后发际上1寸,大筋间宛宛中,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犹统领风穴之衙府,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卫气之所应也。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故名风府。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2]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5]。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7]。
4.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1]。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4.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5]。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1]。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2]。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2]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1]。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6]。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5]。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6],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6],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6],不可再行提插 *** [6]。
注意:
禁深刺[5]。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1]。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6]
4.11.2灸法 可灸[6]。
不灸[1]。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2]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1]。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1]。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6]。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6]。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6]。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6]。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6]。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4.15.2对血压的影响 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6]
4.15.3调整胃功能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1]。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6]。
4.15.4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2]。
4.15.5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连续针刺家兔“肝俞”“足三里”“风府”5~7次,可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1]。
5经穴别名·风府 风府为经穴别名,即大杼穴[1]。出《医心方》卷二。
穴位 大杼 汉语拼音 Dazhu 罗马拼音 Tachu 美国英译名 Great Slaughte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11 富耶氏 V11 德国 B11 英国 B11 美国 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10]。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属足太阳膀胱经[10]。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2]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0]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11]。
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13]。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0]
5.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11]。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0]。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5]。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5]。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2]。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14]。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13]。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10]。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11]。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10]。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0]。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13]。
斜刺0.5~0.8寸[14]。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14]。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13]。
5.11.2灸法 可灸[10][13][1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1]。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膻中、丰隆,治咳嗽[13]。
大杼配合谷、颊车,治牙痛[13]。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13]。
《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瘛疭、气实则胁满、挟脊有寒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肘后备急方》: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针灸大成》:主筋挛癫疾。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5.14.2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对骨折患者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观察配合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腧穴治疗,结果发现,针刺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均明显优于药物组[13]。
5.14.3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杼可增加肺通气量,并可使针刺麻醉的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加[13]。
5.14.4治疗支气管哮喘 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5.14.5治疗慢性支气管 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5.14.6治疗颈椎病 以大杼、天柱、风池、后溪、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颈部腧穴均向棘突方向斜刺1~1.5寸,肩外俞向内或向外斜刺1~1.5寸,手法用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颈部牵引[13]。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1例,占42%;显效50例,占34.7%;进步24例,占16.6%;无效9例,占42%[13]。总有效率为93.7%[13]。
5.14.7治疗麦粒肿 取双侧大杼,垂直刺人4~6分深,提针放血,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麦粒肿98例,其中反复发作者68例。结果:2次治愈者40例,3次以上痊愈10例[13]。
5.14.8治疗牙痛 针刺大杼治疗牙痛50例[13]。结果:针刺1次止痛者35例,针刺2~3次止痛者13例,无效2例[13]。
5.14.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大杼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5.14.10治疗坐骨神经痛 大杼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5.14.11治疗牙痛 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5.14.12治疗麦粒肿
上班一天后感到疲劳是很正常的,这里有些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缓解疲劳:
1. 休息。上班结束后进行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的睡眠可以恢复身体机能,减轻疲劳感。
2. 淋浴。热水澡可以放松筋骨, washing 去一天的疲倦。尤其要注意保暖,否则易造成感冒。
3. 听音乐。放松一下,听听音乐可以提高心情,减轻压力。轻音乐尤其有助于放松身心。
4. 运动。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活化机体。但要适度,太激烈的运动反而会增大疲劳感。30-60 分钟的中等运动最为适宜。
5. 按摩。简单的头部、肩颈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放松肌肉。如果条件允许,全身按摩效果更佳。
6. 进食。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能量。可以选择水果、蔬菜汁,谷物, etc。但要避免进食过重或过甜的食物,那会增加身体负担。
7. 喝茶。一杯温茶可以起到轻微提神的作用。绿茶、花茶、菊花茶等均可。但要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否则会影响睡眠。
8. 淋浴脚。热水足浴可以起到放松全身的作用。热水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疲劳。
9. 休息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也是疲劳的一个原因。休息时要给眼睛适当休息,避免刺激,这可以 releasing 视觉疲劳,从而全面缓解身体疲倦。
这些简单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适度运动,保证睡眠,进食易消化食物,充分利用热水放松,给与眼睛充足休息。这可以有效恢复体能,改善心情,应对上班后疲劳。但如果疲劳持续或明显,还是建议咨询医生,以防有其他健康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