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一种被大家认可的保健养生的中医疗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通畅,对于女性朋友来讲,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保健方法,具有很好的补气养血的作用,给大家介绍女人补气血的按摩的方法。
1、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2、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3、揉摩后脑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枕骨下后脑处,两手余四指搂抱,着力头两侧,随拇指而动,两手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下,再向内揉摩旋转50下。
4、两掌搓擦颈椎颈动脉
颈部按摩也是补气血的良好方法之一。用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左掌在上边(后脑),右掌在下边(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右指端达左颈动脉,左指端达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来回搓擦为一下,各50下。
5、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6、按揉太阳丝竹空
用双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按两侧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两中指分按两侧丝竹空 (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按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7、按揉翳风听宫穴
用两拇指分按两耳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两食指分按两耳听宫(在耳屏前凹陷中),两食指顺按两耳听会(在听宫直下),两中指分按两耳耳门(在听宫上方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耳和髎(在耳前鬓角下),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在生活中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发生气血不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失眠、早衰皮肤干燥发黄、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气血不足的人常常四肢也是冰凉的,畏惧寒冷。所以一定要及时调理,以达到补气血的目的,不然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伤害。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改善调理气血不足的方法。
1. 适量的运动:气血不足的人,身体虽然很虚弱,但是也不能不运动,不然的话气血不足的症状也会更严重,平时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何以很好的改善气血不足。
2. 做一些中医按摩:气血不足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法来达到补气血的作用,常见的按摩部位有脚底心、脊柱、腋窝、肚脐、前胸等。经常按摩这些部位可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
3. 劳逸结合:太过于劳累的人也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状况,在工作上要懂得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太过于劳累,这样会加重气血不足的。
4. 改善睡眠:睡眠质量不好的人,也容易造成气血不足,要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就应该从睡眠开始。在晚上泡脚,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也可以促进睡眠睡眠,也更容易入睡。
5. 饮食调理:对于气血不足的朋友来说,可以通过饮食来调养,能起到较好的补气血作用,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补气血的。
气血不足的朋友可以根据上面调理气血不足的方法调理气血不足,长期下来,补气血的效果是明显的。
行间穴又被看作是火穴,我们知道肝属木,同时木又能生火,因此假如我们肝火太过旺盛的话,就需要泻火,而恰好行间穴就是泻心火的一个重要穴位。春天肝火旺盛,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指(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长期下来不仅肝胆火旺,还会使我们肝血亏虚。熬夜伤肾精,血的生存一般都有赖于肾精的气化的作用,所以如果熬夜会很耗气血,令我们气血亏虚。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头晕症状,建议在按摩时候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平时也要适量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体质和免疫力。如果头晕严重,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足底是人体整个头部的反射区,按摩足底可以有效的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脑供血不足。还可以按摩百会穴,每天坚持按摩百会穴二十到三十次,可以缓解高血压头痛、脑供血不足等。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人中穴,对于高热惊厥,中暑,昏迷,意识丧失,可以用手指用力按压人中穴,或者针刺放血,通常很快就可以恢复意识。在床上向左侧卧屈膝,重点要活动脚踝部位,先活动右脚; 二是,曲卷脚趾绷紧脚背上的筋,慢慢向下使劲伸展,拉伸小腿上的肌腱; 三是,再伸展脚趾向上勾起,绷紧脚后跟的大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