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拔火罐的禁忌

时间: 2023-11-25 04:39:21

拔火罐的禁忌

拔罐后禁冷水澡。拔罐通过刺激来改善气血的运行,但此时体表的阳气也会稍有不足,如果此时接触过冷的洗澡水就很容易导致寒邪入里,引发身体的不适乃至疾病。因此拔罐后不宜立刻洗澡,如果的确需要清洁可以选择过一段时间用温水清洗,也不要使过热的水伤害较脆弱的皮肤。

拔罐前后忌饮酒。《本草纲目》等书中记载酒为“苦、甘、辛,大热,有毒”。而虽然其也有助于气血运行,但负面的影响却也不少,考虑到拔罐患者的病情,“大热”、“有毒”等特性都极易在身体中造成进一步的危害。而根据现代调查研究发现,饮酒后血压会一定程度下降,对拔罐的治疗效果会有不利影响。

拔罐后忌剧烈运动。拔罐过程中毛细血管受到一定伤害,这时环绕我们身体表层的正气不足,直接导致免疫力较低的情况出现,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和上面提到的洗澡时一样,这时候运动也很容易加重健康危机。因此拔罐后一定要等一段时间再运动,之后也不要忘记过段时间再洗温水澡。

肺病患者不宜拔罐。上面说的都是健康人拔火罐的问题,而对于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远离拔火罐是最基本的原则。很多有肺部炎症的病人,肺泡内常常有损伤或是积液,这些问题不仅仅会使疾病症状加重,还可能在拔火罐时造成更大的麻烦——原本脆弱的肺大泡容易产生破裂,引发危及生命的气胸。

拔火罐时间不宜过长。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拔火罐也不例外:那么怎么把握“适”呢?就要从很多细节入手。而我们最容易在生活中犯的错误就是拔火罐的时间过长。

拔火罐有什么禁忌吗?拔火罐方法不对危害大吗?

现在拔火罐是比较流行的,拔火罐其实是第一种很好的治病方式,不同的部位拔罐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拔火罐也是有很多禁忌的,有很多人在拔火罐的时候没有注意方法,结果伤害了皮肤,那拔火罐有什么禁忌吗?拔火罐方法不对危害大吗?
1、拔火罐的禁忌
禁忌一: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感冒。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小时~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禁忌二: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拔火罐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分钟~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禁忌三:同一位置反复拔
很多患者生病后,常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罐,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破损。
禁忌三:有肺部慢性病的人会导致肺泡破裂
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
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2、拔罐吸拔部位的选择
(1)就近拔罐
就近拔罐即在病痛处拔罐,也就是在阿是穴处拔罐;这是由于病痛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局部经络功能之失调,如经气不通所致;在病痛处拔罐,就可以调整经络功能,使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阿是穴是中医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灵枢经筋》说:“以痛为输”、即根据痛的部位来定位。阿是穴这一名称,是《备急千金要方》开始提出来的。它既无具体的穴名,又无固定的位置,临床上多用于疼痛性病症。阿是穴在疾病诊断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在足三里下1~2寸间有明显压痛,结合临床右下腹部疼痛等体征,有助阑尾炎的诊断。
(2)远端拔罐
远端拔罐就是在远端病痛处拔罐。这远端部位的选择是以经络循环为依据,刺激经过病变部位经络的远端或疼痛所属内脏的经络的远端,以调整经气,治疗疾病。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拔足三里,颈椎疼痛拔足三里等。
(3)特殊部位拔罐
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因此,可根据病变特点来选择拔吸部位。如:大椎、曲池、外关等有退热作用。如治疗发热时,可以在上述部位处拔罐。内关对心脏有双向调节作用,如心跳过缓、过急可以选择此穴。
(4)中间结合,强调脊椎
颈椎部是指颈椎到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头部、颈部、肩部、上肢及手部的病变和功能异常。如头晕、头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手臂肘腕疼痛等。
胸椎上部是指第一胸椎到第六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心、肺、气管、胸廓的病变。如心悸、胸闷、气短、咳喘、胸痛等病症。
胸椎下部是指第七胸椎到第十二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肝、胆,脾、肠等器宫的痛症。如肝区胀痛、胆囊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腹痛、便秘等病症。
腰椎部是指腰椎以下的腰椎部,主要治疗肾、膀胱、生殖系统、腰部、臀部、下肢各部位的病变。如肾炎、膀胱炎、痛经、带下、阳痿、腰椎增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疼痛等病症。
3、拔火罐的好处
1、循经感传,调整人体内脏机能,这是利用经络连结脏腑的理论,选取与脏腑相关的经络沿线进行拔罐刺激,适合使用来回走罐、滑罐等手法,这些手法对呼吸道、胃肠道、心血管、妇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应感传,透过感传刺激有助于达到内部机能的调整。
2、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产生的瘀血残留组织间隙,可适当激活身体的免疫力,以及对发炎物质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种良性的自身训练。
3、能够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酸痛疲劳,也就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将会下降,以致于促使组织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长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阈值,进而使肌肉舒张,重新储备所需的能量。
4、吸毒排脓,促进伤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负压所吸引,将有助于局部脓液、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伤口愈合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及收缩伤口,进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5、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扩张,让局部血液循环变好,进而促使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体外,同时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

哪些人不宜拔罐 这些人群要禁忌

  说起拔罐大家都陌生,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养生的方法,拔罐可以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当然也可以通过拔罐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拔罐不适合什么人群,来看看这些关于拔罐的禁忌,来看看哪些人群不适合拔罐。

  1、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女性经期不适合拔罐,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的情况出现,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不利。

  2、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而且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说这类人群不适合拔罐。

  3、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4、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如果有心力衰竭或者是体质虚弱的人群,不适合拔罐,以免诱发更加严重的疾病。

  5、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导致感染的问题出现,而且还加重溃疡的发生。

  6、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果是韧带断裂的话,最好不要选择拔罐。

  7、酒足饭饱者。血液流向肝脏进行代谢工作,此时拔火罐,气血又被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导致心脏不得不多跳几次加速供血,容易导致头晕恶心的问题出现,而且也会诱发一些代谢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上面的这些禁忌的人群一定要知道,如果你属于上述的这些人群的话一定要注意起来,以免对身体健康导致一些影响和伤害,所以说上述的这些关于不适合拔罐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是禁忌。

拔火罐注意事项和禁忌(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得不知)

近几年,各种中医养生方法特别流行,有些人经常去养生馆调理身体。一般来说,常用的中医理疗方式当然离不开艾灸、拔罐。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一些身小小毛病,也经常在家里使用拔罐的方法。不过,拔罐好处多多,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得不知。请那些喜欢中医理疗的朋友们一定要提起重视!

拔罐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国民度非常高的一种,其操作简单,功效明确,现在在全世界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不过,拔罐虽然好,但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和状况,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不得不知——

中医拔罐须注意什么?针灸、推拿适用的病证一般均适用于拔罐治疗,但在拔罐时还必须掌握其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一)拔罐的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洗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疱、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疱、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4.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救。

以上讲了一些关于中医拔罐的知识,其实这种养生方法流传久远,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如果拔罐用对了的话,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身体疾病有着很不错的疗效。但是,拔罐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上列举得很详细,希望大家好好学一学。如果想用拔罐养生话,千万要把这些注意事项搞清楚。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