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十二条经络,而行于侧面的为足少阳胆经,胆经共有四十穴,其中最常用且最神妙难诉的莫过于「阳陵泉」。以五输穴的说法来论,阳陵泉乃是胆经的合穴,什么叫做「合」呢?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脏故为合,谓其经脉自此而入脏与诸经相合也。也就是说,经脉走入合时其经气为最强的时机。由此可知,扎阳陵泉一穴,因为它的经气最强,入脏很深,故通上达下的作用也是最强的。阳陵泉穴还有舒筋脉、清胆热、驱腿膝风邪、疏经络湿滞之功。主治: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偏瘫、胸痛、胆囊炎。除此之外,在针灸治疗常用穴中尚有「外伤阳陵泉」之说,它可根治一切外伤的疾患。而「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经气最强,它是治疗腰背部最有效的穴位。两者结合用之,疗效更佳。
偏头痛最易发生的位置就是沿着胆经走的路线,阳陵泉为胆经合穴,经气最强,入藏最深,故扎此一穴,即可通上达下,而把偏头痛轻易的治好。
后头痛指的是风池穴的地方按压痛,而非指膀胱经的后头痛。一般的医者大抵都是在风池穴上下功夫,这是属于局部的取穴法。根据内经所云,上病下取及远处取穴的方法以疏导经络的滞气,效果可能会更好。若碰到这种症状,大抵都先取阳陵泉,祗要阳陵泉取穴准,针感强,常能一针见效。
落枕很容易发生在风池及斜方肌的肩井上,风池及肩井都属胆经的路线,风池穴的酸痛可以扎阳陵泉得效。
坐骨神经痛大抵都发生在环跳及秩边这两个地方。在坐骨痛发生的时候,更好更快的治疗方法是扎在胆经的合穴阳陵泉。扎阳陵泉可以使环跳穴处的坐骨神经痛得到立即的缓解。如果是秩边外引起的坐骨痛,因它属膀胱经,则要扎膀胱经的合穴委中了。可以说,阳陵泉与委中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克星。提示:如果扎委中、阳陵泉之后,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减轻不多,则此种坐骨神经痛是属于深层的神经痛,肥胖人居多,此时可能要配合四寸针扎其阿是,往往一针即效。
阳陵泉擅治阳面的侧腰痛。有许多人的腰痛常发生在侧腰部,离膀胱经甚远,当然此时以委中治疗不会有效,侧腰部的阳面是属足少阳胆经所过。此时,扎阳陵泉最见奇效。如果发生在阴面的侧腰痛,这是属足厥阴肝经走的路线,这时的侧腰痛,就要找肝经远处的穴道以为引导了。
阳陵泉可促进胆汁的分泌,有些人一吃饱饭肚子就胀,这就是胆汁分泌不足的现象,扎阳陵泉可使症状缓解。
阳陵泉配太冲、肝点尚可治高脂血症。阳陵泉还可以治曲池附近肌腱的酸痛以及同侧的网球肘。总之,阳陵泉不管用在外科或是内科都是很好用的穴道,如果能好好掌握阳陵泉的穴性及针刺手法,把它与其他穴位同时治疗,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腰扭伤最有效、最简单的穴道──委中。委中是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经气最强,入脏也最深,故感传效果也最佳,腰背部的经络几乎为膀胱经所占住,故委中所治疗的面积甚广,除了腰背部之外,荐椎部及臀部的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更有甚者,连秩边所发生的坐骨神经痛也都可用委中一穴而得治愈,就算没有治愈,也可以得到实时的舒缓,除非病位深,委中感传不到,譬如大肠俞、关元俞等需用三寸针去刺激之外,一般都可迎刃而解。
秩边所发生的坐骨神经痛可扎委中,环跳穴所发生的坐骨神经痛则扎阳陵泉,两穴配合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