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治疗肾阳虚三个穴位

时间: 2023-11-04 22:29:36

肾阳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又疲劳、坐立不安。这些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气又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属先天之气,所以,人们常说伤什么也别伤了元气,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而卫气(卫阳),有“卫护”的意思,主要起温养、防御内脏和肌表的作用,它来自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

阳虚的意思主要就是指卫气卫阳虚。而宗气是由肺吸收的自然之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相融而成,它推动肺气的升降和心血在全身的散布运行。

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要通过后天的精心调养来呵护。自小感冒不断是因为先天元气虚弱。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则是卫阳虚弱,热量不够了,以至于温养功能不足;同时会腰痛、尿频、尿急、尿短、易疲劳、恐惧;没有力量推动阴津向全身滋润,所以人才会口干、咽燥、爱喝水,卫气弱了,保卫身体的功能也降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降低了,所以才会比较容易得口腔溃疡。同时,卫气不足还导致肾这部机器在运转的时候没有润滑油(缺少津液)摩擦生热,表现在人体就是腰酸、小便黄热、坐卧不安。

肾阳虚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胃、肺和肾脏上的重大疾病,千万不能小视。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只需要使用以下3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

1、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治疗肾阳虚三个穴位

2、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治疗肾阳虚三个穴位

3、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 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 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

治疗肾阳虚三个穴位

为加强卫气的防御作用,可以适当吃点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将卫气驱赶到皮肤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身体的守卫自然固若金汤。补肾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肾阳脾阳虚,点哪个穴位?

可以艾灸以下穴位治疗脾阳虚

太白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後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於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原穴在脏腑问题中经常选用,这裏用脾经的原穴,意在调脾为重。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後方。为循经选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调经止痛,滋阴的功效。三阴交同样为主要保健穴。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对於虚劳诸证有很好的疗效,体虚易感冒之人可以常灸。

肝肾两虚有什么穴道疗法?

[取穴]主穴:太冲、太溪、百会、肝俞、肾俞、三阴交;配穴:内关、行间、心俞、足三里。

[操作]指压疗法:太冲穴位:足厥阴肝经之“输穴”,肝的“原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结合部之首凹陷中。压法:切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太溪穴位:足少阴肾经之“输穴”,肾的“原穴”,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百会穴位:督脉之穴位,位于后发际直上7寸。简便取穴法: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肝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压法:扪压法;

肾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压法:扪压法;

三阴交穴位:足太阴脾经之穴位,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内关穴位: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压法:切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行间穴位:足晨阴肝经之“荥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间缝纹端。压法:切压法;

心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压法:扪压法;

足三里穴位: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首嵴外一横指处。压法:捏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怎样用穴道治疗肾阳虚衰?

(1)按摩疗法

[取穴]气海等穴。

[操作]仰卧,摩腹,既在患者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作逆时针的缓缓抚摩,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时间约10分钟。完毕后再用一手食、中指在其下腹部的气海穴处作振颤法,时间越长越好。

(2)推拿疗法

[取穴]天枢、足三里等穴。

[操作]仰卧,双手由两侧束握患者腰部,两姆指分别按压脐旁的天枢穴,其余四指置于腰后。然后双手相对用力挤压腹腰,同时拇指用力按揉天枢穴,时间约1~2分钟。再用拇指按揉两下肢的足三里穴约1分钟。

(3)针灸疗法

[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脘、大横、气海、足三里。

[操作]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穴,用艾灸温针,有止泻作用。取下脘、大横、气海、足三里等穴,每日1~2次拔火罐可温肾健脾止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