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钙时间不对
很多家长盲目补钙,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开始给孩子补钙。妈妈们记住了母乳喂养前3个月不用补钙,母乳中的钙完全够4个月大的宝宝的发育需要的。母乳中的钙是充足,但是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建议母乳后2周开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冬天阳光不足的时候。
2、宝宝缺钙,只给宝宝补
这是错误的。母乳喂养期间,宝宝缺钙,最好的办法是妈妈补钙。只有妈妈身体钙质充足了,宝宝才能有充足的钙来源,因为在喂奶的过程中,身体中的钙质可以通过奶水来传达给宝宝,娃吃母乳之后,也会补到一部分钙质,想要妈妈身体的钙质充足,就得从饮食方面着手,妈妈平时可以适量的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海带、虾皮、豆制品、芝麻酱,除此之外每天建议和一斤牛奶,除了多吃这些之外,还要经常出去多晒太阳,晒太阳能促进钙质的吸收,这样身体就不会缺钙了,宝宝也能吸收到更多的钙质。
3、把钙放入奶粉中
很多妈妈担心单独给娃吃钙,娃不吃,所以就把钙加到宝宝的奶粉或是米糊里面,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给宝宝补钙,不要把钙放入到奶粉或者牛奶中,因为这样会容易生成人体不能吸收的钙盐沉淀,如果妈妈们还这样做的话,最好是赶紧停止,并改正哦,这样做不仅娃不能补到钙,反而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4、补钙不不维生素D
宝宝缺钙后,很多妈妈都会给孩子补钙,可是补了很久,去医院检查,结果还是缺钙。因为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
5、维生素D补充补充不及时或者超量
半岁以内的宝宝每天补充维生素D不超过400个国际单位,早产的宝宝不超过800个国际单位。如果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反应。
如果宝把出现佝偻病的时候,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病情来确定维生素D的用量和补充方法,爸爸妈妈不要擅自补充。
婴幼儿补钙的三个常识
近,多家媒体披露,在我国,接近九成的家长会在宝宝6个月之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报道中,有专家称:“婴幼儿全民补钙是错误而又危险的,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其危害远比三聚氰胺奶粉造成的肾结石严重得多”。等等。几位儿科医生、儿童营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大家长不必因个别偏颇的说法而过度紧张。了解简单的婴幼儿营养知识,就可以化繁为简,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误区一: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
为数众多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补钙,主要是为了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钙只是该病的表现,根源则在于缺乏维生素D。很多人知道,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可以达到补维生素D的效果。对此,儿童营养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提醒,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果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卫生部前不久发布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也提出,“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误区二:吃母乳就不会缺钙
有专家提出,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吃,不建议补充钙片。对此,马冠生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这是因为6个月内的婴儿完全靠喝母乳或配方奶提供营养,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丰富、充足的钙。绝大多数婴幼儿在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时,食物中如果不能摄取足够的钙,就需要额外补充,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25毫克,而等量的配方奶粉中一般钙含量可达50毫克以上。“虽然母乳中钙磷比例更合适,更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但含量有限。而牛奶含钙高,但由于生物利用率较低,如果每天奶量不足600毫升,也需要再补钙。
误区三:补钙不当会造成肾结石
单纯补钙不会有出现三聚氰胺式的严重后果。因为未经身体吸收的多余的钙,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除非在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会由于钙吸收过多而导致肾结石。因此,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时,要按照推荐摄入量和制剂含量精确计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