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孩子发生了此病以后,要积极的治疗,同成年人一样,感冒最常见的也都是自己用服用感冒药来治疗,可是成年人的体质和儿童有很大的差异,绝对不能用成年人药物来给儿童服用,在很多的药物说明书上都注明儿童禁用字样,那么,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一、小儿感冒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常用的退热药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
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二、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必须使用抗病毒药。常用的抗病毒药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双嘧达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三、小儿感冒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
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四、小儿感冒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五、小儿感冒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遇到小儿感冒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紧张,要随时观察宝宝的体质特征进行恰当的药物控制,并且多饮用开水和配合清淡食物食用。在气候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增减衣服,在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里,尽量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发病机会。
感冒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拔罐。拔罐在中医来看还可以,但是从西医的角度讲感冒的时候不建议。因为感冒的时候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等临床症状,机体处于一个应急状态,这时候免疫系统都在应对感冒病毒感染,处于抵御状态。所以这时候如果给予患者进行拔罐,它会造成皮肤的损伤,无行之中有可能会继发皮肤细菌感染,对免疫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无意之中就会给身体增加了重担、负担,所以感冒的时候临床不建议拔罐。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对症处理,然后多休息,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这些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我们要做的是增强免疫力,而不是消弱机体的免疫力,所以拔罐对于感冒恢复是不好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拔火罐这种治疗方法。拔火罐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的拔火罐手法,会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而且一些人是不适合去拔火罐的。
一、拔火罐的作用。
拔火罐可以提高免疫力,于是有了很多人给孩子也拔火罐,那么孩子拔火罐好不好呢?为此小便进行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小孩子是可以拔火罐的,但是小孩知道皮肤娇弱,拔罐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在拔罐期间时间过长的话,会引起皮肤起泡的情况发生。拔火罐是有许多好处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质不是很好的儿童拔火罐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防止有经常生病的情况发生。
二、拔火罐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给儿童拔火罐,你在背部脊椎两侧旁开两横指处,从上往下走。在拔火罐时应注意不要烧伤害儿童,注意防火,如果儿童有血液病,皮肤肿胀,痔疮等皮肤损伤是不应拔罐。如果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也应禁止拔罐。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现在的孩子的体质往往都会出现问题,有的可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感冒。除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平衡,还要注意拔罐的治疗方法。一般的拔罐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但是时间不要过长,次数不要太多。对于儿童而言,拔火罐应在10分钟以内就给拿掉,而且拔完了之后不宜立即洗澡,防止皮肤损伤。在孩子拔罐时不能在同一个位置重复进行拔罐,要在换部位进行拔罐,防止皮肤受伤。
拔罐对人的身体是很好的。但是拔罐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拔罐的部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拔罐。弄清楚病因再下手,不能盲目的就去拔罐。在拔罐时应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拔罐,不应自己在家自行操作,防止出现危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